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兆
摘 要:我國會計規范體系改革不僅要有完善的會計規范,更要有這些規范的執行機制。我國會計規范體系改革和完善的目標應該將規范的制定與執行相結合,既要建立完善的會計規范體系,還要建立有效的執行體系,更應當強化財務控制。會計實踐工作證明,必須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普及會計人員的會計法律知識,提高會計自律自控,提高管理者的管控能力,及時堵塞漏洞,查處舞弊。
關鍵詞:會計規范體系;改革方向
我國會計規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目標應該將規范的制定與執行相結合,既要建立完善的會計規范體系,還要建立有效的執行體系,更應當強化會計監管。會計規范的重要意義體現在其主要是規范會計信息的提供,而將這些規范加以總結與概括,就形成了會計規范體系。會計規范體系并不是簡單地羅列這些規范的內容,而是將它們按照一定邏輯順序、層次分明地、有機地聯系起來所組成的一個框架結構圖。
一、我國現行會計規范體系框架
按照我國的國情(主要是政治、經濟環境),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與認識,我國會計規范體系應該選擇廣義的會計規范體系概念,即凡是對會計進行制約、限制和引導的規范都應作為會計規范體系的組成部分,鑒于此,我國現行會計規范體系由五個層次構成,按照規范的強制力排列。其中,會計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行政法規是由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頒布的;部門規章主要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發布的指導會計工作的具體規定;地方性會計法規是由省市人大或政府制定的在本地區范圍實施的各種與會計有關的規范;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由各單位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而制定的適合本單位使用的規范。
在會計規范體系框架中,對單位會計工作起指導作用最大的應該是部門規章。我國現行的會計法律中將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的部門規章稱為“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會計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并公布。”
二、我國會計規范體系的改革方向
(一)會計規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目標選擇
毋庸置疑,從前面的論述來看,到目前為止,我國己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會計規范體系,層次也比較分明、清楚。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盡管有完善的會計規范體系,卻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是各單位在執行這些會計規范時大打折扣,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十分嚴重,會計造假層出不窮,給我國社會和經濟都帶來了不良影響。因此,一個制定得再好、再完美的、與國際會計慣例協調的會計規范,如果難以執行或者得不到有效執行,那就成了一紙空文。關于這一點,在《會計法》以及其他有關法規中有明確而詳細的規定,如果能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大對會計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就能真正起到懲戒作用。
(二)會計規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形式選擇
從我國現行的法規體系來看,最高層次為法律,其次是行政法規,再次是部門規章。在我國的會計規范體系中,這三個層次都具備,也沒有什么爭議。層次越高,強制約束力越大,但規范的內容也可能越寬,內容多了,規定得就不是很具體,在執行過程中的效果就可能不太好。改革與完善會計規范體系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到底在確定會計規范時,是以法律形式好,還是以行政法規好,抑或部門規章好,這需要在實踐中驗證。
在探討會計規范形式時,爭論最多的是在會計核算規范的形式上,到底是以準則的形式,還是以制度的形式。眾所周知,會計準則是以特定的經濟業務或特別的報表項目為對象,詳細分析各該業務或項目的特點,規定所必須引用的概念的定義,然后以確認與計量為中心并兼顧披露,對圍繞該業務或項目有可能發生的各種會計問題做出規范的處理。
(三)會計規范體系改革與完善的內容選擇
應該說,我國會計規范體系的構成是比較合理的。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問題,值得研究與推敲,也是需要完善的內容。
1、在會計法律這一層面看,主要包括《會計法》和《注冊會計師法》。為什么要制定這兩部會計法律呢?二者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規范的范圍與內容是否有所重復和交叉呢?其實,仔細推敲可以看出:《會計法》應該規范《注冊會計師法》所規范的內容,因為注冊會計師所承擔的業務范圍和責任只不過是會計監督的一個組成部分。為了強調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制定一部法律來規范,也無可非議,但只是不好理解二者的關系。
2、在行政法規這一層面看,為了規范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與對外提供,國務院出臺了《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從其內容來看,主要是關于會計要素的概念、財務會計報告的組成、編制與提供,也就是說主要是關于會計核算方面的規定。但是,除了會計核算外,還有會計監督、會計機構與人員、會計工作管理等,特別是會計監督,在行政法規這一層面上,還沒有比較可行的規范。
3、關于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的建設。國家相關會計法規都對此做了明確規定,企業是否執行、怎樣執行和執行的效果如何,是會計監管部門監督檢查的重點,也是我國會計規范體系完善的目標之一。
參考文獻:
[1]蘇詩友.當前我國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思考[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2, (2).
[2]張冬扣,官磊.論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之爭[J]。時代財會,2002, (8).
[3]雷光勇,劉金文,柳木華.經濟后果、會計管制與會計尋租[J]。會計研究,2001, (9).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77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