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和國
摘 要:加強學生自我監控意識,讓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監察,調節自己的行為,進而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出聲思維法、自我提問法及總結錯題筆記法進行自我監控。
關鍵詞:自我監控;高中物理;解題能力;出聲思維;自我提問;錯題筆記
中圖分類號:G421;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0-0037-01
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雖然對老師講解的內容理解得很清楚,但是每當自己獨立解題時,卻感到束手無策。面對這種情況,物理教師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提高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而加強學生的自我監控意識,讓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可以促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監察,然后再調節自己的行為,達到提高解題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自我監控的方法,使他們的解題更加順利,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一、出聲思維,發現題干缺口
在高中物理解題過程中,高效地發現題干缺口是學生解題的關鍵。出聲思維法是一種發現題干缺口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是指學生在獨自讀完題目之后將自己心中所想用語言表達出來,讓老師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后再發現題干缺口,解出題目答案。例如,教學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時,有這樣一道題:在一個子彈射向木塊的模型中,有兩個質量均為m1、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木塊,兩個木塊之間通過一根輕質彈簧連接。將其水平放置在光滑地面上,現有一顆速度為v、質量為m2的子彈射向其中一個木塊,試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對于這類機械能的變化、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換問題,可采用出聲思維法。當教師認真聽取完學生的出聲思維后,發現很多學生并沒有關注到子彈打入木塊時會發熱產生機械能損耗。此時,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方向上的引導,告訴他們這道題容易忽略的地方、題干中要注意的問題以及做題方向。實踐證明,采用出聲思維法可以提高學生解題的速度,打開題干缺口,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出聲思維法的優勢在于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思考題目的過程以及考慮問題的方向,進而有針對性地提醒學生應該考慮的問題,最終發現題干缺口。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與學生的思維同步,及時點明學生在讀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二、自我提問,梳理思路脈絡
自我提問是指學生根據題干內容詢問自己題目中的條件,從而在心目中形成一定的邏輯順序,最終根據自己總結的條件梳理解題思路,理清解題脈絡。教師對學生進行此項方法的訓練,不但可以讓學生在面對問題時不慌不忙、保持鎮定,而且可以提高學生解題的正確率,培養學生的信心。
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中關于力與運動的知識后,教師可強調讓學生用自我提問法進行解題。面對具體題目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如下自我提問:已知的平面或者斜面是否光滑?若不光滑,就需要考慮摩擦力f,那么摩擦力f是靜摩擦力還是動摩擦力呢?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呢?如果是運動,那么是勻速運動還是勻變速運動呢?若是勻變速運動,那么速度公式v=v0+at中的方向又是什么?通過自我提問法解決這些初級提問后,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進一步刨根問底:對這類問題是運用整體法還是隔離法更合適?分析它的受力情況后,它是否存在臨界條件或者極值問題呢?列恒等式時,我們該考慮的是能量角度還是力學角度呢?經過這樣的自我提問和思考,學生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
實踐證明,對于較為復雜的物理學問題,運用自我提問的方式進行解答極其有效。它可以喚醒學生的自覺意識,促使學生轉變對物理學科的學習態度,對自己進行自我監控,從而提升物理解題能力。
三、整理錯題,不斷深化反思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只把精力放在做題上,而忽視對錯題的反思,那么就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還會挫傷學習積極性。因此,針對學生忽視錯題筆記這一情況,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一些有規律性的、模型類的錯題進行深化反思,讓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中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時,可讓學生對錯題進行反思,做好筆記。有這樣一道學生總做錯的題目:有一個蘋果從樓上落下來,在落地的最后1秒鐘它所經過的位移為整個位移的1/3,那么這個樓有多高?錯題的整理要注意三個環節,分別是錯誤原因、遺漏知識點、正確解析及答案。首先,教師分析這道題的錯因主要是學生對蘋果的初V把握不準確。在蘋果剛開始掉落時,其初V為0,但是在落地的最后1秒鐘,其初V并不為0,學生卻認為初V為0,所以導致解題錯誤。可見,學生遺漏的知識點就是對掉落的物體的初V理解錯誤。對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這樣解題:首先畫出這個蘋果掉落的整個草圖,然后假設這個蘋果掉落的整個時間為t,它經過的位移為H,并且假設蘋果在(t-1)秒經過的位移為h,之后再用所學知識列出方程式,解出正確答案。
學生要通過錯題筆記進行日積月累的反思總結,反思自己曾經犯錯的內容。這樣,學生在以后遇到擁有相似知識點的物理題目時,便可通過回憶當時的錯誤原因而想起知識點,一切難題便可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張海兵.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數理化學習,2013(12).
[2]曹加林.論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J].中學物理,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