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芷嫣
摘 要:體育課堂中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文章以人文精神與現代體育課的內涵為切入點,探究人文精神在體育課的體現及其現實意義。
關鍵詞:人文精神教育;現代體育課;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要了解人文精神的作用,應先知曉什么是人文。《辭海》對“人文”的釋義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科學、優秀、健康的部分。如果說人文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或一個民族、一個群體共有的符號、價值觀及規范,那么人文精神則是在人文涵蓋下的文化、歷史、藝術、哲學、教育等衍生在科學、價值、人本主義、道德、關懷等層面的反思。
現代體育課的主要教育目的是“鍛煉學生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質教育”三個方面。體育課旨在從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技能中,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1.體育課的特點
(1)體育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運動技能的學習,使學生在完成或掌握某項運動技能后,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促進身心全面發展。
(2)體育課的體育環境多變。體育課與其他課程相比,體育環境是多變的,其受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影響。在體育環境中,學生更容易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并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2.體育課的本質
體育課實質上是教育課。教育關注的是育人和成人,體育也是如此。其本質是培養人的活動,它的特定功能或基本職能是通過人類已有文明的傳遞,促使受教育者逐漸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3.課堂主體
體育課的主體是學生。傳統課堂強調教師的外在作用,忽視了學生主體的能動性。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同時學生具有個體差異性,因而體育課教師需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階段制訂差異化策略。
1.體育課的教學觀念
隨著體育課教學觀念的改變,體育課不再是只由運動參與和掌握運動技能兩方面組成的教育。體育課融入人文精神,發展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真正做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體育課的教學內容
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再是田徑、體操類等傳統項目,而是結合人的興趣愛好、生活方式,個性化地設置一些新型課程,如攀巖、滑冰、電子競技等。
3.體育課的教學方法及手段
體育教師要通過實際的教學內容,多采用情景導入、支架式教學等教學手段,把課堂交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同時,學校要創造條件,提供安全完善的體育設施,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能夠在“做”中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
4.體育課的教學評價
體育課的教學評價要多元化。學校需盡可能做到評價不再以考核為目的,而是為學生自身提供參考依據,做到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5.體育課的教師
體育教師不能一味地控制課堂,要以學生為主,要落實素質教育、人文教育。這就要求建設一支同時具有運動技能和人文素質的高質量教師隊伍。
6.體育課的教學氣氛
體育課的教學氣氛離不開有利的政策環境、井然有序的校園秩序、安全完整的體育設施、良好的教學氣氛等。而這些需要政府、社會、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構建。
體育課堂中有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內涵,對體育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人文素養都能得到不斷提高。體育教育歸根結底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需要人文精神,體育課的人文精神落實在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道德修養上。學生身心素質全面發展是人文精神在體育課最重要的體現。
[1]趙翼虎.人文體育教學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2014.
[2]柳海民.現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