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音樂的發展,我國的音樂樂器數量逐漸增加,其中中提琴作為關注比較少的一種樂器,其不僅具有的特點的音樂聲色,而且在室內的音樂四重奏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位置作用研究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提琴;四重奏;位置作用
中提琴作為我國在十五到十六世紀中比較接地氣的樂器,其隨著歷史的長河發展,一次又一次的蛻變,逐漸的隨著演變形成當前的中提琴。同時伴隨著中提琴在十八世紀中作為獨立樂器的演奏,中提琴正式登上歷史舞臺,雖然在發展過程中中提琴不斷完善自身,但是中提琴還是不太受人們的關注,甚至在提到中提琴時,人們不是關注中提琴本身,而是將其與其他的樂器相比較,而筆者卻認為中提琴是獨立的存在,因此,基于此,筆者對于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位置作用分析,從而提高人們對于中提琴的重視程度。
一、中提琴在重奏中的作用發展
伴隨著音樂的發展,古典音樂主要以海頓莫扎特的音樂最為興盛,同時伴隨著音樂的發展,四重奏的逐漸的形成,同時相比較其他的室內樂,中提琴的位置作用比較低,而且在早期的發展中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地位甚至和其他的樂器一樣。不過隨著中提琴在四重奏中主要擔任音色飽滿以及中音區域,所以隨著四重奏中擔任的角色,中提琴漸漸地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促使四重奏快速發展[1]。與此同時,當時的海頓莫扎特根據自身的經驗,不斷的將中提琴的潛能挖掘,只是在他后期的一些音樂作品中,中提琴的位置作用逐漸的被加深。
隨著時代的變更發展,音樂藝術中的弦樂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不僅能更加全面的將作曲家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而且還為弦樂未來的音樂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音樂基礎。與此同時,由于在弦樂中,中提琴主要負責擔任中高音以及低音區域的中聲部,飽滿而又充實的音色,促使中提琴在弦樂中充分發揮起的位置作用。
二、中提琴在四重奏的位置作用
(一)結合創作背景和結構分析中提琴聲部演奏
在弦樂四重奏的演奏過程中,每一件樂器都有著明確的分工,中提琴作為重奏中的和聲擔當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奏的過程中根據創作者的背景,利用中提琴音色展現當時創作者在當時的雖然創作遇到困難,但是創作者并沒有放棄與時代相對抗的精神,繼而將自我的全身心全部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世界中。
《死神與少女》作為舒伯特的第14號弦樂重奏曲d小調,次月趨勢在舒伯特病重時所創,且距離他離開人世不到四年。因此,該樂章中應付靈活同化的少女就是舒伯特本人,所以這首樂曲是舒伯特所有14弦樂隊四重奏樂曲中最完沒的一首,也是最感人的一首,同時這首樂曲也被人們認為是一首動人心弦且楚楚憂傷的樂曲。這首四重奏曲分為四個樂章,在該樂章剛開始演奏中,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再加上一把大提琴利用快板D小調奏鳴曲的方式將樂章推入到昂奮狀態中,正如死神邁著升級的步伐走向少女,低沉且陰暗的音區和聲就是死神的寫照,而此時的中提琴的獨特的音色將此氛圍襯托的更加明顯,伴隨著第一樂章的結束,此時音樂速度緩緩減慢,過渡到第二樂章中。在第二樂章中舒伯特采用“行板”演奏方式將灰色主體凸顯出來,讓聽眾感受到死神正在步步逼近少女,而少女卻驚叫“走開,啊!快離去!”的氛圍中,所以此時的音樂時而高昂,時而低迷,時而停頓,又時而停頓,在伴隨著急促的音樂節奏中,聽眾仿佛感受到了少女內心的驚慌恐懼,有仿佛感受到了少女對死亡的厭惡及對活著的渴望祈求,再第二樂章中,低音部分的中提琴及大提琴漸漸傳來了死神的召喚:“把手遞給我吧,美麗溫柔的少女!我只為交朋友而來,少女啊,勇敢些,我并非可憎。”此時死神的主旋律開始變得深沉而又平穩,音樂色彩也轉變了陰暗的音區,仿佛死神就是死扶慈祥而又深沉[2]。基于此,想要全面的發揮中提琴的位置作用,中提琴的演奏必須結合創作者的背景、風格以及演奏方法充分的結合在一起。比如:在《死神與少女》的第一樂章中,中提琴的和聲功能表現非常明顯,如圖1。在此演奏技術處理中中提琴節奏點上的準確的奏出變化非常的重要,這段音符對中提琴在節奏方面的發揮起到了很大作用。
圖1
第二樂章及第三樂章的轉變中,中提琴演奏需要掌握的技巧:需要將第一樂章中的快板D小調轉變為流暢的G小調行板,中提琴此時的音區在低音區,逐漸的隨著音樂逐漸過渡到第三樂章的諧虐曲很快的快板D小調時,此時樂符在大調及小調間不停變化,中提琴對于小提琴個大提琴的G弦達成一致,所以在演奏的過程中只有中提琴演奏者具備集體節奏感,才可能促使中提琴在補充聲部或者中走卒等方面發揮作用。
(二)學習者利用中提琴在該作品出現問題的思考
《死神與少女》不僅僅被著名弦樂四重奏演奏組合演奏過,而且作為音樂專業的學生,學生同樣會利用該作品學習演奏[3]。不過在演奏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第一,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查閱資料,利用資料深入的學習該作品中的音樂符號及音樂節奏的掌握,不過只是這樣還是無法演奏成功該作品,還需要學生了解創作者的背景、創作情感、時代理念等等,確保音樂風格的掌握在進行演奏;第二,該作品的演奏中,中提琴的音色變化連貫對作品演奏效果有著直接關聯,所以在演奏前,學生需要全面的掌握作品的知識框架,繼而根據曲式分段練習演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提琴在音樂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從早期的中提琴在樂隊中的使用,逐漸的發展到交響樂中的演變發展,中提琴在室內樂等多元化的藝術形式的發展的道路上越行越遠,同時本文為體現中提琴的在四重奏的位置作用,利用《死神與少女》的樂章描述了中提琴在演奏中的一些音色、演奏技巧,以便為學習中提琴的學員或者學者提供一些幫助,促使中提琴伴隨著四重奏中位置作用的發揮在往后的發展中不斷演變完善。
參考文獻:
[1]王潔.探析中提琴在四重奏中的位置作用[D].西安音樂學院,2016.
[2]陳曉梅.中提琴在弦樂四重奏中演奏技藝的探討[J].神州民俗,2017(4):52-55.
作者簡介:牛雪瑩(1986—),女,漢族,遼寧人,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表演中提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