摘要:高三學生不僅僅時刻承擔著沉重的高考升學壓力,同時又面臨生理、心理成熟的突破關口,特別是在班級、校園濃厚的競爭氛圍下,經常會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表現為對許多問題產生疑惑,又不知怎樣予以妥善性處理。如果這些心理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就勢必會嚴重影響這些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由此看來,作為一名高三班主任,在減少學生高考壓力方面,的確任務艱巨,責任重大。筆者的任務,就是在闡明當前高三學生經常引發的心理問題、高三班主任對學生展開心理輔導的現實意義、輔導要點基礎上,結合實際探討可靠的心理輔導方法,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所借鑒。
關鍵詞:高考壓力;高三班主任;心理輔導;現實意義;方法
前言:盡管說新課程改革從未停止,有關高考內容和形式都接連發生系統性的變化,不過高考始終還是進行教學質量認證、效果衡量、以及人才鑒別和選拔的關鍵。所以說,高三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年,更是壓力空前巨大的一年。特別是在各科知識大融合、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和教師等期望愈來愈高的環境下,許多高三學生每日要處理堆積如山的課業內容、感受周邊日漸濃厚的競爭氣息,內心所承受的壓力著實是更加沉重。所以,作為一名高三班主任,理當及時和學生溝通,確保能盡快地明確個體存在的心理障礙和相關成因,并提供富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最終令每個高三學生都能夠憑借健康的心態來備考和迎考。
一、目前我國高三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首先,沒有做到正確地面對失敗,經常會因為一點點小挫折而懷疑自己,引發情緒失控等問題。
其次,學習動力不足,學習欲望不夠強烈,時常出現注意力分散的消極狀況。
再次,考試期間內心過于焦慮,無法有效地提升成績。
最后,因為學習壓力過重而導致身心俱疲,到頭來致使學習效率日漸低下、人際關系不斷緊張。
二、高三班主任針對學生展開心理輔導工作的現實意義
(一)迎合教育的本質特征
依照我國《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分析鑒定,展開素質教育,應該要確保在大力落實黨的最新教育方針基礎上,有效地提升國民的素質,而其間最為關鍵的莫過于心理健康教育,畢竟唯獨如此,才能夠令學生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令這些學生日后能更加從容地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換句話說,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促使個體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協調性發展,而心理素質則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和落實路徑。就像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學習并非毫無熱情地將知識由一個腦袋搬運到另一個腦袋里,實際上則是師生彼此間心靈的接觸過程。
(二)滿足班主任日常的工作要求
班主任的工作彌足關鍵,他須時刻承擔起針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規范的職責,是每個學生的人生導師。尤其是高三階段的班主任,因為處于學生高考壓力沉重的特殊時期,其身份也有所差異,在面對處于重要人生轉折點的高三學生群體時,其理當首當其沖去做學生心理輔導的主力軍。
(三)確保學生在高考中得以合理發揮
依照我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王極盛研究結果觀察,能夠影響學生高考的因素包含20多個,而當中位居前四的分別是考試時和考試前的心態,以及學習方法和基礎。由此看來,高考本質上就是心理戰和知識戰。想要在沉重的壓力下獲得相對理想的高考成績,前提肯定要擁有相對穩固的知識基礎;而想要在高考中很好地發揮出個人所學和所長,關鍵就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高三班主任針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期間應該嚴格把控的要點
(一)樹立起全程化的輔導意識
即由高三備考初期持續到高考完畢的后續階段,都務必要對學生進行動態化的心理輔導。如在備考開始時,班主任要全面掌握整個高三需要完成的復習任務以及考試的安排,讓學生明確不同階段要完成的任務,避免出現盲目復習的慌亂心理。在整個備考階段中,學生都可能會出現心理不適,其間班主任都需要依靠個人觀察,與學生談話,與科任教師、學生家長、班干部溝通等途徑,來熟悉每個學生的心理動向,及時發現可能會出現心理不適或者已經出現心理不適的學生,之后依次展開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工作。就算是高考結束之后,在估分、查成績、填報志愿和等待錄取結果的過程中,學生都可能會呈現出明顯的心理不適,作為班主任要及時和其交流,讓他們學會正確看待高考對自己的影響,知道其實還有很多條路可以通向自己最終的目的地,只要自己不斷努力,都可以實現最終目標的。
(二)加大對目標學生的心理分析力度
結合實際調查發現,高考壓力下的高三學生經常出現后續心態問題,包括心理焦慮、情緒低落、臨考怯場、狀態不佳等。基于每個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各異,作為班主任,務必要預先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這樣才好輔助學生快速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心理障礙,同時,要做好目標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態的追蹤。
(三)輔助學生準確鎖定壓力的本源
通常狀況來講,高考壓力包含內源和外源兩種類型。內源方面,因為學生對于自我認知不夠深入而引發的心理問題,即對于個人能力和高考目標的關系把握得不是很到位,對自己的定位不合理。如設置目標過高,由于沒有達到預期要求而引發心理焦慮;又如部分學生因為個人成績不佳而喪失自信心,沒有動力復習,打算就此放任自流,特別是那些已經很努力,不進步反而還退步的學生。外源方面,主要是來自父母或是一些親戚朋友給予的壓力。如某些父母對孩子存在過高的期望,沒有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實際狀況,隨意拔高要求,經常會用考不上大學這輩子就完了等話語來刺激學生,導致學生精神壓力日漸沉重,特別是那些臨近分數線的學生;還有一些父母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要求孩子務必要上A線的學校,就算是學生順利考上B線也要讀A線的學校,使得有些高三學生在高考之前就對錄取等后續事情憂心忡忡;部分家長甚至會固步自封,希望借助刺激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向上的欲望,經常習慣性地拿身邊的孩子來進行比較,使得自家孩子每日壓力重重。這些行為都會引發高三學生考前過分緊張的心理反應,作為班主任要確保耐心地傾聽每個學生的心聲,引導他們快速精準化把握個人心理壓力來源,為后續展開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做足準備工作。
(四)以學生差異化的心理需求為基礎,展開心理輔導
在確保理清學生的壓力內源、外源,明確學生的心理焦慮、情緒低落、無法適應復習狀態等問題之后,班主任就要依次展開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第一,面對內源壓力,需要針對學生進行集中性的心理輔導教育,最好能提前預估學生可能會出現哪些心理不適,提前做好心理輔導工作;而對于外源壓力,不單單要鼓勵學生強化自我心理健康調試,同時還要和家長取得緊密聯系,通過善意的提示來帶動他們配合班主任日常工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如提醒學生家長在維持和諧的家庭關系的基礎上,更理智地給予孩子最真摯的愛,多鼓勵,多肯定,多理解,給小孩更強勁的動力,畢竟和諧的家庭關系才是家庭心理氛圍的核心,家長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動力還是會產生較深的影響作用的;還有就是提示學生家長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高考,切不可盲目地進行目標拔高或是妄自菲薄,而是要真正將積極的心態傳遞給孩子,讓他們一心一意地對待和處理好備考任務。
第二,面對每日心情過分焦慮的高三學生,首先,班主任需要輔助他們設置適當的自我提升目標,要求正常發揮個人水平即可,切勿盲目要求其在較短時間內突破自我,這樣只會對其造成更大的壓力。其次,可以提示他們遵循量變到質變的規律,肯定自己的努力,不要被眼前的分數所約束,要堅持不懈,只有這樣才能等來最終的勝利。再次,可以建議他們采用運動、唱歌等合理的方式緩解壓力。最后,可以指導他們調整學習的方法,合理安排各個科目的復習時間、計劃,提升學習的效率,讓他們不斷明確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進而真正走出焦慮,并一步步地度過高考難關。
第三,對于一些成績不理想且學習動力不足的學生,要讓他們知道班主任仍然對他們充滿信心,幫他們樹立起人生難得幾回搏的理念,不管結果如何,至少自己無怨無悔,讓他們知道在拼搏的過程中,自己已經收獲滿滿。同時,指導他們逐步分解目標,從基礎出發,找準目標,調整學習方法,規律作息,考出個人應有的水平,實現自我的超越。
四、高考壓力下高三班主任心理輔導工作妥善組織的方法
(一)自信教育方法
部分學生因為付出努力并在短時間內沒能見效,就開始對個人能力產生深刻的質疑態度,之所以會引發這類消極現象,歸根結底,是學生沒能對問題進行正確的歸因。正如精神分析學家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所闡述的,事實上每個人都是自卑的,不過程度各異而已,所以我們當下所處的現狀都是能夠進一步加以改善的。由此看來,自卑亦能夠轉化成蓬勃向上的動力,人生正是在持續超越自卑之后才漸入佳境的。因此,在面對挫折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針對自身進行相對客觀和全方位地評價。
其次,爭取憑借個人能力獲得成功,從中收獲更多的幸福和成就感。
最后,制定不同階段的切實可行的目標,在落實過程中強化應對高考的自信心。
(二)挫折教育方法
即通過班會課與學生分享一些富有代表性的文章或案例,讓學生明白苦難是通向真理的必經之路,特別是在高考即將來臨之際,更應該積極地面對挫折,并從中收獲寶貴的經驗,以應對高考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確保高考之后無怨無悔。
(三)減壓教育方法
隨著高考的臨近,許多高三學生都在緊張的復習備考中煎熬,特別是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逐漸因為競爭趨勢激化而承受愈加沉重的壓力,產生過度緊張的情緒。此時,班主任要予以悉心指導,真正輔助學生緩解壓力。
第一,班主任要讓學生明白在高考臨近時,鼓勵學生認真復習和積極備考是正確的,正如臨戰練兵一般,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實現壓力向動力的轉變。
第二,班主任在給予每個學生耐心指導后,要督促他們獨立制定個人的復習計劃,盡量貫徹以我為主和緊而不亂的原則,切不可盲目地跟隨其余同學的節奏,只要盡量以平常心對待即可。
第三,要維持學生彼此間的團結性,令他們在競爭中互幫互助,爭取共同進步。也就是要排除學生對其他同學可能會超越自己的擔憂,讓他們明白互助的同時會收獲更多的友誼,相信在這種相對寬松和友愛的環境下復習,每個人都會得到更好地發揮。
第四,要注重學習技巧的傳授,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提升學習效率。如保證每天自主學習的時間,班主任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科學安排時間,保證有計劃且有針對性地完成復習任務。可以考慮將這段自主學習的時間劃分為兩三個階段,其中不同階段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和目標,并在特定時間范疇內完成,使得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維持較高的學習效率。這樣,既不會讓學生出現忙亂無序現象,避免了學生引發恐慌急躁心理;也讓學生在完成階段性任務后獲得一定的成就和充實感,避免自卑心理的根植,恢復他們應有的自信心。相信長期堅持下去,勢必能夠讓學生變得更加從容淡定,最后獲得更加理想的高考成績。
第五,要確保方法的適用性和適度性,之后細致地記錄學生不同階段的變化過程。方法適用性就是要求班主任在和一些情緒較為緊張和對外界刺激反應較敏感的學生交流時,要注意用詞的合理性,避免使用一些容易對學生內心造成傷害的詞語。至于適度性,顧名思義,就是要求班主任對學生心理進行調試時要確保輕度和頻率的適中性,換句話說,在確保盡量不占用學生自由復習和休息時間的前提下,維持細水長流和潤物細無聲的心理輔導效果。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實時性地記錄每個學生的心理變動歷程,這樣既能夠方便追蹤學生心理工作,又可以從中總結重要的經驗教訓,提升班主任工作的水平。
結語:綜上所述,高三學生因為高考壓力顯得身心俱疲,同時,高三班主任也變得愈加辛苦,他要同步扮演任課教師、班級管理主體、心理輔導者等各式各樣的角色。面對高三學生滋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要確保在做好相關思想引導工作的基礎上,及時透過心理層面幫助學生加以調節。這樣,學生之間才能做到互幫互助,正視眼前一切挑戰并在成功解決后形成更強的自信心,進一步在班級內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交流氛圍。希望本文的闡述對高三班主任的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讓我們共同為高三學子保駕護航,讓他們步入個人向往的高校,進而成為富有創新能力且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郁云麗.高三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其應對措施[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張碧葉.淺談高三班主任分階段備考策略[J].群文天地,2011,17(10):76-81.
[3]李霞.多變、多心、多學——高三班主任工作淺談[J].學周刊,2014,16(11):101-105.
[4]李曉輝.從多維角度出發做好高三年級班主任工作[J].時代教育,2015,17(14):127-130.
作者簡介:羅燕(1987),女,廣西省桂林市人,民族:漢,職稱:中教二級,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師或者高中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