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蕾
摘 要: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對小學生成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新課改提出,學生應成為教育主體,班主任必須關注學生成長,提高學生素質。對此,小學班主任應該遵循人本化思想進行管理工作。文章簡述了影響小學班主任管理的因素,并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針對性提出一些管理方法。
關鍵詞:人本化思想;小學班主任;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學生越發難管教,小學班主任工作越發艱難。在新課改標準下,為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需要轉變傳統的管理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領導者、組織者,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學生發展、班級管理等[1]。對此,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環境下,班主任應基于人本化思想,對小學班級展開管理。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基礎,將人本化思想運用到班級管理中,能夠發揮學生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推動學生不斷進步,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另外,小學階段是學生健康人格培養的重要階段,若班主任忽視了學生的人格發展,極易導致學生缺乏責任心、集體意識不高等問題[2]。對此,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運用至班主任管理中,可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促進學生人格健全、品質優良。由此可見,人本化思想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極為重要。
1.班主任重視成績而忽視成長
雖然素質教育已經推行多年,但是,在諸多小學中,尤其是農村小學,班主任重視學生成績忽視學生成長現象非常嚴重,影響了班主任管理效率,學生成長受到影響。在多數學校中,學生成績好,就是班主任眼中的好學生,班主任對成績好的學生較為重視,在日常相處中,班主任也大多和顏悅色,而成績差的學生則成為班主任眼中的反面教材,給予學生一種只有成績好才是好學生的錯覺。最終,學生素質提高受到影響,甚至流于形式,影響了學生未來發展。
2.忽視了學生個性化培養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大多活潑好動、精力充沛,該時期是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階段。然而,在小學生管理中,班主任忽視了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性,忽視了學生個性化培養,甚至于在諸多小學班主任心中,學生主要任務是掌握課本知識、提高成績。學生個性化發展未得到班主任重視,最終,學生個性單一,沒有特長,只會讀書、讀死書,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學生難以適應社會需求。
1.剛性教育與情感教育并重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并不成熟,在做事時,多是依靠自身喜好,若學生喜愛某教師,則學生就會愛屋及烏喜愛該教師的課堂,并認真聽取教師管教,對此,在班主任管理中,應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與愛護,使學生自覺響應教師管理。但是,若教師與學生關系過于親密,失去了教師的威嚴,也易導致學生失去對教師的敬畏,進而將教師話語作為耳旁風。對此,在教育中,教師應進行剛性教育,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使學生自覺遵守班級紀律,自覺聽取班主任的管理。
2.增強學生自主管理
在班主任對小學展開管理時,應與時俱進,根據時代發展,不斷改進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模式,保障學生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當前,社會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管理能力等需求較高,班主任在進行管理中,可充分發揮學生力量,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責任心、自主能力、管理能力等,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小學管理中,班主任應認知到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性,了解到以人為本對學生發展的必要性,積極將人本化思想引入班主任管理中,改革原有的管理方式,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筆者認為,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應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并重,并推行學生自主管理,降低班主任工作難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1]孫雅婷.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進農村小學班級管理成效[J].祖國,2017(7):208.
[2]鄒 瓊.基于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探討[J].中外交流,2016(2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