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
摘 要: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建立在文字的基礎上,屬于美感豐富的藝術作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書法課堂教學的意義,接著從注重課堂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堅持老師精講、演示和學生多練相結合等方面提出了小學書法課堂教學及其培養小學生書法興趣途徑。
關鍵詞:小學書法 課堂教學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落實,大部分小學都開設了書法課程教學,起到了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的作用,還培養了小學生認真、細致的習慣和作風,讓其具備勤奮刻苦的意志力,高雅樂觀的審美情趣。小學書法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成效,以學生的興趣培養為基礎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
一、小學書法課堂教學的意義
首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書法課堂,能夠讓小學生學到相應的書法知識,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開展書法教學還能提升小學生的文化底蘊,書法在我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在教育領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升書法教學成效,培養小學生書法學習興趣能夠讓小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二、小學書法課堂教學及其培養小學生書法興趣途徑
1.注重課堂教學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書法教師在設計導入的時候要重視從教材出發,結合學生由上一堂課產生并延續下來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使得導入對學生“胃口”,從而激發學生書法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首先,要明確課堂導入的目的,結合書法教學的內容設計安排,組織教學導入的材料,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到學習狀態中,用最短的時間掌握需要學習的書法內容。其次,課堂導入設計要具備趣味性以及創造性。霍林斯基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了不把知識變成靜止的學問,就要注重語言這種創造工具的運用。”對于小學書法教師來說,運用嚴謹、精煉的理論言辭進行“活動導入”,注重授課的語言風格,最好能結合相應的肢體語言,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導入”的成效。課堂導入的時間不能太長,能夠控制在五分鐘左右更為恰當。其中,音樂導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由于書法學習講究的是心平氣和,可以為學生播放一首舒緩心情的古典音樂,能夠展示書法教學的神韻,產生異曲同工之奇效。比如,在學生進行基本筆劃訓練的時候,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漁舟唱晚》這首曲子作為背景音樂,再用PPT讓學生欣賞一幅幅精湛的書法作品,把書法寫作的過程用動態的方式展示出來,在古典音樂襯托的氛圍的影響下,加上直觀生動的演示,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起到了怡情和練筆的成效。
2.堅持老師精講、演示和學生多練相結合
所謂教師的精講,就是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為學生講解書法練習的基本坐姿,執筆的方式以及運筆的技巧等,包括字體之間的架構,為學生進行精煉的講解。在精講的時候要選擇那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書法字體,特別要關注學生在實際訓練中比較容易忽略的問題和細節,要給學生靜明白,抓住筆法的關鍵,不能把講解點放在空洞的理論環節,要能夠讓小學生聽得懂,這才是精講的關鍵。之后通過演示讓學生進行觀察、臨摹,在演示過程中要能夠讓學生看清書法的筆鋒以及具體的走向,為學生展示完整的起筆、行筆以及收筆的過程,讓學生掌握點、畫等的具體特點。教師演示教學的直觀性很強,對學生來說能夠直接接受客觀事物,在感官上形成了鮮明的印象,相應的提升了教學成效。在書法學習上講究的是勤于練習,中國著名的大書法家都是通過頑強的意志力進行刻苦的訓練,幾年如一日堅持筆耕不輟才能揮灑自如。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書法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讓學生自主感受用筆的方式、力度以及運筆的快慢、字體架構等,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在旁邊指導和巡視,這樣才能及時的發現問題并糾正問題,提高學生書法練習成效。
3.不斷創新小學書法教學手段和方法
首先,積極創新教學手段。多媒體融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多媒體強大的容量和所提供圖文并茂的音視頻效果,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書法實踐的技能水平,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這些都是有利于書法教學質量提高的。因此,學校要鼓勵書法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并使之成為教師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并防止流于形式,提高書法教學的課堂活力。在為學生展示視頻、音頻等形式的時候,讓學生感受到立體書法的魅力,加深樂記憶。教師還要積極跟其他同事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更新教學理念,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聽取他們對書法學習的看法。其次,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在書法教學中,可以引入故事教學法、情感教學法等。比如,可以給學生講述“書圣”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練習書法的時候非常的努力,有一天他在潛心練習的時候,書童為其送來了飯菜,他的眼里仿佛沒有飯菜只是一個勁的在練字,在飯菜快要涼了的情況下,書童只好請來其母親為勸他吃飯,他的母親來了之后發現王羲之正在吃沾了墨汁的饅頭,而且吃的津津有味,眼睛還盯著自己寫的字,嘴里說著“真香啊”。王羲之正是這樣勤學苦練,才能成為著名的大書法家。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學習狀態。這種以故事來來教學的方式既可以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收了孩子們的心,誘發學生的情境體驗,激起學生強烈的書法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對學習書法知識有個深刻印象。
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書法課程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需要。對于小學書法教師來說,要認識到小學書法課程開設的重要性,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運用多元化的課堂導入模式,堅持老師精講、演示和學生多練相結合,激發小學生書法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能夠享受書法學習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孫大星.新課程背景下小學寫字教學研究述評[J].基礎教育,2016(10).
[2]公春江.營造墨香氛圍 書法走進課堂—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學書法教育蓬勃開展[J].中國書法,2016(10).
[3]袁濤.小學書法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