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O記者 王蕊
2018年上半年,陜汽實現銷量10.26萬輛,超額完成上半年目標。在獲得喜人成績的同時,對于下半年的挑戰,陜汽也已經做好了準備。
從2016年“大干四季度”開始,到2017年產銷16萬輛,再到今年上半年產銷突破10萬輛,陜汽以其穩健的增速,一次次用銷量證明其雄厚的實力與陜汽人奮進的拼搏精神。
2018年3月,陜汽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宏明提出“沖刺10萬輛,決勝上半年”的目標。截至6月底,陜汽累計生產各類汽車共10.23萬輛,同比增長8.08%;銷量10.26萬輛,同比增長9.52%;實現工業總產值402億元,同比增長12.4%;銷售總收入達395億元,同比增長25%,超額完成上半年目標,并在去年同期高銷量基數的基礎上,仍然實現了產銷量的穩步增長。
產品方面,2018年上半年,由于我國房地產和公路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相繼開工,因此工程車市場異常火爆。上半年我國工程自卸車共銷售17.5萬輛,與同期相比上漲51.2%,并且1000輛以上的大訂單更是頻繁出現。

從2016年“大干四季度”開始,到2017年產銷16萬輛,再到今年上半年產銷突破10萬輛,陜汽以其穩健的增速,一次次用銷量證明其雄厚的實力與陜汽人奮進的拼搏精神。
而作為國內老牌的重卡企業,陜汽借用其在工程車市場占有率的領先地位,抓住了重卡市場的發展機遇,加快戰略性結構調整,精準滿足客戶需求,全面提速產品創新,進一步鞏固市場占有率。2018年上半年,陜汽共銷售3萬輛自卸車,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近1倍的高速增長,占陜汽上半年重卡總銷量的30.6%,全行業排名第一。
除此之外,在重卡銷量的主要拉動力——牽引車方面,陜汽的表現同樣惹眼。上半年,國內銷量中,陜汽重卡牽引車銷量為3.8萬輛,排名位居行業第二位。
細分市場方面,根據對市場行情的準確判斷,陜汽針對不同細分市場推出F3000、M3000、X3000和L3000等產品線,不僅充分發揮了其工程車市場的傳統優勢,同時還取得了自卸車、550馬力、天然氣車、港口牽引車和城市渣土車市場“五個第一”,其中自卸車同比增長96%,市場份額占比達到20.3%,旗下渣土車更是獲得6月份“第一工程車”的美譽。
重點區域方面,陜汽重卡上半年加強了各營銷渠道管理和拓展力度。2018年陜汽重卡年中營銷峰會上,陜汽方面提到,全國辦事處中,銷量5000輛以上的區域占18%,銷量3000輛以上的區域占28%,銷量2000輛以上的區域占39%。此外,網絡銷售渠道、二手車交易渠道等,在上半年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拉動了陜汽重卡總銷量的上升。
陜汽重卡國內民品銷量能夠持續保持行業第三的位置,除了依靠精準的市場定位和重點區域突破外,還依托于其所擁有的專有技術。
為使產品的整體競爭力引領行業,陜汽結合濰柴、法士特等供應鏈,利用集團資源優勢,打造五大專有技術,即超級動力技術、超級省油技術、超級輕量化技術、聯合制動技術和柔性換擋技術。
首先,超級動力技術。陜汽的超級動力技術主要包括超級扭矩技術+智能怠速調整+智能瞬態控制三大性能,打造出動力更加強勁、油耗噪音更低的陜汽專屬動力。
超級扭矩技術來源于濰柴ECU中的“HyperTorq”技術,它具有超級扭矩調節功能,進入超級扭矩模式后,發動機扭矩可提升10%,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車輛的時效性與經濟性。簡單來說,這項技術可以將500馬力的發動機在適當時候當做550馬力來使用,而550馬力的發動機可當做600馬力,同時保證了車輛的行車安全,爬坡時無需換擋,更加節油、舒適。
智能怠速調整可以對車輛靜態、動態的怠速進行調整,以減振降噪和適時做好油耗控制,使整車的舒適性和燃油經濟性更加卓越。提升動態怠速,動力響應性可提升10%,降低靜態怠速,可降低整車的油耗與噪聲。

陜汽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宏明
智能瞬態響應性提升20%,工程工作過程可節油2%,車輛運行時換擋速度更快,適用于復雜工況車輛,動力可媲美更大排量發動機。
第二,超級省油技術。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大數據分析,陜汽結合濰柴等配套企業共同進行了整車節油的標定和驗證,并通過三個途徑來實現超級省油,即最優的動力匹配、發動機燃油系統優化和高速行駛的空氣動力學,整車節油綜合達到2.1L/百公里。
通過天行健大數據分析,陜汽制定最優的動力匹配方案,使車輛節油達到0.8L;濰柴針對陜重汽車型打造獨有節油技術,利用發動機燃油系統的優化、降摩擦技術的應用、核心能耗部件的匹配等技術,使整車節油0.8L;經過對進排系統及整車導流技術的優化,采用低滾阻輪胎、低黏度潤滑油等傳動系統降阻力技術,實現綜合節油0.5L。
第三,超級輕量化技術。在輕量化方面,陜汽運用軍車級輕量化開發管控流程,使用新材料、新工藝,打造獨家的輕量化設計理念。每一個輕量化零部件,都經過至少100輛以上,累計2000萬公里的道路實車考核,確保了車輛兼具輕量化與高可靠性。
第四,聯合制動技術。陜汽結合濰柴、康明斯及法士特進行了全國工況的各項數據分析,使車輛輔助制動功率高達505Kw。舉例來說,一輛70km/h運行速度的車輛下5%的坡度需要477Kw制動功率來控制車速。由此可見,陜汽的聯合制動技術已經遠超其所需的最大制動功率,保證車輛運行的安全性和運輸效率。
第五,柔性換擋技術。陜汽結合法士特共同針對變速箱進行換擋性能的測試、標定和固化,使車輛在換擋操作性上變得更加輕柔。氣動助力換擋裝置的搭配,使換擋性能提升40%,使駕駛員在換擋時的吸入感達到最佳。
在此次“年中考核會”上,陜汽不僅對上半年的銷量成績做了總結,同時也對下半年將要面臨的挑戰做出了工作部署。
首先,制定下半年銷量目標。陜汽年初為2018年度設定的銷量目標為突破20萬輛,從上半年的銷量成績來看,已經實現了一半。但下半年的6個月時間是決定銷售工作能否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期,因此在年中營銷峰會上,袁宏明宣布,陜汽下半年的任務指標為“4+4”,即三季度4萬輛+四季度4萬輛。其中國內市場在三季度要確保實現銷量3.35萬輛。對于下半年的重卡市場,袁宏明認為,國家宏觀經濟增速可能會緩慢回落,但不會出現超預期的下降。城鎮化建設、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等建設,將有效帶動區域市場需求增長,利好消息占據主導。
其次,在產品力方面,上半年陜汽存在在日用工業品、煤炭運輸等主流市場上的產品創新不夠,優勢區域存在短板產品,優勢產品未能有效進入短板區域,以及短板產品沒有實現有效突破等問題,下半年將針對產品方面存在的問題采取進一步優化措施,以全面提升市場占有率。同時,根據我國公轉鐵的相關措施,公路貨運行業勢必在用車需求上逐漸發生轉變。例如,中短途運輸車和轎運車的需求量將逐漸增長,部分柴油貨車將轉換為天然氣貨車等,而陜汽重卡在這些可能即將面臨的轉變前,已經做好了產品方面的準備。

再次,在重點區域方面,上半年陜汽的短板和潛力區域最有突破,但是與預期目標仍然有較大差距。例如,東北區域上半年銷售2800輛,只完成全年目標的35%,同比下降28%;西北、西南、東北區域的發展與競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下半年陜汽將采取“長期布局+短期突破”相結合的方式,精準判斷市場和用戶需求,提升區域市場銷量。
最后,在細分市場方面,下半年陜汽將以國三車輛置換為契機,重點突破牽引車、自卸車、專用車等產品,加快推進快遞快運、轎運、冷鏈等趨勢型細分市場的布局工作,進行進一步的深度開發。
除此之外,陜汽在下半年還將針對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工程建設、環衛項目以及物流節點區域和城市,開展針對性營銷工作,運用大數據、天行健等手段,尋求全新的服務模式,開發多類型、全方位、高價值的產品服務,力爭在銷量提升的基礎上,提升客戶用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