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娟
【摘 要】在主題活動的實踐中,我們發現主題活動的內容大都來自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因此孩子會非常感興趣地去收集資料、觀察談論、參與訪問等,從中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本文探討了主題背景下創造性地實施幼兒美術活動,并且提出了相關的策略。
【關鍵詞】主題背景;幼兒;美術
前言
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在組織孩子開展主題活動時,只看重孩子認知經驗的增長,把它看作是孩子認識社會與自然過程中的一種活動,而忽略了孩子對事物的態度、情感,缺乏對情感加以提升的藝術體驗,因此藝術活動也常被游離于主題之外,使得許多的主題活動到最后變得枯燥乏味。
一、多形式地豐富幼兒的美感體驗
1.讓孩子親近社會,親近自然,獲得美的感受。
比如:在“寒冷的冬天”主題中,時逢海門下雪,戶外白茫茫的一片,銀裝素裹,煞是好看。老師帶領幼兒到戶外體驗下雪的美景,當小朋友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時,他們興奮極了。“老師,雪花真白呀!”“雪花是從天上飄下來的”“老師,我抓到雪花了,雪花在我手上融化了”“雪花在空中飛來飛去像在跳舞”,小朋友在雪景中熱鬧地議論開了。接著我們的繪畫活動“雪娃娃的舞蹈”就這樣應蘊而生了,通過親身體驗,孩子帶著愉快的心情、豐富的情感,大膽地投入到豐富多彩的冰雪世界中去了。這一過程孩子不僅真實地感受了雪花的輕盈和晶瑩,同時更感到了大雪帶來的歡樂和驚喜。
2.綜合多種藝術形式融合性地獲取美感體驗
在一個人的童年期,說唱、舞、畫、欣賞等藝術活動都是有機成一體的,這種藝術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藝術學習的最佳環境,它使藝術學習更自然,更容易,活潑多樣,我們應努力創造文學、音樂、美術教育相互支持和相互補充的藝術學習環境。
例如在“可愛的秋天”主題中,我們通過優美的詩歌,利用詩歌中“紅彤彤”“黃澄澄”“五彩繽紛”“絢麗多姿”“像蝴蝶一樣飛舞的落葉”等語言加深對秋天的感受。欣賞畫中金燦燦的稻田和碩果累累的果園,運用歡快的音樂、奔放的舞蹈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隨后我們再來進行美術活動“秋天的故事”,在孩子眼中、心中、畫中的秋天都呈現的那樣多姿多彩。
又如在“月亮和太陽”這一主題活動中,莫奈的名畫《日出印象》和《睡蓮》給幼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視覺沖擊很強,而語言活動—詩歌《月亮》又給幼兒營造了一個優美的意境,大家忍不住自由編起詩歌來,老師發現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的,他們編的兒歌新穎又稚趣。然后結合欣賞大畫家的名作和幼兒編的詩歌,我們開展了詩配畫《倒影》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大膽想象,讓人充分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美。
3.利用現代化手段,豐富美的體驗
多媒體手段的不斷介入,使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開闊視野,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自然、社會,用審美的態度去發現感受美的信息,使教學呈現多姿多彩。我們常會選擇一些風光片、紀實片、從網上下載一些圖畫給幼兒欣賞,讓幼兒看到世界是那樣的精彩紛呈。
如在“海洋世界”主題活動,我們觀看深海探險的VCD,又從網上下載了許多海洋中的生物圖片。幼兒發現海洋魚類長的很奇怪,這對孩子腦中已形成的魚類圖像模式產生了強烈的沖擊。這為后來孩子在“深海里的怪魚”想象畫創作中,大膽打破原有魚的固定模式,盡情地奇思妙想做了鋪墊。又如在“美麗的海門”主題畫中,我們小朋友提到了家鄉的快活林,可是由于條件限制,我們不能一一帶幼兒參觀,我們就借來VCD和孩子一起欣賞。VCD中呈現了一片景秀的自然風光,合著輕柔的音樂,悅耳的解說,讓我們同樣領略到了家鄉的美景,為以后的創作提供了更豐富的素材。
我們還可利用多媒體手段直接進行演示、講解。如在“花兒美”的活動中,我們利用電腦來示范。教師事先將各種花卉的圖像隱藏,由幼兒點擊,這時屏幕上依次出現不同品種的花卉,越來越多的花緊挨著或重疊,畫面不斷豐富。我們還為花上色,不斷變色,搭配色彩,原本黑白的畫面一下子變得五顏六色,孩子高興極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感受到畫面從平凡到精彩的美的變化,這為孩子表現美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二、藝術表現與探索行為的結合
1.相信孩子,給孩子探索學習技能的機會
孩子的世界是一個永遠充滿可能性的世界,是一個不斷讓人驚奇的世界,我們應相信孩子的潛能,為孩子提供充分嘗試、操作、探索的時間、空間,鼓勵他們在探索表現中長時間投入,注重操作過程對孩子發展的價值,避免操之過急,直接介入。
例如在畫方塔的時候,有的孩子認為要從上往下畫,有的則持相反的觀點。我們就讓孩子來嘗試。通過操作比較,其實兩種方法都可以,只是前者在操作時更容易。可見孩子技能技巧的學習中也能發揮無窮的創造性,我們不妨讓他們先來試一試。
2.為孩子的探索提供適時適當的幫助
在孩子探索的過程中,我們要全心全意關注孩子,聆聽他們的說話,觀察他們的動作、眼神、表情、情感的流露,當他們的探索停滯不前,表現存在難題時應適時適當的介入。介入的前提:一、要有利于幼兒自然、自如地表達;二、要有利于推動幼兒發現新問題,運用自己的方法來自主解決。
介入的關鍵:其一,一方面為孩子提供探索所需的基礎,同時,又要留給孩子廣闊的探索的空間,讓他們針對自己不同的理解,嘗試適當的表現方式,例如在“快樂的鳥”的繪畫活動中,要求激發孩子大膽地表現各種各樣的鳥。鳥的種類繁多,我們就引導孩子仔細觀察鳥的主要結構,并根據各部分的特征進行簡單的分類,大嘴的鳥,長腳的鳥,大翅膀的鳥等,幫助孩子把握不同鳥的顯著特征。然后讓孩子結合已有的表現經驗,進行嘗試。
【參考文獻】
[1]游才芹.淺談幼兒園美術作品評價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
[2]劉漢明,楊丹,謝章蓮.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6(78)
[3]安麗艷.幼兒繪畫教育評價在促進幼兒創造性發展方面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