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王秀敏
摘要: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由歷史的開展而來,是人們共同謀求的最終向往。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恩格斯社會共同體思想的創造性應用和成長,從人的自我創造著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本文從勞動者的探索,教師的優先發展、優秀青年人的創造、創造生態文明社會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人的發展;自我創造
人從一誕生就生活在家庭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世界中,人們最開始得可以填飽肚子生活,然后才能創造。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就得首先必要滿足衣、食、住等根本生存條件。人生存在社會的群體中,需要人們在勞動中去實踐維持自己的生存,創造能夠維持自己生存的東西。在人的自我創造中,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從而報效國家,為國家作出杰出的成就,使國家變得更加強大起來。在人的自我創造過程中,好的知識能夠使人們有實現自我創造的空間的可能,使他們有自我創造的機遇。
一、勞動者的探索創造
馬克思認為,人本身就是“以其需要的無限性和廣泛性區別于其他一切動物。”[1]人與動物不同的是,人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的需要,人們必要在實踐中進行物質消費和社會流動,開展人們生活中所需要物品的創造。在對物品的創造實踐過程當中,開展人的自我創造,開始學習對生活中所需物品的創造。每個人的職責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創造并完善自己,從而在這個世界中生存,達到人們生存的最理想的共同體境界。在社會之中,為了滿足人生存的需要,人和人之間需要相互交往,進行物質生產,從而促進社會共同發展。人們在進行勞動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創造生活物品。勞動者是這個世界上最根本的資源,是所有財富的創造者。建筑的藝術就是在勞動者們不斷地努力探索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跡。在不停自我認知和自我創造后,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有所改善。人們會往更高的理想方向發展,為整個國家和世界作出貢獻,并能促進各國家的經濟發展。
二、教育的優先發展
在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首先開展的策略位置上,教育優先發展是黨和國家提出并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決策。提高教師薪資待遇,教師們的幸福感上升,會有更多優秀的人選擇這個職業。鄉村地區的教師待遇提高,會有更多的優秀教師到鄉村地區發展,使鄉村學校的教育水平提高,培育出更多的不畏艱難的有擔當的優秀青年走向城市。提升了鄉村老師的待遇水平,使西部鄉村區域會有更多的青年教師投入到那去。教育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接受教育是每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馬克思提出,把“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生產勞動和教育的早期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3]。在生產勞動和教育相結合狀況下達到人的個性的自由發展即人的一切天賦得到充分發展[4]。所有人的自由的選擇將來的職業前提是每個人所選擇想學習的科目。人的自我創造只有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才能取得其實現的機會,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5]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共同生存的世界中,教育始終占著重要的地位。馬克思曾說,“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7]知識就是國家強大的武器,注重教育,注重人的發展使我們這個時代走向前沿。
三、優秀青年人的創造
現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是人才競爭,人才愈來愈成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青年的我們是國家的希望,國家強大,青年更強大,青年強大,國家則更強大。國家的發展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人的發展前景對國家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國家經濟水平提高的同時,貧困地區的孩子就有經濟條件上學。國家繁榮發展,教育就能夠普及到各個地區,各個地方的每一個孩子能夠享有學學習知識的權利。國家現在把資金用在培育青年人身上,使優秀青年有學習的機會能夠開闊眼界,在各專業領域內學好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作出優秀成就。大學生們把自身的志向融合于國家民族的志向之中,調整自身志向,正確把握自身的人生目的,在實踐中造就堅定不移的志向。青年的志向遠大,對科研有著永不言棄的態度,一批又一批的科研工作者不斷突破自己,繼續深造自己創造出科研領域里的一個又一個奇跡。青年是無私奉獻、有素質的一代人,努力學習知識,提高我們的素養,就是為我們這個國家爭得光彩。馬克思說:“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要為他人著想,用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的去服務他人。一個人絕不應該僅僅為了獲得個人的謀生的手段,而應該為全人類幸福來選擇奮斗。”[13]每個青年都有自由選擇喜歡的職業的權利,每個人在自己喜歡的行業里奮斗向上,為這個國家為全人類幸福而盡責,使我們每個青年都有能力為更多的人服務。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奮斗一生的選擇而去服務別人造福于人們,這個共同負責的選擇能夠成就國家的繁榮強大。青年人的發展,在于不斷地自我突破、不斷地在自我創造,造福于這個美麗的國家。
四、創造生態文明社會
我們需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創造生態文明社會。生態文明社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每個人對自然所作的行為,都會最后反饋給我們。有多少人在為了謀取私利不惜犧牲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大家園。生活中食品出現問題,水污染,空氣污染等等問題造成對我們身體的健康產生威脅的案例數不勝數。國家應杜絕人們為盈利而污染環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國家越來越強大的背后是我們每個人都努力出來的成果。我們的舉止行為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的形象。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舉辦相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賽,熏陶學習繼承傳統文化以豐富人們精神領域,提高每個人的內在修養,凈化我們的心靈。我們應繼承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提倡節儉不奢侈浪費,共同創造我們這個文明大國。國是小家,每個小家學習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我們成為一個有素質的人,我們每個人在為全面的開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在自然環境下尊重自然,多種樹木,愛護花草,營造一個共同的綠水藍天。我們每個人可以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節約資源,節能減排,不浪費水、電、食物,不亂扔垃圾,不隨便燃放煙花爆竹,焚燒秸稈、木柴,減少霧霾。大力提倡綠色出行,節制汽車尾氣數量排放,多走路及提倡騎自行車。垃圾注重回收與廢棄物分開處理,進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我們每個人以不污染自然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為前提,共同構建這個美麗的共同體。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頁。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頁。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59頁。
[6]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光明日報,2016-05-19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7頁。
作者簡介:
【王萍: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研究生。王秀敏: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