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差”生是指在班級中經常違反紀律,他們常常表現為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能適應班級,行為習慣差,成績差。雖然個體是有差異的,但是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尊重他們。《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育上追求民主平等,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維護學生的尊嚴,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教學它強調減輕學生負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要想與“差”生交流,必須民主平等、尊重學生,老師要用同樣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
關鍵詞:差生;尊重;差異
英國有句名諺:“There is no same leaf in the world”意思是:天下沒有相同的一片樹葉。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學生,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教學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接近孩子,根據各個學生的差異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后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差異性難免為班級管理帶來難題,它不僅容易造成學生之間的沖突,也大大增加了班主任了解每個學生自身情況的難度。差異性總是非常復雜而又難以把握的,除了存在個體之間的差異,還存在群體性的差異,也存在大差異與小差異之分。而且既為“差異”,就會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尤其高中生正值世界觀、人生觀與人格的形成期,對外界反應尤其靈敏,隨著生活經驗增加,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基本觀點等方面都會有所變化。這無疑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表現出了典型的立體特征,即無論橫向(不同的學生之間)、縱向(同一學生的不同時期),還是斜向(學生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層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差異性。
我是一名小學音樂老師,工作已有五年多。我非常喜歡這個職業,非常喜歡我的學生,我的學生也非常喜歡我。可其他的老師經常以學習成績評判學生的優、中、差,認為:只要不談及學習,他們都是好的孩子;更有甚者,有些老師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分別為優秀生、中等生和“差”生。優秀生毋庸置疑他們既是班級中的佼佼者,也是老師的好幫手。中等生是建立在優秀生與“差”生之間?!安睢鄙侵冈诎嗉壷薪洺_`反紀律,或者有嚴重過錯的學生,他們常常表現為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不能適應班級,不好好學習,成績很差。但我認為,這些所謂的“差”生在我的音樂課上是沒有的,只有唱歌表現好與不好之分。
小學時代,老師們不僅喜歡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分,還喜歡將班級的座位重新排列、重新組合。優等生是坐在靠講臺邊中間位置,而中等生分別坐在兩邊或者教室中間,最后剩下的部分是給那些“差”生的?!安睢鄙遣槐焕蠋熆春玫?,為了不影響教學及整個課堂秩序。有的老師們對于這些表現不好的“差”生置之不理,有的老師還給這些“差”生貼上“標簽”,如:“笨蛋”、“蠢貨”、“木頭”等等,同學都嘲笑、諷刺他們。久而久之,他們已經習慣性這一切,對于老師、同學們的譏笑毫無反應,無所畏懼。
而我始終堅持著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學生?!缎抡n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育上追求民主平等,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維護學生的尊嚴,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教學它強調減輕學生負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要想與“差”生交流,必須民主平等、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老師要用同樣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
現如今,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電子通訊、電子設備引誘著我們的學生,使學生的心理成長已經快于身體的成長。優等生經常被家長,老師表揚,變成了整個學校公認的優等生。他們自尊心很強,只要一遇到挫折就出現各種心理狀況,小則發脾氣、大哭一場,大則出現自殘、自殺的行為。尤其是每家每戶只有一個小孩的情況下,這些事情如果沒有老師、家長的及時溝通,很容易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疾病。以前有一個優等生,她是非常優秀的,幾乎是每個學科成績都是優異。在老師和家長們的表揚聲中長大。有一次他們班進行唱歌比賽,她一個高音唱破,其他同學都嘲笑、諷刺她,她從來沒有收到過這樣的待遇,她覺得自己能夠唱得很好,她是最棒的,沒有人能夠超越她。她在別人心中形象變差?!安睢鄙筒灰粯?,無論家長、老師如何批評,他們早已百毒不侵,心理的承受能力已經超越了其他學生的心理,
下面這三種教學方法是對“差”生改善的策略:
一、以優帶差,發現長處
有一位詩人曾說:“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欣賞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請欣賞的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不能使你產生情感沖動,那么你總該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小學六年的學習是非常漫長的,優秀的孩子很多,他們各個方面都很出色。有的能說會道;有的能歌善舞;有的冰雪聰明、乖巧懂事等等?!安睢鄙梢砸运麄優榘駱印@蠋熞龑А安睢鄙谌氲桨嗉w,制定師徒結對計劃,與優秀生結成學習伙伴、坐在一起,并讓他們積極的參加每項活動。老師們在平時觀察、留心“差”生的優點,有的學生有其他特長,比如在體育場上跑得快;在數學課上算術算得快;在音樂課上唱歌唱得好;棋藝類中圍棋下的最棒等等,引導他們發揮自己長處,展現自己的特長。
二、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的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問題發生興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迸d趣是可以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性趣,個體學習興趣和情景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唱《小烏鴉愛媽媽》這一課時,給學生們編講小烏鴉和烏鴉媽媽的動人故事,都與他無關。然后根據所編故事進行排演,最后結合童話故事的教學,不但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而且滲透了教育?!安睢鄙鷮蠋煹慕逃3S谢乇芎偷钟|情緒,對所有的事情都沒有主動性,都不想參加,故他們的成績與優等生的距離日益拉開,我們對這樣的“差”生不能冷眼看待,而是努力去關注、關心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去接近他們,鼓勵他們直面困難,增強自信心。這不僅僅是教師的義務,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多與學生交流,要有一定的耐心。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我希望所有的老師要尊重這些“差”生,他們個體是有差異。在教學中,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導入、展開,練習的設計等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提出各自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激發上進心。德國的哲學家萊布尼茨曾說過“天下沒有相同的一片樹葉”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這些“差”生會變成未來的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甚至是老師。你們可知道,“差”生還有一個名字叫“優待生”嗎?
作者簡介:姓名:馮揚揚(1989.10--),性別:女,籍貫:江蘇省儀征市,學歷:本科,職稱:二級教師,單位:儀征市實驗小學,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