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祥/江蘇省如皋市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如皋市錢長村夏家莊
田園綜合體是在城鄉一體化格局下,綜合化發展產業、跨越式利用農村資產,是當前農村改革發展中創新突破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建設田園綜合體,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
2017年,源于基層實踐的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央一號文件。財政部隨后下發了《關于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央財政從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中統籌安排,支持試點工作。
功能定位準確。圍繞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規模、有潛力的鄉村和產業,按照農田田園化、產業融合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路徑,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區為開發單元,全域統籌開發,全面完善基礎設施。
基礎條件優良。區域范圍內農業基礎設施較為完備,農村特色優勢產業基礎較好,區位條件優越,核心區集中連片,發展潛力較大;建設規劃能積極引入先進生產要素和社會資本,發展思路清晰;農民合作組織比較健全,規模經營顯著,龍頭企業帶動力強,與村集體組織、農民及農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較密切的利益聯結機制。
生態環境友好。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保留青山綠水,積極推進山水田林湖整體保護、綜合治理,踐行看得見山、望得到水、記得住鄉愁的生產生活方式。農業清潔生產基礎較好,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
政策措施有力。地方政府積極性高,在用地保障、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應用、人才支撐等方面有明確舉措,水、電、路、網絡等基礎設施完備。建設主體清晰,管理方式創新,搭建了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的建設格局。積極在田園綜合體建設用地保障機制等方面作出探索,為產業發展和田園綜合體建設提供條件。
投融資機制明確。積極創新財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綜合運用先建后補、貼息、以獎代補、擔保補貼、風險補償金等,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田園綜合體建設。
帶動作用顯著。以農村集體組織、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組織引導農民參與建設管理,保障原住農民的參與權和受益權,實現田園綜合體的共建共享。通過構建股份合作、財政資金股權量化等模式,創新農民利益共享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等。
如皋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具有良好的基礎。如皋地處長三角腹地和沿海開發開放和長江經濟帶的T型交匯點,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隨著沿海鐵路和滬通大橋的建設,如皋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經濟圈,直接和全球最具活力、區域規模最大的市場聯系在一起;經過政府多年的持續投入和基層干部群眾的創新創業,如皋已經出現了平原池村、顧莊社區等具有田園綜合體雛形的先進典型。可以說,在如皋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六大體系,即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生態體系、服務體系、運行體系。以完善生產體系夯實基礎。集中連片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田園綜合體區域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整合資金完善供電、通信、污水垃圾處理、游客集散、公共服務等配套設施條件。以鮮明的特色打造涉農產業體系發展平臺。圍繞田園資源和農業特色,做大做強傳統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穩步發展創意農業,強化品牌和原產地地理標志管理,構建支撐田園綜合體發展的產業體系。以創業創新的思維培育農業經營體系發展新動能。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代耕代種、土地托管等方式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優化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增加農業效益。以綠色發展的理念構建鄉村生態體系屏障。積極發展循環農業,充分利用農業生態環保生產新技術,促進農業資源的節約化、農業生產殘余廢棄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再利用,實施農業節水工程,加強農業環境綜合整治。
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在市城鄉總體規劃的基礎上,結合農業產業規劃、旅游發展規劃、水系暢通規劃等,精心梳理如皋涉農產業資源,篩選一批基礎條件好、資源特色鮮明的村鎮、社區或區域,形成如皋的田園綜合體建設規劃,以先進的規劃理念為指導,有序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
積極引進社會資本。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核心環節是企業化承接農業,也就是要有社會大資本和企業的直接參與和投入。要在規劃引領的基礎上,加強農業企業的招商選資,同時制定有吸引力的優惠政策,積極探索政府資金和社會資本的深度融合,提高涉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讓社會資本敢進入、可盈利,最大限度地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
努力吸引優秀人才。田園綜合體建設離不開優秀的管理、經營和技術人才。在制定招才引智政策時,充分考慮到農業農村的發展需要和農村優秀人才空心化的現狀,吸引優秀人才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
構建完善配套政策。田園綜合體從具體項目來說,就是多功能、多業態的綜合運營。農田要有觀光功能,住房可以開個客棧。綜合體是突破原有慣常用途的順應文化發展、技術進步、市場演變的革新,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探索。要在土地利用、消防驗收、治安管理、食品衛生監督等方面多加扶持,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如皋市丁堰鎮森果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