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斌清
摘要:在很多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地下室起到節約空間,合理地利用建筑用地的目的。地下室的建設就必須考慮到防水抗滲的問題,即必須考慮到地下室基礎地板與抗滲墻混凝土的設計與施工。本文實際工程為例介紹民用建筑地下室抗滲混凝土工程具體施工措施及其質量監督。
關鍵詞:民用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
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抗滲性。首先應采取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項技術參數的措施,通過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及灰砂比的合理選擇與控制用量,加入適當劑量的外加劑來改善混凝土的結構性能來提高自身的抗滲性,其次通過合理的施工技術措施,增強混凝土的密實度,控制混凝土的裂縫產生與發展。
1混凝土滲漏原因與抗滲機理
在混凝土中有20%或更多的水分會蒸發出來,而留下許多細小的貫通孔隙,在混凝土中水泥硬化而引起的收縮也會出現一些細小裂縫;另外在施工中由于澆灌、振搗不良也會引起施工縫隙,這些都會導致地下水分的滲漏??節B混凝土的防水抗滲機理就在于針對普通混凝土內部結構毛細管、縫隙引起的滲透水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選擇合適的骨料級配,降低水灰比,采用合理的配合比以及摻入適量的外加劑等,以調整或破壞混凝土內部結構毛細管的構造,使相互連通的毛細管道最大限度地減少,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以達到防水抗滲的目的。
2 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技術
對地下室的地基通過驗收后,應對周邊土清理干凈,平整夯實基坑,并做承載力測定計算。對地下室的基礎混凝土采取墊層施工,混凝土采用固定混凝土輸送泵和汽車泵輸送的方法至施工作業面,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50-170mm;根據引測高程進行控制混凝土表面標高、表面平整度;刮鋪混凝土時,應按控制標高高出2com,先用刮尺刮平,后用平板振動機振搗密實,振搗時應一振壓半振順序平行推移。安排收面人員進行二次刮平,隨抹隨壓光;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二次壓光。減少防水施工前水泥砂漿找平層施工,加快施工進度。對于混凝土能夠上人,強度達到12Mpa或混凝土終凝后12h,應及時進行澆水養護。
3質量監督要點
提前委托試驗室出具按設計抗滲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的抗滲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砂、石、水泥、鋼筋提前試驗,不合格材料不準進場。做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持地下水位在基槽標高以下不少于50cm。提前作好預防澆筑混凝土時停電準備。將需用的工具、機械、設備配備齊全,并經檢修試驗后備用。在澆墻體上部混凝土時,先將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雜物,沖凈并濕潤,澆筑前在澆筑部位先鋪一層2cm~3cm厚水泥砂漿(同原配比去掉石子)。澆筑時可分兩步進行,每步40cm,每步長度小于5m,保證所有接槎部分混凝土墻在1小時以內完成澆筑到頂,絕對不能產生施工縫。振動采用機械振搗,振搗時間一般不小于15秒,不應漏振和過振,振搗應使混凝土表面無氣泡、不下沉為止,鋪灰和振搗應選擇對稱位置,防止模板走動,澆筑到最上層時,頂部用抹子找平,使表面密實、平整。常溫時,澆筑12小時后澆水養護,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養護期不少于7天。按規范規定留置防水混凝土抗滲試塊、抗壓試塊及拆模試塊,現場要準備養護試塊的養護箱。
4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術
4.1混凝土澆筑的施工技術準備
每次澆筑的面積較大,澆筑混凝土時,由于凝結過程中水泥會散發大量的水化熱,因而產生內外溫差,容易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故在選用混凝土配合比時相當講究,結合工程實踐,對于地下室混凝土施工來說,其配合比應進行以下考慮:選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摻加緩凝劑或緩凝型減水劑;選用外加劑代替水泥,減少水化熱;嚴格控制砂石級配,盡量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控制水灰比,盡量減少單位體積混凝土的用水量,對砂石含水率應跟蹤測試,及時調整。
4.2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施工技術
對于地下室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汽車泵進行泵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布管;布管的原則是接管距離最短,施工方便,混凝土澆筑間隔時間最短。對于底板的混凝土澆筑采用斜向澆筑法。要注意自然坡的振搗的密實,上層與下層插入間隔要均勻,振動器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移動,不得漏振,并保證在前一層混凝土初凝前,上層混凝土澆搗完畢?;炷翝矒v時應有鋼筋工,木工經常觀察模板、鋼筋位置是否移位、變形,發現問題應立即修整,確保正確無誤。由試驗員檢測,根據混凝土工作度情況來確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時與質量員聯系,及時調整坍落度,減少混凝土泌水;確?;炷磷罴压ぷ鞫?。混凝土施工縫處,表面進行毛化處理,減少二次鑿毛。
4.3剪力墻、梁、板混凝土澆筑技術
對于地下室部分的剪力墻、梁、板混凝土澆筑順序應當采取先澆部分,再澆筑內墻和板混凝土;混凝土入模,保證混凝土連續澆筑。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混凝土入模時應安排人員看守,振搗時,剪力墻應與入?;炷镣竭M行,以免漏振,但應錯開位置及振動機距離,以避免振搗器過于集中,造成墻體模板炸模。同時應當合理安排接管、布管,減少混凝土澆搗中的施工縫,多余混凝土應清理。對于混凝土表面應當采取有效的處理技術,混凝土表面水泥漿較厚,防止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因此在澆筑混凝土后2-3h,在初凝前用鋁合金刮尺刮平,用小型平板振動機振搗密實,最后用砂板搓平壓實,以閉合混凝土減少收縮裂縫。
4.4混凝土養護技術
筏板中后澆帶處根據澆搗時間、蓄水養護;筏板面在后澆帶邊砌二皮磚,進行蓄水養護。按時進行測溫,發現異常,及時與相關技術人員聯系,采取措施。對于混凝土施工應當采取專人養護,不少于14d,澆水養護,平板塑料薄膜覆蓋不得少于6h,后澆水養護。
5結語
嚴格按照《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施工,要從混凝土的攪拌、振搗及養護等幾方面加以控制,以確保混凝土的設計要求及施工要求。在進行顆粒級配抗滲混凝土設計時,應對所采用的材料進行嚴格控制選擇,在確定材料用量時也要考慮到混凝土的抗滲要求以及其強度較高的特點。對地下抗滲混凝土的施工,要將地下水位控制在施工底面以下,這樣有利于混凝土的硬化,有利于混凝土的抗滲性能以及強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漢豐,鹿立云.混凝土新材料新技術[A].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培訓教材[M].1999.
[2]黃國平等.混凝土抗裂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河海大學報,2000.
[3]JGJ52-79,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