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萍

【摘 要】通過對相關資料的了解,結合以上各種推行方法的接觸上,開發并實施相對應的評價體系,建立生態倫理觀教育教學完善的體制,才能確保生態倫理教育在高中的有效而持久的實施。
【關鍵詞】生物;課外探究;生態倫理
引言
新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變革,人們的生活水準不斷提升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起生態倫理與環境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開展。在高中生物課外活動中滲透生態倫理教育已經逐漸成為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點工作。筆者主要通過對學生以及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從而了解我國高中目前生物課外探究活動滲透生態倫理教育的現狀。并通過對結果的統計與分析來對滲透效果進行探究,進而提出教學滲透的建議。
一、生態倫理的內涵以及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態倫理教育的目的
在新課改下,基于環境問題以及生態危機的嚴重,高中生物教學目標中有了明確的改變,要注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而生態倫理的內涵也正是基于這些點。
生態倫理學就是研究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倫理學。它利用生態學的原理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以及人類在利用環境時的人的道德準則和行為準則。我國的生態倫理學教育多集中在大學,高中階段很少滲透。然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非常有必要進行生態倫理學的教育。尤其是高中生物學科教材中有許多知識涉及了生態倫理學的基礎素材,所以,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中滲透生態倫理學的教育勢在必行。基于這點筆者希望借助問卷調查的形式,以“你眼中的生態倫理”為題來了解目前高正生對生態倫理概念的了解。針對于高中學生的能力的問題,筆者設計了10個具有特點的問題,既不會太難以理解,又能夠充分的體現。適合目前的高中生。
二、問卷調查的結果
下表就是對高中生學生認知范圍內的生態倫理學主觀問題調查(如圖表1),通過數據和結果我們可以明白,高中生很多對于人與自然的關系都比較了解,并且心中也明確生態環境重要性,但是對于微觀的認識還不是非常的清楚,對于深入的問題還沒有準確的認知,雖然學生在情感和價值觀上的占比較大,但是在認知維度上卻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學生對保護生態環境的興趣較大,但是由于很多原因的限制,制約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將理想效果展現在實際中。在另一項調查中,就“你是否會主動的制止別人破壞生態環境”的調查上,學生選擇的結果普遍偏低,只有6%的學生選擇了會主動制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高中生的責任意識較低,因此我們就應該加大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不僅自身要做到熱愛環境,還要盡可能的發揮出自身的能力來影響身邊的人來共同愛護環境。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倫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1.創新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方法逐漸的難以適應當前教學發展形勢,被動式教學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應當轉變觀念,積極探究創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采取豐富的教學形式,轉變單一的教學方法,環境教育知識容量較大,為避免教學目標的偏離,教師應當在課前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的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有效的教學方法體系,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普及為生物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環境遭受破壞以后的圖片和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以具有感染力的教學形式打動學生內心,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高中學生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在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設立相應的探究課題,使學生課后進行資料收集,在下節課的時候進行統一討論分析,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能有效的將環境教育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2.在課外活動中加強生態倫理滲透
環境保護意識是在長期教育中逐漸形成的,為了有效提升生物教學活動中的環境教育,學校應當予以大力支持,在課內外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在生物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理論知識教學,利用合適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實踐。例如在世界環境日,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板報競賽,充分發揮學生的個人想象力與創造力,進行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或是在勞動節組織學生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每位同學種下一棵屬于自己的小樹苗一起共同成長,對學生來說具有較深的紀念意義,并且有效的促進了生態平衡。教師應當對學生參加環境保護活動給予鼓勵,在活動中有效的對課堂知識進行發揮利用,加深對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呼吁親人朋友積極的參與到環境保護行動中,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為維護生態環境平衡創造價值。
結束語
通過對相關資料的了解,結合以上各種推行方法的接觸上,開發并實施相對應的評價體系,建立生態倫理觀教育教學完善的體制,才能確保生態倫理教育在高中的有效而持久的實施。
【參考文獻】
[1]李建芝,顧詠梅.倫理與生活——走進中學生的生態倫理教育[J].生物學通報,2012(06)
[2]丁楊平,周守標.生態倫理教育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06)
[3]肖艾.淺談中學課外探究活動的組織管理與評價方案[J].石油教育,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