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學英
摘 要:小學班級自主管理已經(jīng)成為新課改后一個重要的改革點,文章作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提出在制度上完善小學高年級班級管理的相關策略,包括了明確目標、班干部輪換制度、總結(jié)評價體系以及小組考核比賽等。
關鍵詞:調(diào)動積極性;班干部輪換;小組競賽考核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自從21世紀初試行的教育改革開始,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環(huán)境得到了明顯的改觀,但是就小學高年級班級自主管理方面,在改革的進程中發(fā)展較為緩慢,很多好的政策理念難以落到實處。“自主管理”本身就是一個新鮮事物,從理解到接受再到實施,期間的任務尤為艱辛,要經(jīng)歷一個較為長的思考和規(guī)劃過程,這不僅是小學高年級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而且還是整個教育界面臨的改革難題,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其中的阻力大多都是難以預見的。
不少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對“自主管理”的解讀也存在部分問題。真正意義上的班級自主管理,絕不是教師把管理權(quán)完全轉(zhuǎn)移到學生手中,也不是教師完完全全把控所有的管理權(quán),而是上述兩個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一方面,確定好以學生為班級管理的主體,教師充當一個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的角色,給孩子們充分的鼓勵和尊重;另一方面,畢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控能力還是有限的,教師要想把好“舵”,大方面、原則性的事情要堅持,不能放手不管。
根據(jù)筆者的班級教育實踐和對別的班級的觀察,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往往控制不了一個“度”,就是找不到一個平衡點,究其原因,是沒有正確掌握小學高年級班級自主管理方面的策略。因此,在實踐中,教師們難免會對“自主管理”產(chǎn)生一個錯誤的理解,就是自己什么都不管,班級管理的所有事情都交給學生去把控,事實上這樣會造成很負面的效果,學生們的能力非但不能得到鍛煉,還會因為教師在必要的指導方面的“離場”使得缺乏管理經(jīng)驗的孩子不斷受到挫折,嚴重打擊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對其成長也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1.明確管理目標
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需要對班級自主管理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明白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不是短期的突擊任務,所以必須建立起一個較為清晰的規(guī)劃和指引。小學高年級班主任一定要明確目標,要摒棄一蹴而就的想法,按照時間段將管理目標劃分為短期的和長期的兩種。其中短期目標可操作性強,實踐難度適中,能起到鼓勵士氣的效果;而長期的目標可以是相對較為宏觀的、長期性的期望。
2.從小學高年級的班干部輪換制度入手
由于班干部是整個班級自主管理的“核心”,能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因此,可以從完善小學高年級班干部的輪換制度入手,來完善班級自主管理的制度。
可以通過以下三大步驟進行實踐,第一步,對班干部實施“陽光選舉”,全面完善班干部的崗位輪換制度,通過不定期地輪換和調(diào)動職位,激發(fā)所有學生廣泛參與班級管理的熱情;第二步,對優(yōu)秀班干部實施“對點式”的培養(yǎng),完善對班干部的能力評定制度;第三步,班主任要適當“放權(quán)”給班干部,在不違背關鍵性的原則問題的情況下,盡可能為班干部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開展管理的空間,發(fā)揮他們的自主能動性,帶領整個班級健康發(fā)展。
3.以充分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為原則
小學高年級的班主任在開展班級自主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動其班級的每一個“細胞”活力。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參與其中,是自主管理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首先,教育者應該對自己所在班級的學生自主管理水平有一個細致的認識,從而設定一個管理架構(gòu),制定一個大體的目標和要求,從大局上指導學生展開自主班級管理;其次,班主任要時刻給學生灌輸在班級管理上的主人翁精神,通過形式新穎的班級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實實在在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提升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和參與熱情;最后,班主任要明白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們有各自不同的優(yōu)缺點,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級自主管理制度時候要靈活機動。
4.健全總結(jié)評價體系
筆者從學生、班干部以及班主任的角度提出健全班級自主管理總結(jié)評價體系的方法。
(1)從學生角度。班主任指導每一位學生根據(jù)自主管理考核標準的每一條細則,進行自我評測,以及與周圍同學之間交換互評。以一個星期為單位,每個星期都有一個基礎分,在這個基礎上,自己進行加減,結(jié)合別人對自己的加減評價,形成一個量化的分數(shù),逐步累加,最終形成學生整個學期的自主管理水平得分。教師對得分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表彰,形成以點帶面的鼓勵效果。
(2)從班干部角度。上文已經(jīng)分析過班干部的重要作用,在此不再贅述,既然班干部在班級事務管理上發(fā)揮著核心力量,對班干部的評價也顯得尤為重要。
對班干部的評測應當以動態(tài)的民主評測為主,堅持量化考核原則,通過班隊課等方式進行評測。班干部在每周班隊課上進行工作匯報,進行自我評價,找出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并對班級事務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定期開展班干部述職活動,讓班干部向全班學生進行述職,全班學生對其進行民主評測,班干部根據(jù)測評等級開展自我管理與改進工作。
(3)從班主任角度。對比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方面的閱歷和經(jīng)驗明顯要高得多,在本文第一部分也詳細表述了“自主管理”的內(nèi)涵,班主任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引導者,因此班主任對班級自主管理水平的評價,往往能“高屋建瓴”、對癥下藥。
5.分小組展開考核比賽
通過筆者長期的班級自主管理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自主管理,可以避免自主管理的“小圈子”運作,最大限度地發(fā)動每個學生來參與,真正把自主管理落實下來。首先,分小組之前,要對每個學生的優(yōu)缺點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認識,小組之間的成員平均管理水平應當確保沒有太大的差異。然后由小組內(nèi)部民主選舉出小組長,由小組長制定出小組成員的具體分工內(nèi)容。最后,是聯(lián)合所有的小組共同制定一個關于班級衛(wèi)生、學習、紀律方面的各項管理細則,并通過一個小組內(nèi)的考核方案,對通過考核后優(yōu)秀的學生實施獎勵,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
實踐證明,每個學生參與班級自主管理的積極性和態(tài)度是班級自主管理成功的關鍵,作為教育者,班主任應該結(jié)合當今新課改的改革精神,不斷調(diào)整教育理念和思路,循序漸進地把班級管理的主體轉(zhuǎn)移給學生,以提升每個學生的積極性為原則,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班干部輪換制度、總結(jié)評價體系以及小組競賽考核等策略,全面完善小學高年級班級的自主管理制度。可以預見,隨著學生的參與度愈來愈高,自主管理的成效必然會逐步凸顯。
[1]蘇 欣.寄宿學校初四學生班級自主管理的問題及對策[D].煙臺:魯東大學,2017.
[2]韓麗麗.農(nóng)村地區(qū)小學班級管理問題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7.
[3]黎肖華.柔性管理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7(30).
[4]李金蓮.小學高年級班級自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