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潤
摘 要:射箭運動,是一項軀體上部運動,對協調性、肌肉耐力等要求較高。在射箭運動中,因運動姿態單一,頸肩肌肉相對靜態,動作反復性較強等特點,運動員的頸部、肩部、腰部極易出現運動疲勞損傷。文章簡述了射箭運動員損傷現象,并簡述了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我國運動員競技水平,延長遠動員競技壽命。
關鍵詞:射箭運動;運動員損傷;防治措施
前言
射箭運動,是我國一項重要的競技項目,主要是通過助弓的彈力,將箭射出,在一定距離內,將箭盡可能射入箭靶中心。在我國,射箭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上,曾經發現一件石箭頭,距今已經兩萬八千多年。經過多年發展演變,當前,射箭運動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競技項目。在射箭運動中,損傷現象時常發生,并呈現出一種運動年限越高,損傷發生幾率越大的狀況,對此,為降低運動員損傷,提高運動員運動壽命,運動損傷的防治成為重點[1]。
1.射箭運動的特征
射箭運動是一種間接對抗性的運動,動作結構較為單一,在射箭過程中,運動員不斷重復射箭動作,以此提高箭矢射出的距離與準確性。雖然,射箭運動不像其他運動項目,有劇烈的身體運動,但是,射箭過程中,始終如一的身體動作、固定的射箭姿勢,重復性開弓射箭,運動員的頸部、肩部以及腰部肌肉會不斷呈現出收縮狀態,反復對某些部位肌肉進行鍛煉,極易導致該部位過度疲勞,繼而導致肌肉、關節損傷[2]。一般來講,射箭運動常見的運動損傷由:肌肉慢性炎癥,關節、肌腱的慢性炎癥,腰肌勞損,足部僵硬等。
2.射箭運動員損傷現象
2.1肩部損傷
在射箭運動中,肩部損傷是常見的損傷現象。經過長期跟蹤調查,筆者發現,因射箭運動引起的肩部損傷多是慢性損傷,運動員因長期練習射箭,肩部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導致肩部損傷,難以治愈。在射箭過程中,引弦拉弓時,運動員一側肩部依靠肩關節伸肌群、肩帶后縮肌群收縮發力,肩關節的屈肌群、肩帶的伸肌群起到固定、展伸作用,肩部肌肉群持續緊張發力,保障前肩處于舒展狀態[3]。另一側肩部主要是以肩部的岡下肌、上臂肌群與背部的斜方肌相互配合,完成發力。總之,在射箭運動中,肩部肌肉群的調動頻率非常大,肩部極易出現過疲勞現象,導致肩部損傷。
2.2頸部損傷
據調查發現,頸肩肌肉群僵硬、酸疼,是多數射箭運動員都存在的問題。一般情況下,人體頸部肌肉處于部分緊張、部分松弛狀,以此保持身體平衡,并達到控制全身姿勢的目的。但是,在射箭運動中,運動員的頭部會在重復射箭時反復向左轉動,頭部與頸部位置出現偏移,為保障身體平衡,運動員的頸部會一直處于緊繃狀態,極大增加了運動員的頸部疲勞。并且,在運動員后拉弓弦、保持滿弓狀態時,肌肉的不平衡發展,極易引發頸部損傷。并且,在射箭過程中,若運動員的動作不規范,更是增大了肌肉痙攣、頸部過度疲勞等損傷的發生幾率,進而降低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危害了射箭運動員的身體健康。
2.3腰部損傷
一般來講,在射箭過程中,射箭的準確性與否,箭矢撒放時軀干的穩定起到決定性作用。為保持軀干的穩定性,運動員多會在射箭時適當扭轉腰部與脊柱。但是,運動員長期練習射箭,其腰部與脊柱時常處于扭轉狀態,增大了腰部損傷的可能。在射箭訓練中,運動員呈交叉站立姿態,通過軀干扭轉來來完成射箭,因此,運動員的脊柱經常處于扭曲狀態,并且,運動員的頭部也經常向左運動,為保持身體平衡、穩定,腰部需要持續發力[4]。最終,多數退役射箭運動員大豆存在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等病癥。
3.射箭運動防治措施
3.1為運動員樹立損傷預防意識
在射箭訓練中,為降低運動員身體損傷,教練員在教育射箭相關知識時,應適當傳授身體防護知識,將損傷預防的教育貫穿至射箭訓練的全過程,為運動員樹立損傷預防意識。當前,在射箭運動中,某些運動員甚至教練員都存在“有傷正常、小傷無礙”思想,思想上的誤區,當運動員身體剛剛出現狀況時,多將其作為訓練后常態,進而忽視,長期積累下,導致運動損傷,十分之導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影響運動員的運動生涯。針對該種現象,樹立損傷預防意識成為重點。只有運動員具備損傷預防意識,才能重視并時刻關注自身疲勞程度,及時掌握肌肉酸脹、疼痛等身體發出的信號,進而針對性調整身體,恢復疲勞,降低運動損傷狀況。
3.2在運動前后積極進行準備活動與整理活動
無論是何種運動,準備活動必不可少。準備活動能夠有效克服運動員肌體上的生理惰性,提高體溫,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起來,充分調整運動員的身體肌肉群。在準備活動之后,再進行射箭運動,能夠有效降低肌肉疲勞度,提高肌肉恢復力,避免出現肌肉拉傷等狀況。一般來講,在射箭運動中,準備活動可進行一下兩個階段:其一,一般性準備活動,對身體各個肌肉群進行拉伸、激活;其二,針對性準備互動,根據射箭運動的需求,對運動員某些頻繁使用的肌肉群進行鍛煉,為后期射箭活動奠定基礎。另外,在經過大量的射箭運動之后,也應做好整理工作。須知,在運動員經過大量、重復性射箭練習后,其的肌肉群大多處于過度疲勞狀態,并伴隨酸脹、疼痛等狀況,此時,若忽視了整理活動,未及時緩解機體疲勞,極易導致運動損傷。對此,運動員在射箭訓練完畢后,必須通過慢跑、散步、伸展運動等整理活動,降低運動員機體疲勞度。總之,在射箭運動中,為充分防治運動損傷,應重視準備活動與整理活動。
3.3通過多種形式恢復運動員疲勞
在射箭運動中,運動員之所以出現運動損傷,大多是因運動過度,卻并未采用有效方式消除疲勞之故。對此,采用多種方式恢復運動疲勞,在提高訓練效果,降低運動損傷上有奇效。射箭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神經、肌肉、心臟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勞現象,盡最快速度恢復疲勞,能夠有效減少肩部、頸部、腰部等的損傷。在運動過程中,教練員應注意,每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不同,應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合理制定運動量,以此避免運動員過度疲勞現象;射箭運動開始前的準備運動、射箭運動完結獲得整理運動,能夠有效伸展運動員肌肉群,減輕運動員肌肉酸痛與僵硬情況,恢復運動員體力,消除疲勞;通過調整膳食,增加運動員的營養量,及時補充運動員因射箭運動而大量消耗的物質;另外,提高運動員睡眠質量,使,運動員機體得到充足的休息,也是一種快速恢復疲勞的重要方法。總之,在射箭運動中,疲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減輕疲勞帶來的負擔,避免過度疲勞引發損傷,卻能夠通過多種形式改善。
4.總結
經過多年發展,射箭已經成為我國一門重要的運動項目,在國家與國家間的體育競爭中,射箭占據重要地位。為提高我國體育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射箭運動員每日積極練習,以期在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但是,因對運動損傷的認知不足,直接導致運動員頸部、肩部、腰部等損傷,影響了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對此,樹立損傷預防意識,在運動前后積極進行準備活動與整理活動,多種形式恢復疲勞,以此防治運動員運動損傷,提高射箭運動員競技能力,更好的為我國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崔永川. 射箭運動損傷的特點和處理[J]. 體育科技, 2014(3):73-74.
[2]曲永超, 石麗麗. 關于射箭運動員訓練損傷的預防與研究[J].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6(4):156-157.
[3]張萬年. 射箭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及成效分析[J]. 拳擊與格斗, 2017(18):108-108.
[4]穆臺陽, 趙紀龍. 射箭運動的損傷防治[J]. 體育時空, 2017(1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