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伊朗特約記者 墨父 本報特約記者 任重
當地時間27日,伊朗控告美國訴訟案的首場聽證會在位于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舉行。在當天的訴訟中,德黑蘭指責華盛頓的制裁是在進行“經濟扼殺”,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則回擊稱,美國將“積極應對”來自伊朗的挑戰。西方媒體認為,自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并于本月初重啟對伊制裁后,德黑蘭政府在經濟方面承受的壓力正不斷加大,而近日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長以及經濟部長先后遭伊朗議會彈劾,則給努力采取措施應對制裁的伊朗總統魯哈尼帶來沉重一擊。
據法新社27日報道,上月16日,伊朗向海牙國際法庭提交訴狀,要求美國立即中止制裁,稱美方有關舉動已對伊朗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按照伊朗的指控,美國重啟對伊制裁違反了兩國1955年簽署的《友好、經濟關系和領事權利條約》。該條約旨在“鼓勵互利的貿易和投資及普遍的密切經濟交往”。27日,伊朗政府代表律師穆赫比在法庭上再次重申,“美國所推行的政策是在盡可能重創伊朗經濟、國民及企業,這樣的政策無異于赤裸裸的經濟侵略。伊朗將使用和平手段全力抗擊美國對伊朗經濟的扼殺?!辈贿^蓬佩奧當天發表聲明稱,伊朗的起訴是“試圖干涉美國重啟制裁”,美國將“積極應對”伊朗方面毫無根據的主張。
伊朗外長扎里夫此前曾發表推文稱,這起訴訟的目的就是“要讓美國對單方面非法重啟對伊制裁負責”。他還說,面對美國無視外交及法律義務的行為,伊朗將致力于用法律進行回擊,美國習慣性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必須予以抵制。據路透社報道,本次聽證會將持續4天,美方律師將于本周二向法庭提交證詞。有法律專家稱,美方可能會對國際法庭的管轄權提出質疑。美方主張,1955年簽署的友好條約早已過期,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也不違反該條約。有媒體預測,這場訴訟持續的時間可能較長。海牙國際法庭可能會用約兩個月時間決定是否先做出一個臨時性判決,而該案的最終判決可能要幾年才能出爐。
就在本次訴訟案聽證會舉行前一天,伊朗經濟部長卡爾巴希安被彈劾下臺,成為本月第二位以此方式離職的部長。本月初,伊朗勞工和社會福利部長拉比埃已遭彈劾。有分析人士認為,伊朗議會接連彈劾部長是對魯哈尼經濟團隊的能力表示不滿。反對魯哈尼的伊朗保守派議員帕依扎德表示,“政府效率低下,缺乏計劃,在制裁面前毫無作為”“錯誤的決定傷害了民眾,還引發了個人對公共資產的掠奪”。自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對伊制裁后,伊朗貨幣里亞爾就開始貶值,并導致物價飛漲。不少人認為這都要歸咎于美國的制裁,但也有民眾稱,這是魯哈尼執政能力不夠、經濟政策不當的結果。伊朗媒體稱,該國議會已經準備了一份有關政府如何應對經濟挑戰的問題清單,讓魯哈尼在一個月以內到議會接受質詢,這在他擔任總統5年來尚屬首次。
美國《華爾街日報》27日稱,卡爾巴希安被解職,將加速魯哈尼內閣的重大重組。在經濟動蕩和伊核協議生變后,伊朗強硬派開始對魯哈尼及其團隊進行抨擊,他正在被孤立。大面積更換內閣成員,很可能讓魯哈尼面臨捉襟見肘無人可用的窘境,經濟治理能力也會被進一步削弱?!董h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從當前情況看,面對美國的制裁,伊朗一直保持著強硬姿態,向國際社會傳達著不會向美國低頭的信息。但強硬的代價是經濟局勢的惡化,而且伊朗內部已開始產生分化,留給魯哈尼的時間并不多,美國11月針對伊朗石油的禁售、禁運的第二階段制裁才是對伊朗的重大考驗?!?/p>
環球時報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