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894,中國紀行》是由蘇格蘭裔澳大利亞人喬治·厄爾斯特·莫理循(1862-1920)寫的;中國人李磊翻譯的。這本書是描繪當時中國西南地區社會現狀和山川風物的一幅獨特的畫卷,是一份難得的人文地理敘事。書里的內容之豐富,敘述之清晰,還原了當時西南地區人民的生活現狀。筆者認為這本書里的內容具有很大的資料價值,是一本值得重視和推薦的書。本文擬對這本書里存在的各方面的資料進行簡要的分析和統計。
關鍵詞:1894年;西南地區;游記;資料
作者喬治·厄爾斯特·莫理循于1862年出生于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1879年4月,莫理循進入墨爾本大學學習醫學。1885年莫理循又進入愛丁堡大學深造醫學,1887年畢業。曾任《泰晤士報》駐遠東特約通訊記者,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莫理循作為近代中國多事之秋的見證人,親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因其對中國的權威報道,以“北京的莫理循”而聞名世界。
譯者李磊,浙江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從事科技哲學方面的研究;云南大理人,長于蒼山洱海之間。
《1894,中國紀行》全書共二十三章,270千字。第一章是引言,簡單介紹了漢口城、傳教士和出行前的準備。從第二章到二十二章寫的是作者從漢口開始出發,經中國西南地區萬縣、重慶城、敘府城、昭通城、東川城、云南城、大理府、騰越城、撣族小鎮盞達、芒允到達中緬邊界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最后一章也就是第二十三章寫的是作者在八莫、曼德勒、仰光和加爾各答的情況。
一、有關鴉片的資料記錄
《1894,中國紀行》這本書中大量且多處描述了有關于鴉片在西南地區的種植情況和人民的吸食情況。作者在第四章中寫了一句極具分量的話“暗中生長在中國的某些地方!說什么呢,我從離開湖北直到緬甸境內,走了一千七百英里路,途中無處不見罌粟。”在19世紀末,西南地區的罌粟種植已是尋常物了。還有莫理循通過計算鴉片所交的關稅和厘金中推算出:“在1893年期間,四川有二千二百五十噸鴉片輸出,云南有一千三百五十噸,貴州有四百五十噸,總計四千零五十噸鴉片由三省等待救援的百萬人民輸出……懇求英國放手讓他們壟斷。”[1]當然其中還不算走私的鴉片,本省人民自己消耗的,那我們可以想象輸出去的鴉片都這么多,那種植面積和規模還能小嗎?這些資料對于研究西南地區的鴉片問題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有關物價水平的資料記錄
莫理循在書中對他自己的每一筆花銷都記得特別詳細,還有各種貨幣的兌換值,比如英鎊和文的兌換率、文和銀子的兌換率等等。而且還對他到過地方的物價水平做了一個比較。這對研究清末的物價水平和各種貨幣的兌換有一定的幫助,也有利于了解下層勞工人民大概的收入情況。例如在書中的第一章,莫理循需要從宜昌到達重慶,因此雇了一艘船(包括船老板和四名年輕的船工。總花費28000文(2英鎊16先令)。從這里就可以算出先令和文的兌換情況,一先令等于500文。這對了解當時西南地區的物價水平和國際間的兌換有一定的幫助。
三、有關時間、路程的資料記錄
作者在這本書中詳細的記錄其到每一個地方的路程和所消耗的時間。在第一章引言中作者寫道了從漢口出發,乘蒸汽機輪四天到達宜昌。“我從漢口登上長江上唯一的三螺旋蒸汽機輪,中國商船快利號,四天后,即2月21日,我到達宜昌,這是江輪所能抵達的最后的內陸口岸。”[1]作者從漢口乘船花了七天時間到達萬縣,萬縣到重慶又花了8天的時間。“3月八日旅程的第十四天,在駛向目的地的一天中,我們差點罹難。第二天我們平安到達重慶。”[1]“從南崩到八莫有三十三英里,方便易行。”[1]在書中作者關于這方面的記錄還有很多,包括對經過村莊、山川的描寫。這些對清朝時期的交通情況、地理勘測和旅游愛好者是會有參考價值的。對研究社會變遷也會有幫助。
四、有關中國官員腐敗的資料記錄
作者在旅行中,經過不同的地方,就要穿越重重關卡。因此見到和親身經歷了被中國清朝官員的壓榨和勒索。書中寫到“他走后,兩名海關人員來我的船上檢查違禁物品,等到他回來,他不得不掏錢應付海關檢查站的勒索。”“四川大帆船時,又被一艘厘金船堵住了,老板又給了當班的官員更多的錢。繼續前行的時候,我們第三次面對厘金哨卡,而老板也被第三次敲詐。”從“不得不掏錢”、“更多的錢”和“三次敲詐”可以看出官員在執行任務的同時,榨取人民的錢財,還多次榨取,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恐懼和災難。書中還有很多寫官員的腐敗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五、有關下層人民生活現狀的資料記錄
在旅行中由于作者是徒步穿過大西南地區的,而且走的都是小道,經過了許多村莊、集市等,因此對底層人民的生活有很多的描述。在作者從宜昌到重慶一路坐船。就大量描寫了在長江兩岸纖夫的情況:“赤腳的纖夫常常百人一幫,像‘像一群窮追猛趕得獵犬在巖石上攀行,每人肩上套兩根纖繩,所有人齊聲唱號子,他們拉的大帆船通常在他們后面四分之一。”他們都是光著身子和腳丫,只用一塊遮羞布的底層勞工。作者經過這里大概是3月上旬,天氣還比較寒冷,他們沒有衣服和鞋可以穿,還攀爬在巖石上,生活的困苦就可想而知。在文章還有很多人民生活慘狀的描述:路邊奄奄一息的乞丐、昭通城的殺嬰和販賣女童、甲狀腺腫大(或稱大脖子病)的流行等等。同樣書中描寫人民生活現狀的還有很多,值得人們研究。讀了,也許你會更珍惜現在的生活。
六、結語
《1894,中國紀行》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值得重視的資料,比如:有關傳教問題的資料;有關刑法問題的資料;有關清末勞務合同的資料等等。筆者覺得這是一本值得推薦、值得看的書。而且對廣大的學者也提供了一份珍貴資料。可能因為作者的身份和觀念會對客觀事實的描述存在誤差,這就需要學者們謹慎的使用這些資料。
參考文獻:
[1]喬治·厄爾斯特·莫理循.1894,中國紀行[M].李磊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李娜(1993—),女,漢族,四川仁壽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