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平
摘 要:在現代化信息技術逐漸進步和發展下,將其應用到各個發展領域,促進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也加快了各個行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作為新時期發展下的建設標準,組織系統面對復雜現象,其包括的環節較多,能為其發展提供保障。在機械制造企業發展下,構建信息系統,對現代化產業發展具備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文章中,對其做出詳細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機械制造 企業 信息系統;成功因素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01
對于機械制造行業,在積極發展和建設下,分析其信息化發展下的機遇,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能促使技術的創新性,也能為企業的整體發展提供保障。為了推進工作的信息化發展,增強整體的競爭力,要對其進行有效管理,以確保在整體上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
一、企業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具備更為廣泛的概念。在企業發展和實施過程中,基于信息技術的組織與管理,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能在計算機硬件和軟件使用下,為企業的高績效、高效率發展提供保障,也能支撐企業的決策和控制,實現整體的集成化發展。信息系統具備的特性為輔助化管理、整體化和動態化。對于管理信息的結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功能結構,在期間實現原始數據的收集、信息分類等工作,也能對信息進行儲存,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將對話和信息輸出。第二,層次結構,在企業管理活動下,包括戰略計劃、管理控制計劃和業務控制工作,在這些戰略形式下,能對事物、業務以及戰略信息等進行處理。第三,職能結構,可以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子系統,尤其是一些生產、財務子系統和市場銷售等。第四,空間分布結構,通過對管理信息系統的硬件和軟件、數據等信息資源的分布情況,并將其劃分為不同的結構,如:集中式、分布式,在對其應用中,都能在系統中根據一定權限上的服務器對數據文件和的程序文件進行分析。在這種發展模式下,不僅能實現企業的網絡化發展,也能將其作為主流形式。
機械制造行業是通過對金屬材料物理形狀的組裝、改變,將其稱為一種產品,以促使其升值。該行業涉及的工業領域為機械設備、汽車、機車等,是通過零部件組裝的一種工序。該行業的特征,其為一種離散型制造業,在生產過程中為加工裝配性質。同時,機械制造企業具備的生產經營模式也更多樣,能發揮有效的訂單設計、訂單裝配和市場預測等工作。機械產品的結構和制造工藝也較為復雜,其使用的設備和工具種類、品種多,都能符合市場上的發展需求。在對產品開發工作中,將設計做為重要環節,為了能符合產品結構的變化形式,實現設備的柔性化設計。通過對制造企業的調查和分析,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其存在的問題較多,對其解決面對很大差異,因此,在企業生產制造工作中,實現信息化是當前重點解決的問題[1]。
二、機械制造企業信息系統成功因素研究
1.關鍵成功因素
關鍵成功因素在IS領域得以應用,其作為一種管理方法和機制,對其進行分析、確認以及管理和控制,能保證工作目標的實現和完成。基于CSF研究框架,通過幾個關鍵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下,對其本質進行分析,能使管理人員對一些資源進行分析,也能對其監督,保證為項目工作提供指導。關鍵成功因素,是經過自身探索實現的,未經過實踐研究,無法對其有效性分析。也未對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無法掌握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在企業的信息系統中,其成功的關鍵不是技術,而是管理,如:項目使命、高層管理人員、項目的進度計劃等,在一定基礎上,實現整體研究,并將其作為引導。在ERP要求下,為了促使其發揮更大效益,要從組織中將其改變,要對其存在的關鍵成功因素進行分析,如:項目計劃、實施模式、戰術因素、業務咨詢、監控與反饋等,這些成功因素通過ERP系統的實施和提出,實現流程重組。
2.與過程研究結合的關鍵成功因素
過程研究更注重IS實施過程的動態變化,基于IS,將其作為一系列的階段和組成的活動,對各個階段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在過程研究中,是基于組織變革理論,在IS實施期間的社會性變革進行研究,在整體工作中,要為其構建出完善的建設計劃。通過企業的信息化項目實施模型,實現信息研究和過程研究的結合方式,是當前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形式,對其存在的核心思想分析發現,在不同的關鍵成功因素中,其處于系統中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要將兩者進行聯系,以實現信息系統的充分使用。在過程和關鍵因素的結合下,基于ERP的實施,并對其進行計劃和實施,在不同階段,發揮各個關鍵成功因素重要作用[2]。
3.企業信息系統關鍵成功因素
對于不同類型的IS,其存在的成功影響因素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基于特定的目的和環境,對幾個因素進行研究。通過我國企業信息系統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也會使用一些關鍵因素。比如:與項目相關的因素為:有效的溝通、用戶需求、項目組織、項目計劃和項目評估等。針對這些因素的分析,將其應用到企業信息項目實施工作中,獲得更為有效的發展效果。通過對企業信息系統中項目實施過程中實際問題的分析,對其存在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也將發揮良好的應用效果[3]。
4.國家政策關鍵要素
在現代經濟水平逐漸提升下,信息技術的應用推進生產力的實現,為其中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為信息化投資的主體,也是信息化基礎設施、配套設施投資者,需要承擔企業的信息化責任。通過政策實踐的分析,政策如何在期間進行分析,在對其研究期間,對其存在的稅收激勵政策、利率政策變動等進行研究,這些因素對企業信息化項都存在很大關系。針對企業信息化發展和政府職能的關系,針對政府在信息化發展下的地位,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為其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在政府實施企業信息化發展中,將其作為基礎,將區域產業發展作為重點,制定出合理的信息化政策和組織先進團隊,確保為整體工作提供保障。
結語
基于以上的分析,為了在企業信息系統效益的實現和發揮,需要在企業運作中,維護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以及全方位指標的實現。尤其是在我國企業信息系統逐漸深化發展下,隨著系統的廣泛應用,按照一定標準對其評估,以確保在整體上達到整體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斌.如何構建與完善紙箱機械制造企業客戶關系管理信息系統[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9):48-50.
[2]林俊鵬.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淺析[J].中國機械,2014(15):64-65.
[3]劉剛.機械制造智能化發展趨勢探析[J].工業技術創新,2017,4(1):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