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平
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隊伍越來越龐大,與此同時,大量留守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每年也呈不斷上升趨勢。關注留守學生已成為一個社會不可忽視的熱點問題,他們的成長也成為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關鍵詞:關愛 留守學生 熱點問題 監護人 心理健康 交流溝通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隊伍越來越龐大,截止到2017年末,全國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已接近2.9億。與此同時,大量留守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每年也呈不斷上升趨勢。關注留守學生已成為一個社會不可忽視的熱點問題,他們的成長也成為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如何改變留守學生學習、生活、心理等現狀問題,切實為他們點亮一盞照耀人生航程、明燈,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進行探究。
一、用一雙慧眼留意孩子的所需
留守學生在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長大,大多數孩子要么生活在“單親家庭”,要么生活在“隔代家庭”,要么被寄托在親戚家中,他們一般存在性格孤僻、情感冷漠、不愛學習等負面問題,教師應從留守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多觀察、多留心,充分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找出他們身上的問題所在,把他們的生活、學習、心理情況了解透徹,從而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要點,給予他們關愛和鼓勵,讓他們從自卑、壓抑的氛圍中走出來,減少他們的心理壓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1.多留意孩子的日常生活
教師應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生活狀況,在生活中給予無所不至的關懷。包括衣食住行、思想動態、學習狀況等等,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監護人到學校反映這些學生不聽話,不做作業,玩手機,上網無節制,花錢如流水,叛逆心強,難以管教等問題,老師尤其應多加關注,給他們予關懷,讓他們感受到老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
小磊是班里的一名男生。剛開學沒多久,這位木訥的男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衣服總是臟乎乎的,仿佛很久才洗一次,各種交費也是拖拖拉拉,基本都是最后一個才交的。經過對大量學生及其家庭的走訪,我才得知他的家庭困境。父親在外務工十多年杳無音信,只能依靠在廣東務工的母親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他也因此成了一名留守學生,與奶奶相依為命。從那以后,我對他更加留心,經常主動找他談心,送給他乒乓球拍,周五放學后和他打半個小時乒乓球。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一句沁入心脾的關懷……漸漸地,他變得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有很大的進步。也許,這種改變就是對老師最豐富的答卷。
2.多留意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的溝通
教師應建立留守學生檔案,了解其父母的詳細通訊地址和聯系電話等基本信息,經常將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以信件或短信、微信等方式向父母反饋,讓他們在遠離家的地方能了解自己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同時提醒家長要隨時與學校和老師保持聯系,隨時了解情況并及時與學校配合,引導教育自己的孩子,多與監護人進行溝通,從而使老師與監護人相互了解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心理動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留守學生不至于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而健康成長。
二、用一雙聰耳傾聽孩子的呼喚
由于留守學生的監護人的特殊性與復雜性,隔代家庭的老人們缺少文化,缺少科學的教育方法,導致他們與監護人之間缺少有效的交流和溝通,結果,他們心里的苦無處訴說,有困惑無法得到幫助與解決,思想偏差也無法得到及時的指導與更改,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一些過激的心理行為問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真正了解學生,必須要先會傾聽,做一個忠實的聽眾,與他們交流內心的想法,用情去打動學生,通過傾聽,通過感化,及時主動地了解留守學生的家庭情況、心理狀況,關注他們的成長變化,同時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等教育內容,加大心理疏導力度,創造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
班上有一位叫小青的女生,由于弟弟跟隨父母在外地上學,而她被留在了老家,她總是以為父母愛弟弟多一些,于是和父母產生了隔閡,性格也變得孤僻起來。開始她很抵觸我的噓寒問暖,后來我不厭其煩地找準機會對她進行鼓勵,并通過其他同學加了她的微信,我反復強調愿意以朋友的身份去傾聽,老師可以是長輩,也可以是親人朋友。漸漸地,她的話多起來了,她也吐出了長期以來內心真實的想法。在她的生日或者學習、生活中有進步的時候,我總是通知她的父母,讓她的父母時不時地“獻獻殷勤”,最終,她變得開朗起來,和自己的父母關系其樂融融。
三、用一顆愛心感悟孩子的冷暖
著名作家冰心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作為教師,必須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無私的愛,用愛去澆灌留守孩子的心靈。
1.積極開展各種活動,讓孩子感受集體的溫暖
教師可以把摸底出來的留守學生聚集起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悅,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例如,在保證他們的絕對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在假期帶他們到公園散散步、踏踏青,放松一下他們的心情,利用雙休日帶他們到書店去看看課外書,豐富他們的知識視野,或者帶他們到大自然去爬爬山、鍛煉鍛煉身體,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或者帶他們去看一部有意義的電影……在這充實而又愉快的生活活動中,使他們忘記煩惱,忘掉孤獨,時刻喚起他們對生活學習的自信。
2.成立幫扶小組,力所能及的解決問題
學校還可以成立幫扶小組,讓他們一起生活、學習、交流、活動,力所能及地從各個方面進行幫扶,這樣既可以解決留守學生的學習問題,防止出現不良行為習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合作交流、團隊意識,同時對于他們形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健康性格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總之,對于留守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應該付出全部的精力,給予他們一份特別的關愛,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他們,似一盞燈火點亮他們前行的路。只有我們全社會共同關愛他們,他們才能健康發展,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軻.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春醫專學報 , 2000,(S1)
[2]張海瑩.大學生健康心理養成的途徑和方法[J].國成人教育 ,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