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仕學
【摘 要】高等數學是高等院校教學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而這一課程的開展,經常會采取一些較為傳統的方式,對于學生的實際數學能力培育和實踐沒有任何的推動作用。由于高等數學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因而整個課堂氛圍十分沉悶,整體的思維也達到較高的活躍水平。本文主要對新時期高等數學的教學經驗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認知。
【關鍵詞】高等數學;教學經驗;學習方法
在開展高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需要有教學的方法,學習也需要有學習的方法,如果沒有科學的方法給予相應的支持,那么整個探索過程便是十分無效的。同時在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保持穩重的心態,不能過于著急,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夠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高等數學對于新時期的高等院校教學而言,屬于一項基礎的教學課程,并且對學生的大部分專業課程都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本身較為抽象和枯燥,因而學生十分容易產生嚴重的乏味感,使整個教學的開展十分困難。為了實時改變這樣的狀況,有必要采取一些科學的方法,本文主要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嘗試著提出了一些迎合學生和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習方法,以充分提高教學質量。
一、引導學生學會聽課
通常而言,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在一節課上將所有的知識都完全講完,通常僅僅會闡述一些解題思路和重點難點,而對于一些解題細節則留給學生自己進行探討,并且為學生留下了相當多的問題,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聽課的過程中,需要將自身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教師的教學思路上。一旦有哪些內容沒有聽明白,應當先把這部分內容擱置下來,繼續傾聽其他的內容。如果在課堂的寶貴時間里對自己沒有聽明白的內容進行不斷地探索,即使最終探索到了一部分知識,也會失去其他寶貴的知識。學生可以選擇在課后向教師請教,加強與教師的交流和互動,改善教學環境。
二、掌握預習和復習技巧
高等數學的知識量相對較為廣泛,并且學習起來十分困難,如果在課堂的快節奏當中進行持續地學習,學生很容易聽不懂大量的知識內容,在這樣的狀況下,學生有必要在課前進行積極地預習,進而獲得一定的印象。通過預習的有效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路,在課堂上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僅僅跟隨教師的思路。如果學生本身的預習時間較為充裕,除了可以進行簡單地瀏覽以外,還可以進行深層次地閱讀理解,并將一部分有疑惑的問題實時地記錄下來,然后與教師的講解進行合理地對比,并研究有哪些問題需要進行實時地討論。只有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科學地做到這些內容,才能夠使得整個學習過程變得十分主動有效。此外,除了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也是必不可少的,課后的復習并不是對知識點的重復瀏覽,轉而應當用自己的印象去解答相應的數學問題。比如,在學習某個高等數學定理的過程中,不需要再重新閱讀它的概念,轉而應當離開筆記和課本,對相關內容進行回憶,如果不是十分清楚則可以再對筆記或者教材進行重新對照。
三、高等數學的解題引導
對于高等數學的學習而言,解題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僅僅懂得跟隨教師的解題思路進行解題,并沒有形成自身的解題思路,因而整個解題思維模式十分局限,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育缺乏良好的推動作用。教師有必要在這個時候對學生做出合理引導。首先,學生應當加強對基礎數學概念和原理的深層次閱讀理解,不能夠一次性鉆入其中,只有掌握了基礎的數學概念和原理,才能夠為后期的解題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由于現階段的高等數學題型相當多,因而解題的方法也非常多,許多題目并不能夠通過數學原理進行解題,在這個時候,學生就需要去看一些相關的例題,或者尋找教師的幫助。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如果長時間找不到明確的解題思路,很容易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持續地解題進而獲得一定的解題技巧,培育自身的解題能力,并且需要加強對基礎原理的實時理解。最后,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對于困難題目的解答,一旦成功解答出來,需要進行方法和原理的總結,并記錄在筆記上,便于以后遇到同樣類型的題目,可以迅速地進行解題,培養自身的數學解題方法。并且在解答完這些題目以后,還需要進行相關題目的嘗試,不斷地超越和突破自我,敢于去挑戰更高難度的題目類型,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總而言之,在高等數學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是主體,教師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還需要對學生數學學習的主體性加以認識和關注,并通過一些科學的教學手段加以實時地引導,使得學生形成更加明確的數學解題思路和學習方法,并配合教師的教學流程,積極地進行數學學習,多方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數學的教學水平將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漢兵.拋物線中的三角形問題[J].中國培訓,2016(04)
[2]李漢兵.高級技校數學解題方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26)
[3]王永靜.優化高等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