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涵
1978至2018,在改革開放40年的進程中,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與變革有著堅實的步伐,而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則是中國互聯網中明星一樣的存在。今年,搜狐20歲,張朝陽54歲。與20年前一樣,他如今的一舉一動仍然備受關注,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互聯網行業的頭條新聞。
人們關注張朝陽,并不只是因為他的時髦、智慧與財富,而是把他當作中國互聯網啟蒙階段的一個符號。張朝陽說:“搜狐的歷史也是中國互聯網的半部歷史?!?0年前,搜狐和網易、新浪一起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的門戶時代。20年后,回望張朝陽帶領搜狐走過的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互聯網的縮影。
張朝陽,1964年10月31日出生在陜西西安,198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并于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199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后,在麻省理工學院繼續博士后研究。
1994年,張朝陽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里被當時“互聯網”的奇妙所震撼?!笆聦嵣希菚r是一些校園內部網之間的互聯,也不叫互聯網,而叫‘信息高速公路?!睆埑柣貞浾f,“我們已經可以通過unix代碼和電子郵件進行網上交談,雖然不像現在有圖文界面,但即便如此簡單的應用,網絡的這種獨特魅力也已經讓我下定決心,不走正常的道路,而是去創辦網絡公司,回國創業?!?p>
“那時我就覺得,當今時代有兩大趨勢:一是信息高速公路時代的到來,另一個是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崛起?!焙髞恚@兩句話的英文被張朝陽寫在了他的第一份商業計劃書——“中國在線”的封面上。但是那個時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創業能夠做什么,并且在中國也沒有任何資源。
那個時期張朝陽有機會多次往來于美國和中國之間,其間在一家美國互聯網公司ISI的短暫工作經歷,更加堅定了他自己創業的決心。ISI從事一些基于互聯網的封閉式服務,即收集一些信息,例如金融信息以及各種數據,并把它們放在互聯網上出售。張朝陽曾是這家公司的中國區首席代表,在加盟ISI之初,他已經與ISI有過“君子協定”——“只干一年,然后自己創業”。
于是,一年后,1995年10月31日,張朝陽選擇在生日當天登機回國,他希望生日能夠帶來一次“新生”。
1996年,在改革開放近20年之際,無論是對于張朝陽還是后來的搜狐,抑或是今日的中國互聯網,都是個不同尋常的開始。
這一年,大部分中國人還不知道互聯網為何物。也正是在這一年的7月,張朝陽正式開始了他的融資之旅。“那兩三個月里,我經常往返于中國、紐約和波士頓之間。”張朝陽無比感慨地說。那時美國的風險投資人根本不相信遠在中國的創業者。為了給投資人打電話,他在美國大街上的公用電話亭排隊,他甚至嘗到過被投資人趕出辦公室的狼狽滋味。那個時候的張朝陽,為了拿到融資而忍受了頗多美國投資者的耍弄,“他們把我耍得團團轉。”
經過持續努力,張朝陽見到了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主任、《數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龐蒂,這位風云人物在與張朝陽會談之后答應給他的愛特信公司進行天使投資?!白罱K經過很長時間的接觸才確定了三個比較有興趣的投資人。而我已經被折磨得很厲害了。可能是因為當時我很年輕,氣勢很強,做事情也很專注,他們三個可能就是被我眼中流露出的成功欲望所吸引,才給我機會的。事實上,也是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的引薦下,我才得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p>
1996年8月,愛特信電子技術公司(北京)有限公司正式注冊。10月13日,張朝陽終于獲得了第一筆風險投資15萬美元,投資者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葛洛龐蒂和斯隆管理學院的教授愛德華·羅伯特,尼葛洛龐蒂的另外2萬美元在1997年到位。
這筆對張朝陽來講重要之極的投資共有22.5萬美元,盡管最終只有17萬美元供他創業,但他終于可以開始做他想做的事了。
萬泉莊園,是張朝陽創業的始發地。幾乎整個1996年,他吃在那里,住在那里,在那里招兵買馬,在那里加班熬夜。那個時候,中國幾乎沒有什么互聯網公司,只有瑞得在線、東方網景以及當時最大的服務商瀛海威?!板M龅牟皇腔ヂ摼W,他們建了很多服務器放在房間里,讓人們通過撥號上網來訪問這些服務器,”張朝陽說,“他們當時使用的都不是互聯網上通用的通信規程,所以應該說是一個個信息孤島?!?/p>
拿到錢的張朝陽終于可以開始做他想做的公司了,但是具體到做什么樣的業務、怎么做,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他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對此進行探索,做技術提供者,還是做信息提供者?防火墻軟件是他第一個想到的項目,他還與以色列的公司進行過接觸。他也考慮過為本地企業做一些網頁設計,但最終他決定還是先做一個網站。
“當時網站的概念并不是特別清晰?!痹趶埑柕挠∠笾校?996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花了2萬元人民幣“攢”了一臺服務器,并把這臺服務器放到了北京電信(現在是北京網通)剛剛建成的主干網上——這是中國的第一臺商業服務器托管,也是中國的第一個商業網站。至于這個網站開通后在上面放些什么內容,用張朝陽的話說,是“用了之后一年的時間來探索”。
當時張朝陽的股東之一尼葛洛龐蒂還投資了美國的另一家互聯網網站“熱連線”。正是“熱連線”最初發明了網絡廣告的商業模式。這也給張朝陽帶來了很大啟發,他去美國拜訪了“熱連線”。當時的“熱連線”雇用了大量記者去采寫新聞,他們寫了大量高質量的短文章,圖片新穎,報道方式也與當時的報紙雜志不同,特別適合數字化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流量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