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東
摘 要:市場經濟環境下,會計監督已經發展成為經濟監督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該重視起來,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作用,為自身的健康發展掃清障礙。但是從目前來看,企業會計監督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其功能的有效發揮。本文對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關鍵詞:企業;會計監督;問題;對策
前言:新時期,改革開發持續深化,社會經濟活動也變得越發活躍和復雜,對于會計監督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當前,企業在開展會計監督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不僅導致會計監督的職能和作用無法發揮出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基于此,企業應該高度重視會計監督工作。
1 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
會計監督指在開展會計核算的過程中,由相應的監管部門針對特定對象的經濟業務進行審查和把關,落實內部控制的相關要求,確保財務收支預算目標的有效實現。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加劇了市場競爭,會計監督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但是,在實施會計監督的過程中,受各種因素影響,存在幾個比較常見的問題:
1.1法律法規不健全
經濟多元化背景下,企業會計制度及會計監督相關的法律法規暴露出不少問題,使得會計監督力度不足,無法發揮應有作用。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與創新,使得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機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而不健全的法律法規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而且缺乏有效的處理和應對方法,會計監督主體的監督職能無法發揮出來,影響了企業會計管理的實際效果[1]。
1.2內控制度不完善
當前,不少企業都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情況,缺乏有效的內控制度和內部會計監督,或者即便建立了相應的內控制度,但是對于內部控制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制度淪為表面形式,沒有能夠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在遇到問題時并不能發揮作用,導致企業會計環境和會計秩序混亂,容易滋生徇私舞弊的情況。
1.3監督約束不到位
不到位的監督約束機制導致企業會計監督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無形中削弱了會計監督的職能。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下,企業所有權與企業管理權分離,導致企業在涉及各方面利益時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沖突,會計部門和審計部門中人員的招聘、解聘等很多都是由企業管理人員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會計監督處于被動地位,往往需要聽從管理人員下達的命令,甚至存在做假賬等行為,損害了企業所有者的利益。
1.4人員素質不達標
會計人員是企業會計監督的主要成員,其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意識會對會計監督工作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而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企業會計人員接受高等及以上教育的比例偏低,綜合素質普遍有待提高,加上不少人缺乏法律意識和監督觀念,也無法對風險進行有效預測和評估,難以適應企業會計工作,也影響了會計監督作用的發揮。
2 企業會計監督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2.1健全法律法規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背景下,政府部門應該從國家立法高度,對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健全,制定更加詳細、更具操作性的規章制度,對不同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確保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為企業會計監督提供可靠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完善內控制度
應該構建完善的內控機制,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避免出現控制失靈的問題。單位必須從財產管理、票據管理、收費管理等角度,建立起切實可行的內控標準,保證標準的統一性,適當削弱管理人員的權力,減少貪污腐敗行為的發生。同時,應該建立起專項資金管理長效預防機制,健全專項資金申報論證分析制度,堅持專款專用,避免出現資金的挪用問題。應該建立起監督問責制,安排專人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管理,切實做好事中監督,及時發現腐敗的苗頭,將其扼殺在萌芽之際。另外,應該進一步完善會計內部審計人員的配置,實現對于會計工作的在監督,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預防和保護作用,配合崗位責任制度,將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確保會計監督制度的有效落實,提升會計監督的質量和效率[2]。
2.3做好監督約束
企業負責人應該對企業會計責任主體進行明確,保證企業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好相應的監督約束工作,確保會計人員能夠依法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責,在工作中不能出現違規甚至違法的情況,如果出現,需要做好相應的懲處。必須明確,企業負責人是企業的會計責任主體,應該具備各方面的能力,樹立企業內控制度以及會計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對自己對企業負責,確保企業會計監督工作能夠順利實施。
2.3提高人員素質
一是應該加強對于會計從業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確保其不僅能夠熟悉財務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還能夠熟悉所在單位會計業務的具體流程,準確判斷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強化會計監督的效力;二是應該重視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確保其在會計監督工作中能夠做到實事求是,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履行自身的職責時,能夠恪守職業道德,嚴格依照規范化的流程進行操作,確保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三是應該完善會計從業人員的流動制度,根據其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開展優勝劣汰的選拔,配合定期考核以及激勵懲罰措施,形成良性競爭的氛圍,使得會計從業人員能夠自覺參與到培訓,強化自我教育,提升自身的業務質量,以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求[3]。
3 結語
總而言之,新形勢下,企業對于會計監督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針對當前會計監督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企業應該重視起來,健全相應的法律約束機制,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負責人的會計法律觀念,明確會計責任主體,促進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在企業內部形成會計監督的良好氛圍,為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慶魁.淺談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3,(11):67-68.
[2]李興建.當前我國企業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3):99-100.
[3]廖喜鵬.新形勢下中小企業會計監督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7):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