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脂肪含量不高,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人體比較缺的維生素D、硒等營養素,在魚肉中也比較豐富,因此,每周最好吃280——525克魚類,最好一周里吃上三四頓魚,每次二三兩左右。
魚的哪些部位可以吃
魚膽。很多魚的膽都是有毒的,比如膽毒魚類。常見的膽毒魚類包括草魚、鯉魚、鯪魚、青魚、鯽魚、鰱魚及胖頭魚(花鰱、鳙魚)。在清理魚內臟的時候,一定要摘除魚膽。如果不慎弄破,一定要充分清洗干凈,同時要注意不要把汁液弄進眼睛。
魚頭、魚肉。魚頭、魚肉中含有豐富的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但吃魚頭和魚肉時,要盡量避免選擇含汞高的魚,比如金槍魚、旗魚、劍魚、鯊魚。
魚鱗。魚鱗中含有據說能美容養顏的膠原蛋白,但含量還不如豬皮。況且,膠原蛋白并不是什么優質的蛋白質,并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美容養顏的作用也無從考證。如果僅僅為了美容養顏去吃魚鱗,是既沒有口感,也沒有意義的。
魚皮。魚皮口感滑膩,不少人都喜歡。但因為有魚皮容易被重金屬污染的傳言,好多人對吃魚皮還是有所忌憚的。但目前并沒有實驗數據說明所有的魚皮都有重金屬污染的現象,況且就算是有,一條魚的魚皮總量就那么多,也沒必要忍痛割愛。
魚鰓。魚鰓的含鐵量豐富,味道與雞血鴨血相似。若從補鐵或口感角度考慮,可以吃。
魚子。魚子是魚的卵,含有相當多的卵磷脂,對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幫助。但因為卵磷脂也是脂肪的一種,所以你要是鉚足勁兒吃的話,就容易長胖,對控制血脂不利,不宜多吃。
魚鰾。魚鰾也叫花膠,是能讓魚在水里自由升降的器官。魚鰾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蛋白質可以高達75%以上。至于傳說中魚鰾具有催乳、滋陰補血、美容養顏等功效,則沒有科學的依據。
魚眼。有吃魚眼明目的說法。魚眼中確實含有利于視網膜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但所含的量并不突出,并不能明目。
吃哪些魚有利于病后恢復
鱸魚。日本研究者發現,吃鱸魚利于傷口愈合,其效果遠遠高于其他魚類。研究發現,吃鱸魚能夠幫助手術患者加速傷口愈合兩到五天。此外,研究者認為把鱸魚蒸著吃是最健康的方式。
虹鱒魚。原產美國加州的山溪中,喜棲于清澈無污染的冷水中,以食魚蝦為主,堪稱急流勇士。該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小刺、無腥味、高蛋白、低脂肪,在國際上被列為高檔綠色食品,也是極佳的促進傷口愈合的食品。
鯽魚。每百克鯽魚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營養全面,易于消化吸收,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病后虛弱者食用。從營養學角度來分析,鯽魚湯是不錯的補品,對愈合傷口有一定療效。
草魚。草魚有平肝、祛風、活痹等功效,是溫中補虛的養生食品,為淡水魚中的上品。對于患有風濕、頭痛等疾病的人,吃點草魚能起到更好的暖胃、去痛作用。如果是為了病后恢復,最好熬魚頭湯或者蒸魚頭吃,這樣可以把食療效用發揮到最大。
哪些人不宜多吃魚
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魚:痛風患者,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而痛風則是由于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生紊亂而引起的;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肝硬化病人,如果再食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沙丁魚、青魚、金槍魚等,會使病情急劇惡化;結核病人,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生過敏反應,輕者惡心、頭痛、皮膚潮紅、眼結膜充血等,重者會出現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脹、皮疹、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