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彬
摘 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正常經營、運轉的關鍵所在。但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有時會發生突發狀況,這種突發狀況很大可能就是財務會計風險。本文中對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工作的分析,主要分為造成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和有效規避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對策兩部分,希望文章的相關闡述能對財務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對策
引言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能對企業的經營成果和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就要求企業務必采取相應的措施,全力做好會計風險管理工作。其中對會計人員的要求除具備良好的道德和職業精神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和相關的業務能力。這樣可以由專業的財務人員對會計進行風險預測和評估風險來制定切合實際的財務會計風險管理預案,以便在發生財務會計風險時企業管理者和財務會計從業人員能夠有章可循。
1造成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
1.1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較低
會計工作具有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特點,因此,其對會計從業者的要求也相對較高。但在現實的會計工作中普遍存在會計從業人員綜合業務能力較低的現象,這就導致從業人員對會計工作的業務并不熟悉,因此工作中經常出現差錯,例如:不能妥善處理結算票據、空白憑證以及現金資產等事宜。另外,很多會計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并不高,不能夠做好充分的財務會計風險防范措施。一旦發生突發狀況,就會使公司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1.2財務會計本身就存在風險
財務會計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財務會計信息失真,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企業客觀會計風險。也就是說,客觀會計風險是客觀存在且固有的,在會計制度不斷完善的前提下,財務會計從業人員只有找到對其有效的規避方法,才能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利益。一般說來,企業客觀會計風險主要有會計規范風險和會計理論風險兩種。其中,會計規范風險是經常發生的,需要企業對其高度重視。
1.3企業的資產結構不合理
如果企業的所有者權益資產少于負債資產,就導致了企業資產結構的失衡,這就表明企業償還債務能力降低,尤其在資金變現能力上的顯得尤為突出。長此以往,企業有可能會出現無法將資產轉化為流動現金的困境,使得企業自身的財務負擔有所增加。資產結構的失衡還可能產生另外一種財務風險,那就是外部信息失真。目前,很多企業仍舊將期限作為劃分會計科目的主要標準,這種劃分方式很難做到真實地反映借款的數量和風險的具體情況,甚至部分企業發生了隨意挪用公款的惡劣事件,這進一步增大了會計風險發生的幾率。另外,資金的匱乏以及較多存貨積壓等問題也是引發財務風險的因素。
1.4會計風險防范的管理體系不完善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需要一個專業性強、完整性高的風險防范體系。由于我國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研究起步晚,并且很多專家認為財務會計不存在風險,加上企業領導層并沒有樹立正確的會計風險意識,更不用說企業的會計風險防范的管理體系,中企業的會計風險防范的管理體系存在諸多漏洞,有的甚至不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另外,相關的管理制度也沒有根據企業的發展實際進行規劃和制定,導致企業的整個會計風險防范的管理體系處于癱瘓狀態。
2有效規避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的對策
2.1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綜合素養
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日益嚴格,要求其具有需要良好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從而降低財務會計風險發生的幾率。首先,企業要強化對財務會計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綜合技能,以便于提高財務會計的操作質量,避免因會計風險而產生的財務會計信息的失真;其次,強化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建設,增強其職業責任、法律道德的意識,進而規范其財務會計的操作行為,避免因不道德行為引起財務會計風險的發生。
2.2加強成本核算與控制,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現代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抓好企業成本核算與控制,以規避財務會計風險。對此,企業應針對自身所在行業的特點,并結合企業的財務管理需求,采取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與控制策略,降低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不必要的開支,要本著把企業的資金用在企業發展、進步上的原則,以便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成本,促進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2.3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
資產結構屬于財務結構的重要部分,資產結構的穩定能夠有效保證財務結構的穩定。換句話說,資產結構的穩定性是規避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基于這一點,企業決策者應不斷優化企業的資產結構,以便降低償債風險的形成幾率。首先,應構建完善的約束機制,并不斷擴充企業的流動資產;其次,應依照企業的運營規模來控制企業的負債規模,以免造成資不抵債的情況;最后,應事先對負債籌資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并權衡業務成本以及收益,以此優化企業的債務結構。總之,決策者在擴大企業規模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資產結構的重視。
2.4完善財務會計監督體系
對財務會計進行監督能夠有效保證財務工作的規范性,同時,也是規避財務會計風險的重要內容。因財務工作經常涉及到支票核算以及現金流核算等事務,而一些財務工作者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往往會做出一些違背會計工作原則的行為。基于此,企業管理者應完善財務監督體系,并不定期派專人對會計工作進行嚴格審查。同時,與專業的審計團隊進行合作。
結語
綜上所述,不管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的高低與否,企業都要做好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工作,因為會計工作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客觀存在的會計風險。企業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業務能力的財務會計人才隊伍,做好應對財務會計風險的完整對策,保障企業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
參考文獻:
[1]沈一靜.跨國財務會計外包風險識別、評價與應對[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2]馬延平.財務會計風險管理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08:201+206.
[3]張潔蕙.財務會計風險的成因與規避的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5,08:117-118+121.
[4]陳美麗.試析電視臺財務會計的常見風險及其掌控策略[J].財會學習,2016,20:112+114.
[5]潘悅,賀瓊.企業財務會計風險及規避的探討[J].品牌,2015,12: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