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民
【摘 要】 本文重心主要放在數控機床及由它組成的制造系統的技術狀況及發展形式上,討論并建立有關如何讓它適應多種類、高品質、低成本及擁有快速回應的柔性和符合低碳環保的生產模式的解決方案。同時,對如何能讓數控機床適應批量變化、成本低廉以及具有快速響應的柔性和符合環保性等未來生產模式的解決方案進行商討。
【關鍵詞】 機械加工裝備 競爭戰略 產品發展 現狀分析
引 言
上世紀末,歐美的一些工業強國面對激烈的全球化市場競爭提出了有關制造業的發展策略。1998年,美國以振興美國制造業為基礎,制定了“國家先進制造計劃”戰略。而從我國制造業的根基和發展來看,并不能和美國一樣快速進入全面集成和完全數字化的制造階段,還應該多關注基本的制造設備及相關技術,通過提升其融合信息化和數字化制造與管理能力,為未來制造提供基礎。
一、及時適應當代制造業的機械加工裝置的特點
通過數控技術的發展史不難發現:現代數控技術從早期單一發展設備的NC技術轉變為NC技術與機床運行管理技術的結合,當前的發展主要是與企業管理和生產過程的信息大量結合,實現了制造過程的改進。它涉及制造系統的優化與重組、生產的管理與調度、工夾刀具管理、記憶優化數據庫、CAM與加工仿真、質量管理及現場總線與網絡通信等技術,由此使信息化數字控制技術更加先進和全面。
二、數控機床技術的發展形勢
數控機床技術的發展形勢主要是:精細化、高速化、高效率化、柔性化及智能化,同時也重視集成化、工藝適用性和經濟性。大致可分為八個方面:
(一)持續提升經濟加工的精確度
數控機床的結構改良、制造與裝配的精細化、誤差的補償技術發展及改進加工工藝,使其經濟加工的精確度持續提高。我國當前的普通精度加工已經超過上世紀的精密加工水平。
(二)推動全面高速化
高速切削在推動數控機床的全面高速化發展中十分關鍵,它不但可以提升金屬切除率、縮短單件工時,還可以利用高速切削精加工,使加工質量得到明顯的提高。所以,切削速度在刀具材料和結構的支持下不斷提升,50年內提高了5倍。高速加工的另一特征是由單純的高速切削轉變為全面高速化,既縮短了切削時效,又力求減少輔助時間和技術準備時間,即不僅要加快主軸轉速和進給速度,還要加快快移速度和加速度,縮小主軸起制動、刀具自動交換和工件托盤自動交換的時間等來以減少時間,還應通過生產信息集成的管理和規劃、CAM等操作來進一步縮短準備時間。在推動加工過程全面、快速發展過程中,電主軸技術、直接驅動技術、高速高精數字化伺服控制技術及制造過程規劃與控制技術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復合加工機床促進了新一代高效機床生成
多功能型的復合加工機床簡稱為復合機床。復合機床主要是指盡量或全部在一臺機床上完成從雛形到最后成品的全過程。根據機床的結構功能特點可大致分為兩種類型:
1.工藝型。用不同加工方式和復合工藝方式的跨加工復合機床,如車銑和銑車中心、激光銑削加工機床、金屬的燒結與鏡面的切削復合等。
2.工序復合型。這類機床主要是通過刀具自動交換設備、主雙擺銑頭和多回轉刀架增加工件在一次安裝下加工的工序數,比如多面多軸聯動的復合加工機床和主副雙主軸車削中心等。
增加復合加工功能可以提升工序集中度,既減少了上下料時間,又避免了零件在不同機床上的等待和輸送時間。特別是沒有組成有效生產線的情況下,等待時間會遠遠超出工作時間,延長了零件的生產周期。
復合數控機床的工藝適用性優良,減少了制品的保存和運輸時間,使準時制造得到了有力支持。復合數控機床的出現可能會在功能方面淡化功能界限,但它也表現出多樣性的創新結構。
(四)出現了工藝適用性的專門化數控機床
機械產品在不斷改善性能的同時,其零件也表現出多樣性,無法用幾種標準的機床結構來滿足工藝要求。機床的創新,避免機床不能發揮其最大優勢,也防止出現功能冗余。這種結構形勢主要體現的是機械產品對客戶的要求的強適應性,尤其是垂直放置一些五軸聯動銑床、車制造業高效多件加工的雙主軸頭加工中心等批量生產的飛機大型構件,用戶會更希望有最佳工藝適用性的專門化數控機床。
(五)數字制造化的技術支撐是智能化和集成化
上世紀30年代的自動化制造技術以流水線為核心,50年代的柔性制造技術以數控技術為核心,80年代集成制造技術以信息技術為核心,21世紀初的數字制造技術核心為虛擬技術。信息技術與傳統機床的結合,使機床的方向發展變為數字化、智能化。數字化制造設備、生產線增多;加工精度、制造成形的效率提高也可以利用智能技術來實現。
(六)發展各種制造系統
柔性的制造系統和單元是一種具有高效生產效率的多種類自動化生產系統。因為用戶出現了多種類的生產要求,如自動線的柔性化,所以相關企業制造了用數控機床構建的柔性生產線,推動了數控機床的發展進程。
三、我國數控機床現況與對策
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機床制造產業的發展一直有所起伏,但是對數控技術和機床一直都非常重視,企業生產的一些普及型機床的性能和可靠性已經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但是在中、高檔的數控機床功能方面,與國外一些先進產品及技術發展趨勢,仍存在較大差距,大部分處于技術跟蹤階段。
根據這一事實,為了盡快振興我國的機床制造產業,應該加強數控機床各方面的研究和發展。一方面要以高速化為先導,提升數控機床的各方面性能,然后再推進mm工程,研發制造更加高效精密的數控機床和復合型加工數控機床,另一方面應該發展網絡化制造單元,發展新一代制造系統,開展可靠性設計,推動企業制造能力。
結束語
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依據市場要求持續升高,也要注意精度與高速、高效及經濟性的協調統一發展,要采取簡約的結構設計、重視選購高品質配套件、嚴格控制質量,發展人機友好的操作界面及加強修護重視維修故障分析,將有利于數控機床可靠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