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
美國作為世界的教育大國,其基礎教育中家校合作歷史悠久,經驗寶貴。而家長教師協會(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簡稱PTA)作為美國最早的和最大的只為兒童與青少年的利益服務的、非營利的、廣大志愿者組成的正式組織,是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家校合作的最重要的組織機構。其經驗特色之處,對我國的家校合作尤其是中小學家長委員會有重要的啟示。
政府積極調控,法律日趨完善
由于家庭和學校在兒童教育中的合作關系受到了美國當時復雜的政治和社會因素的破壞,剛建立不久的美國家長教師協會任務執行之初并不順利。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美國國內民權運動的蓬勃興起,美國政府開始介入教育領域,并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起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涉及教育的改革方案,其中對于促進家校合作工作的法案有:1964年的《經濟機會法案》明確指出:只有為兒童的家長提供參與兒童教育計劃制定與實施的機會,才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同時,該法案還提出了家長參與的四項具體標準。1970年的《初等與中等教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凡是有聯邦政府資助項目的學區應成立家長咨詢委員會(ParentAdvisory Council),以幫助學校設計和實施關心貧困家庭的兒童發展的各種項目,家長咨詢委員會的成員應從學生家長中由選舉產生。”隨后,《家庭教育權和隱私法》《全體殘疾兒童教育法》《中小學改善修正案》《兒童保育與發展法案》等相繼出臺。1994年的《美國學校教育提高法案》在鼓勵與支持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管理的同時,又要求學校與家庭和社區建立伙伴關系,三方共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2001年,美國國會通過的《不讓一個孩子落后法案》中規定:各個學校的家長須參與兒童政策、計劃、活動的制定,該法案還要求各學區必須對家長參與教育的效果進行評定等。
這些法規的出臺,為美國各個階層的家長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學校教育與事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證。除此之外,美國聯邦政府還為家校合作提供嚴密的組織保障,為家校合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上的保證。
協會成員多元化與結構多層性
美國家長教師協會的會員來自全美的各個行業、各個階層,其主要是由教師、家長代表和社區代表組成。在美國,家長教師協會好比是一個三級的金字塔,自上而下分別是全國家長教師協會、州家長教師協會以及地方家長教師協會。其中,不同級別的家長教師協會又有著不同的職責與功能。其協會成員的多元化和協會結構的多層性,一方面能夠集結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來,另一方面可以群策群力,在參與學校教育管理中,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員可以各抒己見,最后綜合各方意見,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謹記使命,堅守價值標準
美國家長教師協會作為家校合作的領頭羊已經存在一百余年,其意義正如前主席雪莉·依果女士所言:“任何時候,只要兒童的教育、安全、幸福與健康受到威脅,家長教師協會的成員就會沖到最前線去迎接這些挑戰。”美國家長教師協會在不斷成長與發展過程中,一直謹記其使命,堅守其價值標準。
概括來講,其使命主要是提高兒童、青少年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的福利待遇,為其爭取法律保障,提高家庭教育的水準,切實做到關心、保護兒童和青少年,促進家庭和學校更有效的合作以及更緊密的聯系。協會的組織者在開展活動時,一直堅守著協會的價值標準,即合作、奉獻、責任、尊重、包容和誠實。
分工明確,履行職責
在日常的工作與活動中,三級家長教師協會職責各有不同。全國協會與各州級協會一般是起宏觀調控或是指導地方協會的作用,只有涉及全國或是州一級的對兒童利益產生影響、比較宏觀的事件,全國與州一級的協會才會直接參與。全國與州級協會的工作都是為了鼓勵和支持全美的家校合作以提高兒童的教育與健康水平。地方、學校協會的主要工作包括:組織學校為家長、家庭提供各種有助于兒童成長的教育服務;組織家長、家庭通過各種活動與形式支持學校教育;維護兒童權益,如為學生選擇課程、保障兒童上網的網絡安全等。同時,協會還組織學校、家庭與社區合作,籌措經費,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總之,美國的各級家長教師協會通過自己的工作與努力,忠實地維護著兒童的權益,履行著協會的使命。
編后語
從美國家長教師協會的經驗來看,它對我國中小學建立和完善家長委員會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鑒作用。其一,逐步健全與完善支持家長委員會的相關法律與政策;其二,逐步建立從全國到各地區、各學校的家長委員會體系;其三,進一步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不斷豐富完善其職能;其四,家長委員會的任何變革與活動需符合兒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