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世導
摘 要:學生在學習中學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往往不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基礎知識沒有用心去學,或覺得沒有必要去鉆研,就一味地想做難題,這肯定是行不通的。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堅實牢固的基礎,高樓就無法巍然屹立。所以要想學好中學物理知識,打好物理基礎非常重要。如何去做呢?文章略談幾點。
關鍵詞:物理學習;概念;規律;方法;錯題;建模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物理學科里有非常多的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就如同獲得了進一步學習物理知識的入門券,才能更深入地學習。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就需要對概念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對概念內容的各種表達形式,有明白的認識,能理解它們的含義,理解它們的成立前提和適用范疇,理解它們在物理理論大廈中的地位,會利用它們剖析解決問題。例如,“加速度”這一概念,教材上是這樣定義的:“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量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表達式:a=?v/?t,對于加速度這一概念,不僅要記住它的文字敘述及它的表達式的書寫形式,還要理解相關的應用知識,只有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都能聯系起來,才能說理解了加速度這一概念,才能清晰判斷和解決有關加速度的問題。
中學物理規律及相關表達式較多,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是死記硬背公式的形,很少注意到要去理解,也不知道要理解什么。其實理解和掌握物理基本規律就需要對物理規律的提出、建立有一定的了解,對規律的各種書寫形式以及這些規律在研究對象、內容、適用條件等方面的特點要記住。對一個具體的問題研究應該選用哪個或哪幾個規律求解要根據規律特點和題意的詳細分析確定。例如,涉及變力做功和位移的問題首選動能定理,動能定理的內容是“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有正負功之分,學生往往在這點上由于對規律理解不透而失分。此類錯誤有很多的例子,皆因對物理規律不理解而造成。很多物理題其實都旨在考查學生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只有不斷通過解題實踐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總結解題經驗教訓,才能靈活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對基本解題方法的反思和總結。如求某一時刻(位置)物體受力或加速度可考慮用牛頓定律,如果問題只涉及力、時間而與位移無顯著關系可考慮用動量定理,如果問題只涉及力、位移而與時間無顯明關系可考慮用動能定理,如果能判斷系統合乎動量守恒或機械能守恒條件可考慮選用守恒定律。如果一味地進行題海戰術而不做反思總結,那只會是做一題、丟一題、忘一題,毫無學習效果。所以一定要把解題方法總結出來,才能牢牢記住。
要學好物理,做題是必不可少的,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相關的錯題記錄下來,一定要經常閱讀、翻看,以加深記憶。不能只把錯誤記下來就不管了,要有學習計劃,且認真執行。另外,還應就一道錯題拓展出更多功能,如分析并標注出該錯誤是概念錯誤還是審題錯誤等,或在錯題旁邊多列出幾種解題方法并進行比較,得出最快最好的解此類題的方法。
所謂“建?!本褪菑木唧w事例中抽象出物理模型題,以便對物理問題作深入理解和分析。利用這種方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觸并快速解決較多的習題。只有我們抓住解題的根本,我們就會發現真正擁有代表性的典范題并不是很多,許多題都是大同小異的。盲目地尋求解題的數量沒有多大效果,要有針對性地做題。
綜上所述,打好物理基礎對學好物理知識至關重要,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基礎。抓基礎,就是讓學生把以上幾個方面認認真真做好,讓學生把每一個相關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理解透,并牢牢把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建立典型的物理模型,才能使學生在具備牢固的物理基礎之上更進一步地學好物理知識。
[1]夏彬,陶洪.試析中學生學習物理規律的主要思維障礙[J].物理教師,1999(11).
[2]劉干榮.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教學談[J].現代技能開發,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