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萍
摘 要:考試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借鑒國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以及重視過程考核的評價方式,有助于加快我國一流的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構建符合我國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增強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考試;制度;考試評價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也同樣強調了,“雙一流”建設對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對整體提升我國教育水平,強化國家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要的戰略決策。要加快一流的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就要注重考試評價,提出一流有效的考試評價方法。
一、我國現階段考試評價制度
考試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F階段,我國大學的考試評價,還普遍采取一次集中的期末考試,以這次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以分分人,以分分等,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集中復習應對這次考試,很多老師還具體劃出重點,目的就是便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準備,這令平時重視學習的學生不滿,但卻受到平時不重視學習的學生歡迎。從檢驗學習效果來說,劃重點的考試方式,不僅對平時努力學習的學生不公平,而且也不能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如果就以這次考核的成績作為該門課程的學習成績,劃重點也意味著降低考核難度,不能客觀全面的反映學生對這門課程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靈活運用能力,嚴重誤導了學生的學習取向,遏制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嚴格來說,這種考試評價方式失去了考試評價的教育性功能,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功能。
二、國外高??荚囋u價制度的特點
世界上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例如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其學生評價改革也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在考試形式方面,這些國家普遍都是采取多樣化的考試方式和形式。所有課程結束時都要進行期末考試,大部分課程還要安排期中考試,在課程進行途中還會有各種小測驗;加大平時的考核力度;增加專業課的課程設計考核內容;而且考試會根據不同的專業以及不同的課程來采取閉卷、開卷、口試、答辯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測試等多種形式,旨在了解學生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和靈活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考試評價方面,國外普遍建立了科學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實行結構化成績,采用分次累積的評價計分方法避免一次性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一般由平時的課堂表現、隨堂測驗、期中、期末考試、課程設計以及實踐操作成績構成,可根據教授課程的特點按比例計算成績。教師可以參照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例如在研討課上是否積極發言,有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見解等;以及參加社會實踐的反饋、學期論文、課程設計中所體現出的調研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按照比例綜合評定學生成績。
在考試反饋制度方面,考試結束后,教師既要評定學生的成績,也要討論考試的內容和方法,并結合案例指出考生的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且根據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輔導;在師生討論過程中,如若學生是對某一問題是理解的,僅僅是表達方面的欠缺而使人產生誤會,這種情況是可以更正分數的。這種做法有助于考試的反饋機制更好的發揮,而且有助于考試評價,能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運用能力,而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國外考試評價制度對我們的啟示
國外高校的考試評價制度靈活、開放、創新、多元、注重實踐,注重發揮個人特長,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建設一流的大學和一流學科,我們就要充分吸收國外先進的考試評價制度,提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的、一流的考試評價方法。
(一)轉變考試評價理念。考試評價,其本質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荚囋u價不只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測量,更是學習取向甚至是正能量價值觀的導向。要轉變現有為了評價而評價的考試理念,體現人文關懷,尊重每個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幫助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激發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
(二)推行考試形式多樣化。要推行多樣化的考試方式,可以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選擇相適應的考試方式,例如開卷、閉卷、答辯、課程設計、實踐、撰寫報告、論文等;要重視平時考核,有效的結合作業測評、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社會實踐、課外閱讀等多個階段的考試;而且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研討課、實踐課、練習課等方式,一方面了鞏固、豐富、完善學生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課堂上全程考核,強化了過程考核,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平時的學習過程來,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將考核貫穿到學習的全過程。
(三)構建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綜合評價作為考試的重要環節,對考試質量和功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構建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就要改變以往以一次集中的期末考試成績為標準的傳統做法。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要覆蓋學生各個方面,包括學生知識水平、實踐能力、創新素質等方面;考試成績也應結合課程的特點,按照考核比例進行計算,著重加大實踐創新能力的考核比重,鼓勵學生個性展示,并對在創新、獲獎、突出才能等方面有所建樹的學生實行獎勵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才能。
參考文獻:
[1]新時代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戰略意義[J].中國高等教育,2018(5).
[2]德國應用科技大學課程設置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18(6).
[3]借鑒國外高校考試模式實施創新課程考試改革[J].臨沂師范學院報,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