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本文以階梯閱讀為重點,突出推薦欣賞、主題研討和學術展示,便于學生在深入研讀和主動探知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豐富感知體驗。結合語文閱讀的層次性和多樣化,指導學生在主動閱讀和積極探討中深化感知,切實提高語文閱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階梯;交流
階梯閱讀是近來被推崇的閱讀教學模式,從學生認知發展角度而言,該種模式體現了由感性到理性和“挑一挑摘果”的價值意義,更多彰顯了以學生閱讀發展為根本的語文教學理念。突出人文性與發展性,能幫助學生在主動閱讀和深入研討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有效信息,利于他們在主動深入研讀的基礎上獲得豐富語言文化知識。以提升語文階梯閱讀有效性為切入點,一方面,能給學生更多自我閱讀和主動嘗試的機會,幫助他們在深入研討中獲得更有廣度和深度的感知;另一方面,便于學生在逐層深入閱讀的基礎上獲得豐富認知,并能轉變為多樣化的語言運用知識。
一、推薦欣賞:共享美文
給學生搭建平臺推薦閱讀美文,利于學生在由此及彼的閱讀感知中生成豐富思維靈感,幫助他們在深入嘗試和主動表達運用中產生閱讀探知激情。推薦美文欣賞,更能幫助學生在共享的過程中抒發思想情感。
推薦欣賞,能給學生更多的欣賞與積累機會。如,在學習食指的《相信未來》時,除了要求學生能結合相應的詩歌物境與意象外,更應該引導學生從相應的重大的社會背景中找出值得探知的地方。很多同學從食指的朦朧詩談起,指出任何詩人的創作靈感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更是體現自身思維情感的有效辦法。于是,很多同學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紛紛推薦了閱讀的詩歌,像《熱愛生命》《瘋狗》等,以此來窺探作者當時的心理。通過研讀其他詩歌,一方面,能便于學生在舉一反三地整合相應資源中獲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形成敏銳語感;另一方面,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綜合實踐運用機會,幫助他們在強化表達運用中增強語用的靈活性。
借助課程教學內容,多給學生提供相應的美文,便于他們在主動深入運用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深度感知。圍繞學生推薦的美文,多給學生相應的指點,引領他們在深入探知和主動交流中捕靈感,更利于他們獲得深厚感知體驗。
二、主題研討:深度挖掘
聚焦核心要點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能幫助學生在不斷討論交流中獲得深刻感知。主題研討,能給學生開闊視野,幫助他們在豐富思維感知的前提下增強學習的激情和主動性。運用好主題研討,能給學生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生成多樣化豐富知識。
主題研討運用,能給學生相應的自我調適和綜合表達運用機會。如,在《記念劉和珍君》閱讀教學中,可通過主題研討的形式進行總結,圍繞“三·一八”慘案時的背景,可建議學生結合“紀念劉和珍君的偉大意義”可請學生進行討論。很多同學從相應的語言文字中發現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有的同學認為,作者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為話題,認為這是作者發出的吶喊,告訴我們不能保持沉默,要想劉和珍那樣,以自己的鮮血告訴世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有的同學說,劉和珍的慘死,讓我們體味到了中國的脊梁,正是有了這些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表達真正含義。有的同學說,作者想通過紀念的形式來給我們提供更為直觀的閱讀理解形式,讓我們獲得更多的運用感知,等等。這些主題研討,讓學生在碰思維靈感中獲得更多的感悟體驗。
主題研討運用,能在充分激活學生理解感知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形成更為有效的感知體驗,利于他們在轉變思維中獲得豐富知識。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更利于他們在博采眾長獲得更多行之有效的理解感知方法。
三、學術展示:百家爭鳴
閱讀不僅是看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通感,生成“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知。運用學術展示,讓學生在突破教參解讀和教師講解的過程中獲得更多豐富感知,并能使之沉淀為修養和積累。運用學術展示,便于學生在深入交流中獲得更多深度感知,形成多樣化的語言知識積累。
學術展示,給學生更多自由交流和爭辯切磋的機會。如,在《荷塘月色》教學中,倘若單純從語言文字的描述中欣賞其中的文采,不免會缺少一定的感知。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不妨運用學術沙龍研討的形式鼓勵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從1927年的白色恐怖中摸清作者的寫作緣由,幫助他們從相應的研討中獲得感知。很多同學結合作者寫作背景,從“文章與時代背景出發探討其中的價值意義”。有的同學說,任何文學首先是人學,從作者的想法出發,能幫助我們讀懂作者心思。有的同學說作者借助荷塘月色的美麗表達自己感思,識記賞識含蓄而委婉的表達自己的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有的同學說,這種苦悶不僅僅是作者所有,而是代表著一種苦難,更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種縮影等等。這樣的研討,能給學生更多充分交流思想情感的機會。
突出學術展示,便于學生在碰撞思維靈感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深刻體驗,利于他們形成豐富的知識。支持學生多交流想法,利于他們在相互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形成強烈的感知,利于他們獲得更為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其知識技能生成發展。
總而言之,關注階梯閱讀,就是在了解學生閱讀感知需要基礎上,按照“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的原則,多指導學生進行深度研讀探討,幫助他們在有針對性探討交流中獲得更多的深度感知與深刻感知。多提高學生的閱讀探討能力,便于他們在發現問題和深入探知問題的過程中切實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侯金玲.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語文天地:高中版,2017(8)
[3]王曉春.新課程下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