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然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事業已經達到了一個新層次。對于我國高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已經進入一個重要時期,這之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教學資源的多元化及一體化應用,又因受到傳統的課程影響,高校思政課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資源配置較為短缺,同時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那么這就要求了各高校要以現有的教學資源來增加教學資源多元化整合以及一體化運用。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 實踐教學資源 多元化整合 一體化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8-0-01
一、引言
現如今我國高校思政課教學應用的仍然是傳統方法,即重視課堂理論而輕視實踐教學。在這個事實基礎上,為提高高校學生思政課實踐的應用能力,國家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對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進行了重點研究。
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施原則依舊是課程主體內容,但教學卻是以學生為主導并由具體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掌握課程的實質,從而提升學生對國內外社會制度、國際形勢的掌握,進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并提升將理論轉化為解析問題的能力。
執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完全發揮出思政課教學具體功效,因為其首先就可以有效促進思政教育與實踐教學的相關聯,保證思政教育的實踐操作性、社會性與理論實際相聯系的巨大優勢;其次通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不僅可以有教育作用,還可以實現認知功能,完美的將教學效果展現出來。最后,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宜現在社會發展情況,實踐教學中的課堂就是社會,老師就是實踐,這就可以極大的保證理論與實際的相聯系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其對于開闊學生視野以及提升學生社會能力都有很大的效果。
三、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開發應用的現狀問題
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主要有顯性與隱性兩種,其中人力、物力等現實資源均屬顯性資源,而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管理運行、制度、技術等方面就都屬于隱性資源。對于這些教育資源的利用必須實現科學合理的優化開發及應用,這些對于提升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質量及效率有著很大作用。但實際實施過程中會受大量因素的影響,因此當前對于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進行應用是存在大量問題的。
1.認識不足
實現教學資源的利用前提就是學校的重視,但現在不少高校對于思政課的實踐教學并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于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目標沒有意識,甚至認為實踐教學與教學秩序無關。而學校的不重視自然就引起思政課教師責任心的缺失,而由于這些教師缺少必要的責任心,其在開展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時會出現課程設計過于簡單的情況,最終導致高校思政課的課程效果不好。
從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制度來看,沒有長期性、實效性與可操作性,有著明顯的缺陷。首先,一些高校在提升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時僅僅是口號喊得響亮,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時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案、途徑以及經費來源都沒有正式的規范,這也使得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果欠佳;其次,雖說高校在教學資源方面不會匱乏到哪去,但因為沒有正確的協調機制直接造成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時不能對教學資源進行完美整合,這直接使得思政課教學資源的低效或無效利用;最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中主體與目標協作不能有效執行,這就使得高校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或專業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不能真正融入思政課的教學機構。
2.教學資源分配問題
首先就是近些年來高校進行了大規模擴招直接導致師資力量的欠缺,對于思想政治課來說就是是生比例嚴重失衡,教師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飛速增長的學生數量。所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一般來說都是以大課為主,每一位思政老師都會出現工作強度過大的問題,教學質量自然沒什么保障;其次就是實踐教學中配套資金支持問題,大部分高校的財務是存在問題的,實踐教學的啟動資金自然出現問題,思政課實際教學的科學合理性自然受到影響,比如說課外社會調研活動、賞析經典視頻等活動自然也不能成功執行,教學質量也就此降下來。
四、推進教學資源多元化整合和一體化的措施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說,一定要潛移默化的存在于教育體系中,尤其對于高校來說,思政課的教學備受國家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提升經費投入、整合教育資源、制定教育制度等利于思想政治實踐發展的措施,而為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多元化整合和一體化的應用,可以采用以下這些措施。
1.改變教學認識
首先必須對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進行準確定位,將思政課的實踐與理論完美結合起來,快速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要建設中過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高素質及高水平人才的參與,作為人才培養基地的大學,在進行專業技能的培養過程中也需要在思想道德方面進行相關提升。在進行高校思政課教學時,需要的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保證而這處于相同地位。在制定教學計劃過程中也應把思政課實踐教學歸入實踐教育教學系統中去,在此過程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通過規定相應學分與增加課時的方式來保證教學質量。
2.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在實施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時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否非同小可,它要求著各相關部門能夠聯合起來保證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施。首先對于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活動需要建立一個有威信的學生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并圍繞這個小組來鼓勵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并在這個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進去,從而完成加強大學生思政素養的目標;其次就需要完美的利用高校已有的豐富教學資源來設置一個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給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平臺;最后為了保證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勝利開展,需要運用多渠道的方式來積極準備教學經費,保證開展活動不受經濟制約。
五、結語
簡而言之,高校開設思政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質,尤其是開展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這可以完美的將理論與實踐知識相結合。所以,提升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有效利用能夠極大促進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鳴.系統論視域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 (3):69—72.
[2]殷來賓.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多元化整合與一體化運用[N].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