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珂 朱敬梅
摘 要:時間演變過程中,我們發現自然辯證法就是科學技術哲學的前身,這是歷史事件中的既定事實。我們從學科體系去分析發現,科學技術哲學本身就傳承了馬克思所創造的自然辯證法,而在中國學術界所研究的科學技術哲學和西方的科學技術哲學其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和自然辯證法的關聯。本文主要是從科學技術哲學與自然辯證法的角度進行探討,闡述其區別和聯系。
關鍵詞: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聯系
一、科學技術哲學就是自然辯證法發展的既定歷史
在學術界研究過程中,曾經出現過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一部分人認為:科學技術哲學和自然辨證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它們是兩種完全不同體系的學科。而這種觀點也被一部分學者所認同和支持,并且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討論和分析。其實這種理論的提出本身存在著問題,似乎有些似是而非的意味在里面,而且由于其觀點本身涉及到自然辯證法的發展和推廣,同時也牽扯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的問題,所以必須要加以辨明,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討論。
我們從1987年由相關部門正式認定自然辯證法更改為科學技術哲學,并且在書面形式的表達上也加注了括號,即更改為“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并通過這樣的形式解釋科學技術哲學就是自然辯證法,可以說是自然辯證法的歷史既定事實,這是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所作出的正式決定,并且也提供了三點更改的理由:
(一)改革后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科學技術建設也在我國未來發展道路上確定為主要議題,并且越來越被重視。回顧發展歷史,我們會發現從1978年的全國科學大會再到鄧小平所倡導的第一生產力觀點,在延續到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都是在記錄著我國科學技術在未來發展道路以及定位上的重要性的變化。自然辯證法的相關研究者出于社會責任感、國家發展重心的便宜、社會發展的需要等等原因,紛紛將研究方向轉變為科學技術學科上來,并且積極對其進行哲學以及社會學等方向的反思,當研究者們都將研究重心投入到科學技術發展變化規律上,更多人開始關注科學技術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當中的作用,并且開始切實的去分析其發展過程中,性質、結構、規律等等問題,以及未來對科學技術負面作用的預防和控制等問題。這也是國家發展大環境下,所必然發生的事情。
(二)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
中國近現代的發展是經歷了極其痛苦的蛻變的,而學術界并沒有因為混亂的局勢和動蕩的社會環境而放棄自然辯證法的研究,他們始終如一的秉承著學術研究者的熱忱。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國內的自然辯證法研究工作者曾經長期的深扎在其他研究著作當中,但確完全的忽視了恩格斯所創作的《自然辯證法》,并且對于其中關于自然科學的哲學理論和意識完全沒有意識。而后期經過大家的努力才發現真正了解學科自身的發展,深入透徹的研究自然辯證法的學理,是全然不能錯過恩格斯在這部著作中所倡導的內容的。
二、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哲學的區別和聯系
(一)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哲學的區別
科學技術哲學本身是通過研究人和自然的關系來進行的,這是這門學科的最初也是最終的研究目的。科學技術哲學是對自然界的規律進行研究,并從中利用哲學辯證的方法去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這也涉及到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一些討論話題和內容。
自然辯證法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人和社會生活的關系,人生存的方式、以及生存意義等,這些研究的方向和內容都從正面直接反應了人和社會之間的人文文化含義,我們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體會到無論從哪個方面去看,科學技術哲學和自然辨證法這兩個學說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首先這兩個流派的學說本身研究對象就不同,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包括社會、自然等整個世界所存在的一些規律問題,而科學技術哲學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任何自然關系等相關的內容,這種學說的認知本身存在著差異。其次是兩者本身的含義就不盡相同。自然辯證法的主要學說理論是建立在辯證法之上的,其主要的含義就是研究人類對于自然界、社會環境、思維方式等不同方面規律的認知,同時學習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規律去合理的改造世界,而科學技術哲學學說是建立在哲學體系之上的,它所包含的含義主要是價值理論、認識理論、實踐理論等多方面,科學技術哲學認為它是建立人類時間觀和方法論融合的理論依據。
(二)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哲學的聯系
我們從世界觀的角度是分析,自然界也屬于世界,自然觀也是自然觀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對于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對待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這其實就是指人們對于自然界的總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來到近現代后,自然科學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發展,而這樣的發展和變化是具有非凡意義,并且機具突破性的,比如科學家們改變了地心說,發明創造了更多研究儀器等等,而這樣的進步幫助人類從宏觀和微觀上都從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也讓人類去更好的認識自然和改變自然有了強大的支持和科學依據。
科學技術方法主要是依靠近現代科學技術進行實踐研究,之后再根據實際認識規律去選擇繼續或者放棄,通常它的發展變化方向和趨勢主要是通過科學實踐認識來規范和控制的。在科學研究和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方法和科學技術新成果是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的,可以說它們是因果的關系,當然這也主要是因為科學家、研究學家們所處的時代是不同的,每個時代都有著自己深刻的歷史印記,科學家們的所解決和研究的問題,是所處時代賦予他們的,所以科學研究成果也有著深刻的時間烙印,這是任何人都無法脫離的事實。
三、結論
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哲學本身都是以科學技術為主要研究基礎的自然學科,他們的基礎學理都是哲學理論。科學技術哲學本身就是自然辯證法的一種意識形態的表現,概括的分析來看,我們從自然辯證法的角度去思考,科學技術哲學本身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本理論基礎的關于技術、科學、人、社會、自然等之間關系的一門學科。
參考文獻:
[1]朱榮楠.對現階段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的探討[J].才智,2012(28).
[2]郭貴春,張培富.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未來發展展望[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05).
[3]桂起權,沈健.論科學哲學前沿與自然辯證法傳統的一體性[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
作者簡介:丁珂(1993—),女,漢族,河南鶴壁人,團員,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科學技術哲學。
朱敬梅(1993—),女,漢族,河南安陽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從事課程與教學論(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