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榕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環境的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建筑的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其中水文地質問題對建筑產生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對此,文章針對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性展開了研究,分別對水文地質調查的主要內容與主要存在的危害進行了必要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應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問題;危害性;研究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當中工程地質勘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工程能夠得到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工程地質勘察工作與工程建設的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它的準確度會嚴重影響工程建設施工的安全與質量。如果一個正在建設的工程,其所在的施工區域范圍內存在著嚴重的水文地質問題,或者對水文問題沒有進行妥當受的處理,那么這個正在建設中的工程勢必會存在不可預知的安全隱患。因此,加強工程地質勘測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是提高工程建設安全與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工程建設中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關于水文地質調查的主要內容
工程地質勘察應用的范圍是比較廣闊的,大多包括在公路、鐵路、大型建筑物等工程在用地區域之內進行的地質條件勘測,勘察的內容主要有對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的勘測。而我們在這里主要介紹的是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性研究。工程建設中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關于水文地質調查的主要內容有下面三個方面:首先,對于工程建筑用地區域所有范圍之內的水文地質條件進行明確,對該地域地下水對建筑物產生影響的范圍進行判斷,評估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程度以及危害系數,并根據評估結果提出合理適用的治理方案;其次,對工程建筑區域的地基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結合建筑物自身特征對水文地質狀況進行詳細調查,并做好相應的水文地質問題的調查報告,為工程在建設時期提供有利的參考;最后,對承壓含水層的狀態進行判斷,主要判斷其對基礎地基下部底板突破的概率。
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主要有哪些危害
2.1水文地質問題中地下水水位變化的危害
地下水水位變化主要有水位上升與水位下降兩種變化形式,對于巖土體而言這兩種變化形式是對其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首先,地下水在水位上升的時候,會對巖土體的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是其主要的危害表現,在水位上升時巖土體在含水結構上勢必會發生改變,有可能會使巖土體中本來不含水的巖石層也可能會不同程度的含水,從而變成弱含水層或者中等含水層,這樣的變化會導致該巖土體在整體上發生變化,主要是物理性質的改變,這對于工程建設而言是具有危害性的;其次,地下水在水位下降的時候,對巖土體也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這種問題產生的危害主要有地面沉降、地裂縫等表現的危害形式,這種水文地質問題主要是人為造成的,對于地表的建筑物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性。另外,水文地質問題中的地下水水位變化還會對巖土體產生物理性質的影響,這種問題的產生會使巖土體產生孔隙結構的變化,促使巖土體發生充水變化,造成巖土體產生膨脹現象,這種現象隨水文變化程度的不同所表現的程度也不同。巖層如果出現了不均勻膨脹的現象,那么巖層會極易產生變形的情況,嚴重時會產生破裂,從而發生地裂縫等嚴重的危害情況。
2.2水文地質問題中地下水壓力的危害
在正常情況下地下水在不受到侵擾的時候是處于平衡狀態的,其自身存在的壓力對于巖土體產生的作用是非常微小的,所以對巖土體不會產生較大的破壞以及影響,這種危害程度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會存在非常多的因素造成地下水壓力產生變化,比如工程施工等,這些人為的因素極易造成地下水出現動態平衡失穩的情況,最終導致該施工區域的巖土體以及建筑物受到嚴重的危害。
三、關于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有效對策
3.1加強地下水水位變化的勘察力度
在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主要是對水文地質進行勘測,通過上文中對水文調查內容以及水文地質問題產生的危害我們得知,在工程地質勘察過程中主要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地下水的賦存狀態,這一問題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質調查任務中最為關鍵的。所以,在進行地質勘察工作之前,應該對區域內的建筑物進行充分的分析,了解建筑物的類型,并對調查目標進行明確,與建筑物自身的特點還有相關需求相結合,進行相關調查標準的設置。在對相關區域地下水水位情況進行調查時,必須要對建筑區域之內的地下水開展類型的辨別,由于地下水類型的差異性使得其對建筑物產生的危害性也存在差異性;必須要對地下水的水位、水位線進行相應的明確,并將地下水產生的變化規律、水位變化幅度進行必要的查明;必須要對地下水存在的腐蝕性特征變化進行明察,也就是地下水中含有的化學類物質等。對地下水水位變化完成了以上的調查工作之后,建立在以上基礎之上,對相關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和相關建筑地基的施工上提出有效的應對方案,并對地下水進行相應的評估,準確的判斷出其對地基可能會產生的危害,同時對其產生危害的程度還有發生概率進行評估,再進行相應預防處理措施的制定。如果以上敘述的危害在發生概率較大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突水、涌水等地質災害,為了避免這些災害的發生,必須要對基坑的深度進行思考,保證基坑底部的隔水層在保留厚度上滿足標準范圍的要求,這樣才能有效控制這些可能發生的人為地質災害。
3.2對工程地質勘察的相關規范進行強化
工程地質勘察的應用范圍比較廣闊,但是在哪一領域的勘察工作都是具有系統性與復雜性的。勘察工作對于專業性的要求也是較高的,因此,為了保證勘察工作能夠保持其系統性與準確性的需求,必須要有相應的規范來對其進行要求及約束,促使人為造成的災害發生概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國內當前的建筑領域內,關于工程地質勘察工作領域當中,相應的規范體系還有規章制度已經逐步完善化,促使勘察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能夠保證其在系統性、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等方面的需求,我國相關規范在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與任務等角度,也進行了相應的要求,嚴格規范了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當中對地質的評價與處理的方案等內容,有效的為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實踐提供了重要的、可靠的理論依據。但是,在工程建設的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是,有些負責相關地質調查工作的工作人員以及技術人員,并不了解有關的規章制度內容,使其在進行勘察工作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工作的紕漏,比如誤判水文地質條件,這是由于技術人員對水文地質問題缺乏敏感度造成的。由此可見,在工程地質勘察中負責調查水文地質工作的技術人員對于水文地質勘察相關規章制度熟悉程度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其完成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熟練掌握相關規章制度,才能將實際存在的水文地質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從而保證工程地質勘察在系統性、準確性、科學性等方面得到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是其最重要的環節,在建筑施工中水文地質條件是給建筑物造成安全影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在開展實際的工程地質勘察中,對于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視程度必須要提高,同時將水文地質勘察工作中的預防工作做到位,以保證工程施工能夠正常進行,促使工程建設的安全與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志強,馮學遠.水文地質問題在工程地質勘察中的危害性分析[J].世界有色金屬,2018(03):181-182.
[2]秦文科.探究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性[J].世界有色金屬,2017(08):207-208.
[3]王敏杰.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危害性探微[J].智能城市,2016,2(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