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朝明
【摘 要】 利用多媒體進行初中歷史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教育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現代化的多媒體網絡教學手段為初中歷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展現出了極大優勢,徹底改變了歷史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
【關鍵詞】 歷史;教學;多媒體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資源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十分直觀真實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能讓學生保持集中、穩定、持久的注意力,充分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進一步優化歷史教學。
一、有效誘發學生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世界有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促使他們勤奮學習的無窮動力,是引導他們跨入知識殿堂的力量源泉。實踐證明: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資源優勢,可以最大限度的誘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得新知,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如教學七年級《秦王掃六合》一課前,就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結合,精心制作了教學課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先讓學生觀看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位帝王秦始皇的畫像及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的圖片;再向學生展示秦滅六國的戰爭歷程,使學生超越時空,與歷史有了近距離的接觸。
二、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進行歷史教學信息傳播,可以達到常規教學所不可能達到的效果。由于歷史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信息傳導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一定的信息傳遞、交換、儲存、處理而實現的。在歷史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一定的歷史事實,而且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概括、綜合、引申、探索歷史事實的方法,從而發展智力、形成能力。如我在教學七年級《隋的統一與大運河》這一課時,涉及到隋朝大運河,我便在電子白板上將部分“隋大運河示意圖”展現給學生,要求學生從書本中提煉出重要知識點將圖補充完整,讓學生了解運河的長度、南北溝通的大江大河、主要有幾段、起止點、中心點,意義等。最后,我在電子白板上打出“5+4+3+2=1”這樣的等式對隋大運河進行總結概括,讓學生從中找到了記憶隋大運河的規律和運河的歷史意義。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運用多媒體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如教學七年級《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一課時,運用多媒體網絡資源,在網上下載了有關絲綢之路的圖片和資料,通過絲綢之路示意圖、漢代人首馬紋絲綢、絲綢之路出土的東羅馬金幣、波斯薩珊王朝銀幣等圖片資料,使學生有了一定的空間概念,對絲綢之路時東西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了初步認識。然后讓學生聯系實際,設置專題:《絲綢之路與我國的西部大開發》,讓學生幾個人組成小組,查找搜集相關的資料寫成小論文,使學生增強了理解、加強了認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總之,多媒體網絡資源進入課堂,增加了歷史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為學生的能力培養、素質提高提供了便利,讓學生受到熏陶感染,給歷史新課程教學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多媒體網絡資源真的可謂歷史教學上的得力助手。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