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硯 袁苗
摘要: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是建筑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風空調系統改造則是重中之重。以某商務辦公建筑節能改造經驗為基礎,分析了通風空調系統的高耗能問題、冷站群控改造方案及節能效益,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提供參考。
Abstract: energy-efficiency renovation of public building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reform is the most importa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nergy-efficiency retrofit in a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of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reform plan of cold station group and its energy-efficiency benefits,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energy-efficiency retrofit of existing buildings
關鍵詞: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通風空調系統;冷站群控
Key words: public building;energy-efficiency renovation;air conditioning system;cold station group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83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9-0159-02
0 引言
建筑能耗約占全球總能耗的35%[1],和工業能耗、交通耗能并列為三大耗能系統。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耗能量約為其他建筑的3倍,而單體面積超過2萬m2,且應用通風空調系統的公共建筑,其單位面積耗電量約為70-300kWh/(m2a),是居住建筑的10倍以上[2]。公共建筑的國內總面積已超過60萬m2,對既有公共建筑實施節能改造成為社會及學者們關注的熱點[3]。據統計,通風空調系統耗能約占建筑總能耗的48%[4],對該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以某辦公樓的通風空調系統改造為案例,研究分析了冷站群控系統改造的技術方案。
1 項目概況
該辦公樓為單一業態的公共建筑,位于濟南市歷城區,2003年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為3.4萬m2,地上24層,地下2層,其中:1-3樓為裙房,主要為食堂、會議室、少量辦公室等;4-23樓主要為辦公室,以及少量會議室、實驗室;24層主要為多功能室。該建筑已于2015年底完成了采暖“汽改水”改造[5],現空調系統為中央空調形式,采暖末端應用風機盤管。
冷站位于地下2層,共安裝了2臺冷水機組,3臺冷凍水泵,3臺冷卻水泵,2臺動機采暖泵和位于樓頂的2臺冷卻塔,具體性能參數見表1。
節能改造前,該建筑無冷站群控系統,冷水機組、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均手動控制,工作日運行策略為7:00-16:30,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不開。
2 冷站系統問題分析
2016年7月至8月,通過收集統計該建筑冷站的運行抄表數據,整理并分析了冷站的運行情況,發現冷站運行存在3個不足。
2.1 缺少高效的控制手段
無法實現冷站的變負荷自動調節運行,需要人為根據現場經驗手動開啟冷水機組、冷凍泵、冷卻水泵等設備,從而增加了人力投入,無法高效地對設備進行優化控制,僅憑經驗控制該系統必然造成能源浪費。
2.2 冷凍側與冷卻側“大流量小溫差”
因為冷凍泵、冷卻泵不是自動定溫差/壓差的變頻控制設備,一直處于工頻運行狀態,導致了“大流量小溫差”,浪費較多電耗,控制設計不合理。
2.3 冷機負載率較低
根據冷站抄表記錄數據分析,冷水機組負載率一直處于60%左右,使得冷水機組長期在低負載率和低效率的狀態下運行,既浪費了能耗,也加快了冷機的損耗。
綜上,冷站的主要問題,是由于冷站群控功能的不完善,導致冷站運行效率低下,造成能源浪費。
3 改造方案設計
為解決以上問題,需進行冷站群控管理系統的合理設計,實現冷站的自動優化運行,改善“大流量小溫差”的現狀。
3.1 冷源系統
根據冷水機組負載率變化情況調節冷水機組的供水溫度設定值,以確保冷水機組運行在高效工作點上,提高冷水機組的運行效率。當冷水機組蒸發溫度每提高1℃,即冷凍水出水溫度設定值每提高1℃,冷機能效比將提高約3%。
結合冷站實地運行抄表記錄,可知冷水機組出水溫度范圍為7-10℃,冷凍水供水溫度設定值為7℃,通過優化蒸發器出水溫度設定值可有效提高冷水機組效率,降低冷水機組電耗。同理,通過降低冷水機組冷凝水側進水溫度,降低冷水機組電耗。
3.2 冷凍水與冷卻水輸配系統
改造前,冷凍泵系統采用的是一次泵變頻系統,冷機并聯之后與冷凍泵串聯,控制策略采用“一機對一泵”方式,冷卻水系統亦沒有變頻系統。根據現場調研分析,發現冷凍側與冷卻側的節能改造首先需要安裝變頻器,使之能夠變頻運行,同時優化冷凍泵與冷卻泵控制策略,采用變頻控制。
為實現原冷凍泵與冷卻泵變頻,采用定頻流量的控制方式,而實際在小負荷時,采用定流量的方式并不節能,因此考慮定溫差的控制方案。選擇合適的供回水溫差為5℃,根據7月至8月的冷凍側溫度數據,在制冷量不變的前提下,已控制5℃溫差為基礎策略,最小頻率不低于40Hz,保持冷凍側與冷卻側的最小流量,則按照冷站運行數據,計算冷凍泵與冷側泵的節能量分別為2.2萬kWh與1.7萬kWh。
3.3 冷卻塔系統
項目冷站共有2個冷卻塔,每個冷卻塔設有1個風機,改造前,冷卻塔風機已經有變頻器且變頻運行,冷卻塔風機控制采用檢測冷卻水供、回水溫度的優化控制策略,當溫度高于37℃時,冷卻塔風機自動啟動,不滿足時再啟動另一臺冷卻塔風機;當溫度低于25℃時,冷卻塔風機自動關閉一臺,溫度更低時,再關閉另一臺冷卻塔風機。
經分析,此種控制策略基本實現了冷卻塔風機的啟停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節省風機電耗的目的,但是出現了冷卻塔散熱不均的問題,且沒有最大化利用冷卻塔的散熱面積,即沒有最大化利用自然散熱。
據此,設計改造方案為:通過給冷卻塔風機加裝變頻器,采用定冷卻塔出水溫度的控制策略,“停風不停水”,統一調整冷卻塔風機的頻率,實現冷卻塔聯合變頻控制;冷站群控邏輯算法,應在綜合分析室外干濕球溫度、機組冷卻水溫效率曲線、需求冷量等基礎上,實現冷卻塔出水溫度設定值自行控制。
4 改造節能效果分析
根據上述改造內容,大致估算節能量如表2。
5 結語
當前,我國公共建筑存量大、耗能高,而政策復雜則導致了諸如節能改造困難、能源浪費等問題,如何在既定約束條件下實現預期經濟目標,是一項重要課題。該節能改造項目聚焦通風空調系統,應用技術普遍,改造成本較低節能效果卻較好。希望文章觀點可以為類似工程提供有益思路,進而提升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洪硯.綠色建筑實施推廣的體制機制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5.
[2]侯靜,武涌,劉伊生.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在市場化途徑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4,21(6):1-5.
[3]李洪硯,朱緒格,張大鵬.民用建筑“熱改困局”:一個三方博弈的視角[J].價值工程,2013(35):113-115.
[4]田順.山東地區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及節能率的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7.
[5]陳文,李震,魏林濱,宋海亮.濟南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能耗調查與案例分析[J].建設科技,2016(09):27-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