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艷
摘 要 文章在分析安全信息平臺對街道安全管理建設工作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明確安全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的基本原則,從軟硬件的角度強化安全管理信息平臺的開發策略,并且針對性總結街道信息平臺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 信息平臺;安全監督;街道視角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7-0115-02
街道安全管理工作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街道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緊張,管理范圍較為廣泛,面臨的安全隱患較多,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方式,全面提高安全監督管理有效性,形成完善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創新安全管理工作方式,從而提高安全監督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1 信息平臺對街道安全監督的重要價值
1.1 完善安全管理監管機制
信息平臺對街道安全監管的價值在于構建了完善的信息監管機制,有助于實現街道監管、行業管理、群眾監督與部門配合的安全監督機制建設。通過信息平臺可以提高街道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效率,可以促進街道各項社會活動和生產經營健康發展。
現代信息安全監管平臺體現了監管工作的適宜性,實現了有效的安全指導和高效安全監察目標,真正落實了安全第一與預防為主思想,進一步在收集安全信息的基礎上提高了安全監管快速處置性。在安全信息平臺的輔助下,街道安全監督管理不僅停留在經驗水平上,還提高了安全事業監管的預見性,符合了安全管理形勢需要,達到了全面監管、提前監管、過程管理與齊抓共管目標。通過信息平臺可以發揮多部共同監管的作用,有助于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明確安全監管工作的職責和安全信息的共享,有效地推動了交叉管理機制改革,符合了街道平安建設需求。
1.2 固定安全生產工作基礎
通過信息平臺進一步鞏固了街道安全建設和監督管理基礎,可以發揮一線監管機構的職能,有效地解決了基層街道安全監管人員不足的現實問題。通過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及時傳遞反饋安全管理工作信息,有助于警醒街道企事業單位嚴格管控安全漏洞,并且對階段性的安全工作信息進行及時通報。在安全信息平臺的建設過程中可以提高各職能部門、監管對象對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了專職安全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減輕了安全日常管理工作壓力,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針對性。
在信息平臺的輔助下,進一步促進街道各單位加大安全生產與監管投入力度,實現了對安全管理人員的再培訓,有助于形成上下互聯互通的安全管理機制。即使沿街單位出現安全管理人員變動,安全管理信息平臺仍可以指導具體安全工作的實施,滿足了安全管理與生產經營多樣化的需求,給一線工作人員提供了安全監管的有利建設契機。
1.3 提高安全事件處置水平
街道安全監督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街道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涉及到預防控制重大事件、事故和災害發生等任務。加強安全管理信息平臺與傳遞機制的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安全事件的處置效率與處置水平。
首先,安全信息平臺可以實現點、線、面的全面綜合布防,可以圍繞著安全事件點提供從點到線再到面的全部信息,有助于事件處理人員采用科學的處置方法和決策。
其次,通過安全信息監督平臺可以及時的傳遞安全信息,可以更好的連通城管、公安、消防和安監等部門,從而提高街道處理安全事件的專業能力,為街道安全工作提供強大后援。
最后,在信息平臺支撐下提高了安全防控技術水平,有助于更好預測、預防和預警安全事件,提高了街道應對突發事件的應用管理能力,對于更有效的進行人為干預與弱化事件后果有重要價值。
2 街道安全信息平臺建設原則
2.1 軟硬件支持條件
基于智能設備的信息管理平臺,可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系統,可以有效的對事故災害進行全面評價,并且達到科學落實安全防范工作方案目標。街道安全信息平臺的建設需要符合時代的軟硬件條件支撐。
首先,安全信息平臺需要基于計算機,開發專業的安全管理數據庫,利用GIS進行街道安全管理編程,從而實現安全數據信息的有效采集,為一線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提供即時服務,滿足信息傳遞與應用需求。
其次,借助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建立數據實時傳遞與管理的平臺,在實現數據共享的基礎上,進一步暢通數據信道,有效減少安全數據信息冗余,從而提高數據響應速度。
最后,提高空間數據處理的能力,在既定街道管理范圍的基礎上,實現外部數據信息的快速錄入,加強數據信息跟蹤掃描,在空間數據采集的基礎上進行圖像與文字信息的分析,并且進行準確的信息輸出,滿足安全監督管理的現實需求。
2.2 網絡化全覆蓋
發揮信息平臺的街道安全監督作用,需要在網絡化全覆蓋的基礎上展示安全信息平臺的價值。
首先,強調終端設備的全投放,在社區監控視頻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織密安全防范信息網絡,加強對街道所屬工地、學校、養老機構、文化娛樂場所安全信息收集,尤其注重危化品與特種設備的安全防控。
其次,依靠信息平臺建立安全管理風險分析與隱患治預警機制,全面加強安全風險辨識能力,著力建成全風格化的監管體系。按照街道分包大小網格,統一配備智能數碼攝像錄入設備,數據信息記錄設備,在豐富溫濕度傳感器、有毒氣體監控設備的基礎上對重點區域進行全面監管。
最后,把屬地安全監管與微監管有機結合起來,借助微信平臺開發群眾參與的安全監管的微端口,實現居民、網絡、物業企業、社區、街道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全覆蓋,形成群眾性的監管整體,進而在全網絡覆蓋的氛圍下進行安全監督管理。
2.3 突出整治危險隱患
信息平臺不僅實現全范圍的安全監控,而且還要針對性的加強重點區域的防控,著力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的基礎上加強具體單位的自檢自查水平。
首先,基于信息平臺開發針對性的轄區單位的安全隱患自主申報機制,實現對排查隱患的登記、評估、治理、報告的信息一體化處置,全面形成安全管理工作的閉環,達到對安全事故進行全面報告,并且形成安全隱患的跟蹤督辦制度,真正圍繞隱患實現全面的閉環管理。
其次,借助安全隱患信息排查與處置平臺全面提高安全監督管理水平,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針對特種設備、市政設施、土木工程區域進行針對性的訪察,例如,圍繞著老舊街區建立大修基金、財務出入賬信息、老舊管網信息、消防設施配置信息進行全面的安全防范管理。
再次,運用大數據技術對安全管理信息進行梳理,圍繞社區安全管理信息,不斷優化安全演練方案,強化安全防護重點,解決安全防控問題。
最后,進一步在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構建安全視頻會議工作系統,開發民生24小時安全服務熱線,及時提供極端天氣情況的安全預警信息。
2.4 優化檔案管理體系
通過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不僅可以完善安全管理信息數據庫系統,而且可以積累真實的安全管理數據信息檔案,這些檔案信息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撐下,可以更好的用于安全管理防范,解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現實問題。
首先,應當進一步加強安全信息平臺數據信息的核對體系建設,著力加強重點區域數字檔案的存儲,形成針對性的數據檔案分析機制。
其次,基于安全平臺實現基礎數據查詢與共享服務的建設,圍繞屬地安全生產監控對象,對企業安全檔案和安全自檢自查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真正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計劃,明確安全管理防范重點。
最后,在安全管理信息平臺的輔助下建立安全生產監督電子地力,圍繞安全檔案信息建立直觀化的安全管理平臺,并且構建具體的安全生產、民生服務、維穩運營數據支撐系統,從而滿足社會安全數據需求。
3 結論
信息平臺的建設有助于提高街道安全管理水平,形成完善的安全監督管理體系,著力優化安全管理資源配置,進一步滿足區域安全防范工作的需求,引導全社會參與安全管理工作,打造一體化的安全管理工作運行機制,進一步滿足技防與人防協調進行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柴彥威,郭文伯.中國城市社區管理與服務的智慧化路徑[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4):20-450.
[2]張燕,余慶澤.我國智慧云社區公共信息平臺構架與應用功能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3):10-31.
[3]侯海東.油田社區信息化建設內容及實現途徑探究[J].硅谷,2015(3):164.
[4]林潔.信息平臺建設助力街道安全監管[J].湖南安全與防災,2010(12):63.
[5]于海龍,張佰生,胡章云,等.“3+1”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建設[J].勞動保護,2015(5):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