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貝貝 馬嶸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武術、健身操等各種項目逐漸成了人們鍛煉身體的手段之一。青少年是我們祖國的未來,他們各項素質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走向。2004年4月教育部、中宣部聯合頒發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養民族精神實施綱要》中要求:“中小學各學科教育要有機滲透民族精神教育內容,體育課要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近幾年來,教育部公布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公告顯示學生體質急速下降。2010年8月,由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布推廣實施《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通知,以武術的基本技能為主要元素,配以音樂節奏而進行徒手或持械的,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的鍛煉形式,從而普及推廣達到影響其身心體質的變化,從而能夠傳承中國武術精神、弘揚民族精神,促進中小學生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武術操 身心體質 健康
2010年8月由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發布了從九月一日起關于推廣實施《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通知,《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是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為了適應體育課的教學而專門創編的武術健身操;是武術的簡單動作與體操的節拍相結合的一種鍛煉形式。武術健身操的動作簡單,易懂易學,運動量又大于我們平時所做的廣播體操;其動作與音樂的結合,能夠活動到全身的各個關節,更是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武術健身操的興趣。
近幾年來,教育部公布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報告中說,學生體質健康指標中身高、體重、胸圍都有所增加,這說明現在的生活營養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體能的部分指標呈下降趨勢,肥胖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并且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速度、力量,爆發力等素質繼續下降。雖然近幾年來國家和本市教育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大力推行“陽光體育運動”等活動,但中小學生的體質狀況依舊令人擔憂。
如今的中小學生不是所謂的“豆芽菜”就是“小胖墩”,只有三成中小學生體重正常,而且報告數據顯示,年級越高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則越差,突出表現在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都難以“達標”。在去年實習期間我在全國體質檢測中成為測試工作中的一員,測試過程中發現,“初中男生引體向上”的測試結果最為觸目驚心,優秀率競為“0”,而不及格率卻超過了85%。所以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質工作迫在眉睫。旨在通過烏魯木齊市八中學生對武術操的練習,經觀察發現學生身心體質的變化,來驗證武術操的健心健體作用,來更好地推廣武術操的發展以及中國傳統武術的傳承。
1練習武術操后學生對武術操的認識
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高一年級學生所練習的武術操是《少年英雄》,我在實習期間負責高一年級4班和6班的體育大課間。如今,高中生學業繁重,高考的壓力不言而喻,學生及家長把所有的重點都放到了學習文化知識上,卻忽略了學生的體質及心理的變化成長。
據了解,目前學生體能的肺活量、運動速度等指標呈下降趨勢。這些除社會大環境、升學壓力造成的課業負擔過重的影響外,還包括學生鍛煉時間不足、強度不夠及許多校園運動場地不達標等也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
在心理健康方面,由于受課業負擔、父母的期望值、社會競爭和多元文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意味著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的學生也在逐漸增多。與此同時,這類問題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經過一學期武術操的練習,學生們對其認識如下,
從表1可以看出,女生對武術操的興趣不是很高,大部分學生選擇隨大眾走,這與學校武術操的教學有關,沒有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無法達到武術操的練習效果,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從表2可以看出,男生對武術操的喜愛程度明顯高于女生,在練習時比女生的積極性要高,所以練習效果要比女生的強,有利于體現武術操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力。
2武術操對中學生心理體質的調節作用
對于物質世界急速發展的今天,學生們頻繁出現各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及問題,如焦慮癥以及由于學生時代壓力所導致的人格障礙等不良心理非健康疾病,這就要求學校面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有效地維護和保障并且去解決。
武術操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長期練習武術操不僅可以熏陶情感、鍛煉意志、增進耐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武術不同于其他項目,它特別注重“德藝雙修”,其中包含了深刻廣泛的道德內容,這些精神的教育無疑會內化成學生們的氣質,為學生們健康良好身體形態的塑造添滋潤色,同時在課堂上也潛移默化地練就了學生們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
3武術操對中學生的意義
3.1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促進學生個性成長
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就是要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良好的發展,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武術操可以使學生全面發展,強調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與眾不同的唯一。
3.2以武健體,促進學生體質健康
武術運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不僅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而且對外能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對內可以理臟腑、通筋脈、調精神。武術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血、改善人體機能、增強體質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4結論
4.1武術操是實現強身健體目的的有效手段
武術操通過對其教學,能使學生受到強身健體的健身效果,能夠提高肌肉和韌帶的伸展性,有效地發展柔韌性,對人體的反應速度、力量、靈巧、耐力以及神經系統功能的改善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夠使中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機能,為中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堅實的生理學基礎。
4.2武術操對學生身體姿態健康有著更加顯著的影響效果
健康教育理念下的武術操教學與體育常規教學相比,前者的教學對學生的身體姿態有著顯著的影響效果。武術操教學對于學生的頭正、髖正、腹側和胸側四個身體部位姿態有較好效果;常規的體育教學對其肩正、腹側只能淺淺的有影響;而對于練習過武術操之后的同學,其對頭正、背側、肩正、肩側、腹側、腰側均有較好效果。
4.3武術操練習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武術操的長時間練習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武術操教學在針對學習障礙、不良習慣方面、行為障礙、情緒障礙、社會適應障礙、品德缺陷等方面均有著重要的影響效果。
5建議
5.1加強對武術操健康價值及教育價值的開發與研究
武術進軍學校陣地的先鋒隊伍——武術操,要加強對它的健康價值及教育價值的開發與研究,特別是科學實驗的檢驗與研究,為武術操所代表的武術力量添磚加瓦,完善武術操的傳播與傳承的價值與能力。
5.2武術操應該在學校教育中廣泛推廣和普及
武術操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是肯定的,學校體育教育應以武術為載體,開展武術操教學,促進中學生繼承民族傳統文化,培養愛國道德情操、磨煉意志、發展智力和提高文化素質,增強體質、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議在學校教育中廣泛推廣和普及,并通過武術操的教學向學生講解武術歷史和民族英雄事跡,從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綜上所述,武術操在培養中學生的道德情操,磨練意志,增強體質和發展能力,以及提高文化素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武術操作為一種新的鍛煉形式,具有鮮明的教育性、科學性和群體參與性,富有時代特點和青春氣息,一定有廣闊的前景,它將會給學校體育教育事業帶來新的生機,使我國的中學生在德、智、體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和發展。因此,我們應致力于武術操的大力推廣,教育部應要求在全國中小學推廣的武術操,努力提高學生對武術操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