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潔 尚飄
摘 要:高校共青團是以服務大學生為戰略目標、以大學生為主體性,發揮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但現今高校共青團面臨大學生價值觀多元化、活動形式化、活動內容傳統化等挑戰,致使其脫離大學生需求,難以與時俱進地科學發展。所以,探討高校共青團活動如何克服形式主義,深入高校大學生。依托網絡平臺尤其重要。
關鍵詞:高校團組織 大學生 思想引領 途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D2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1
共青團活動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文化素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但現今高校共青團活動存在形式主義嚴重,對大學生價值影響微小;活動主題忽略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活動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等問題。因此,通過網絡平臺可以有效克服高校共青團活動忽略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形式主義,使活動更加貼近高校大學生的生活。
一、共青團活動現狀——流于形式
1.共青團活動形式化風氣嚴重
首先,活動形式化。一些高校共青團活動出于思慮不縝密,形式僵化,內容空洞,乃至忽視活動質量與效益,致使學生疲于應付,有行動無思考,甚至產生強烈的厭惡心理。形式主義造成對人力、物力以及學生的時間、精力的極大消耗,降低了活動的效率。以皖西學院為例,經過一定篩選的不同年級的問卷調查,大多數以班級為單位的共青團活動都是千篇一律,觀看相關教育視頻,讀后感,上臺講述自己的感想,年級越高,活動過程越簡練。這些高校共青團無疑很難調動同學們的興趣,少數班級,為了調動同學們的興趣,活動過于娛樂化,將共青團活動,變相的變為了同學間的聚餐和集體活動,忽視針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思想指導或者學術修養提高,其工作和活動的吸引力、輻射力在減弱,最后,實效減弱化。在熱鬧的表象背后卻也隱藏著主題不明、質量低下的活動,致使大學生在活動中無所收獲。
2.共青團活動內容循傳統,缺乏使用新媒體
以皖西學院為例,經過一系列的跟蹤調查和詢問,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共青團活動都是十分單薄的,線上和線下并沒有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活動里很難看出新媒體的身影。就主體性而言,共青團活動的主體是大學生。而高校共青團活動與大學生的根本需求相距甚遠,由于共青團忽視了當代大學生成長的時代背景,沒有充分依托網絡平臺,缺乏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特點的準確分析,從而使得共青團組織缺乏應有的活力,使高校共青團活動不能發揮大學生主體性作用,使活動的教育價值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除此,活動的針對性也不強。脫離網絡平臺存在的共青團活動,沒有充分貼近當前大學生的需求甚多,價值觀多元化,的特點,使共青團服務項目做得寬泛,脫離了服務青年的實際。
新媒體已經成為眾多大學生活躍的平臺,而新時代的經濟發展也促進了價值觀的變化,而高校共青團活動仍缺乏迎合時代發展,不能適合大學生價值觀的創新,致使活動主題、內容和形式傳統,少創新,也沒有注重與新時代發展的結合,貼近社會、生活與學生。總的來說,高校共青團仍缺乏利用新工具或者構建新平臺,積極聯系大學生,發掘新時期的學生需求。而新媒體的巨大變化,乃促進高校共青團活動方式或者組織的改變。
二、共青團活動依托網絡平臺的途徑
1.以人為本、與時俱進
共青團活動理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積極探索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意識方法,注重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社會實踐活動的廣泛性、志愿服務活動的公益性,提高團的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創新性。例如,建立以班級為單位的共青團的線上平臺,并且積極更新時事內容吸引同學。除此,共青團活動應當堅持服務于青年的戰略任務,要“適合”大學生需求。從活動主題、形式選擇到具體實施,都要適合學校具體情況的需要,適合青年大學生身心特點的需要。積極更新學校內部相關專業的相關內容 ,貼近同學們的心理。
與時俱進的根本在于創造,在于發展。就創造而言,活動應該要體現時代性和富于創造性,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造就個性鮮明、時代感強的高校共青團。舉辦的共青團活動主題應該與社會熱點相契合,符合時代發展。只有立足大學生,以社會發展為活動背景,才能驅動活動迎合時代發展,挖掘新穎性的主體,使活動具有時效性;活動內容和方法不能一味遵循傳統主題。
共青團和新媒體相結合,利用這個廣闊的平臺,充足的做好活動的前期準備宣傳,監控活動的發展,最后收集活動的反饋,爭取將整個活動掌控在團組織手里,使共青團的活動,從務虛轉向務實、從口號轉向行動;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益,講求工作效果。高校共青團活動內容應趨向深化細化,減少輕浮和對活動內容泛泛而談;活動方式趨向多樣化,將“單一性”模式轉化為“多樣化”模式。再者,高校共青團活動必須摒棄“無關痛癢”又浪費資源的活動,力戒形式主義和走過場;必須堅持“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原則,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興趣小組的情沉分別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必須要根據學生全面發展的規劃,研究、制定學生素質拓展活動菜單,給學生更多的主動選擇機會。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正能量。網絡媒體是高校共青團開展工作的有效陣地。建立專業型共青團網站,有助于組織開展網絡團活動、提供網絡志愿服務,也可以及時了解團成員的思想動態和發掘大學生的需求。通過網絡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邀請高校名師、專家和團干部解讀當前熱點問題;也可以鼓勵學生以寫博客、發帖子的形式發表見解和意見,并且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法律援助、就業指導、學業輔導。同時對團的各項活動的主題、內容、指導思想和意義進行及時、迅速的網絡宣傳,豐富共青團網站的內容,逐步開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從而實現共青團事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問中國農業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9—5—3:(O1).
[2]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EB/OL]
[3]仁飛.共青團組織引領青年思想的路徑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