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O記者 鄭劼
面對政策與市場的雙重聚變,中國品牌新能源車企該如何實現自我成長?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1.2萬輛,同比增長111.5%。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31.3萬輛,同比增長96.0%,占比為7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為9.9萬輛,同比增長181.6%,占比為24%。
其銷量構成顯示,新能源乘用車共銷售35.5萬輛,同比增長70%,純電動乘用車占據半壁江山,占比達到63%,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占比達到23%;新能源商用車共銷售5.8萬輛,純電動商用車占比13%,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占比達到1%。
從各細分車型銷量排名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排名前五位的車型依次為北汽新能源EC系列(銷量為39906輛,同比增長124%)、比亞迪秦(銷量為21798輛,同比增長1286.6%)、宋DM1.5T(銷量為20141輛,同比增長210.1%)、江淮IEV(銷量為20019輛,同比增長113%)、奇瑞eQ電動車(銷量為18748輛,同比增長184.6%),全部為中國品牌車型。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品牌在銷量上一直保持領先地位。看似前景一片大好,但事實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著嚴峻挑戰:補貼全面退坡、進口關稅下調、合資股比放開、市場準入門檻降低,特斯拉等外資巨頭蜂擁而入,合資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也扎堆推出新產品……
面對市場和政策的多重演變,新能源汽車行業即將洗牌。在此背景下,中國新能源車企該如何繼續保持先發優勢?在2018中國品牌汽車市場峰會上,蔚來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愛馳汽車聯席總裁徐駿、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汪青峰、北京新能源汽車營銷有限公司西北事業部總經理趙宇和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臺長丁洪等與會嘉賓對此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蔚來將用戶視作發展的根本,將車視作與用戶溝通、連接的平臺。朱江
隨著政策放開,所有企業都想分一杯羹,這個時候就要看誰的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誰的營銷更創新。徐駿
“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生了極大變化。”蔚來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為被動增長階段。主要表現是,銷量翻番增長。但由于主要靠政府優惠、補貼政策驅動,產品技術含量有待提高,所以消費者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及品牌并沒有太多發自內心的向往。
第二個階段為市場競爭階段。國家政策補貼越來越低甚至漸趨于零,新能源汽車企業在陣痛后開始轉型,產品力不斷提升,自主知識產權愈加豐富,消費者對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好感度增加。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走向平穩、健康發展。
據朱江介紹,蔚來汽車作為一家互聯網新創企業,在商業模式和營銷上與傳統新能源車企有同亦有異。相同之處是,同樣將用戶視作發展根本,將所有精力都放在用戶身上。不同之處是,在運輸工具之外,蔚來更多地把車視為與用戶溝通、連接的平臺。在線下,除傳統的維修、保養之外,蔚來對車主文化圈和生活方式的拓展十分看重;在線上,為與用戶深入溝通,蔚來開發了專屬APP,目前注冊用戶已接近50萬人。
愛馳汽車聯席總裁徐駿則以摩托車市場類比新能源汽車市場:“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摩托車行業十分落后,雅馬哈、鈴木等進口品牌深受歡迎,自主品牌雖然奮起,但能活下來的相當少。”在供不應求的前提下,進口摩托車品牌單車價格一度被炒到上萬元,當時相當于一筆巨款。但好在國內的摩托車企業們很快追趕上來,摩托車的單車價格因此去掉了一個零。
“國家新能源政策逐漸放開,所有企業都想在市場分一杯羹。這時就要看誰提供的產品更符合市場需求,誰的營銷更創新。”徐駿稱,目前國內共有100多家整車廠商,大浪淘沙,能笑到最后的才是贏家,至于最后哪個品牌能生存下來誰也不好說。
對于合資股比放開,徐駿認為,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品牌汽車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和品牌底蘊,也開始探索海外市場。本著開放共享、共同學習的態度,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從本質上來看不會對中國品牌汽車發展造成太大影響。
造車新勢力入局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是大好事,有更多的企業參與才會產生對比。汪青峰
為什么補貼會退坡?為什么放開股比?
“新能源汽車行業起步時,推出的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大多在300公里以下;去年開始,300公里成為主流水平;如今,市場上的產品已達到400公里或更高里程,甚至有個別品牌即將推出500公里的車型版本。”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汪青峰的理解是,政府想要通過放開合資股比、收緊補貼的方式倒逼新能源汽車企業加強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儲備,研發出更多、更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汪青峰稱,目前,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以新能源為切入點加入造車陣容,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大好事。因為有參與就會有對比,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傳統車企反思自我、注重產品研發、客戶服務和營銷模式的進步。優勝劣汰后,余下的都是精品。
“開放已成共識,且越開放,越成長。”北京新能源汽車營銷有限公司西北事業部總經理趙宇認為。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開始從單打獨斗向資源融合轉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為業界常態。而在步步領先的新能源領域,北汽更是從不缺乏攜手同行的伙伴。
今年初,北汽新能源發布了“開放共享戰略”:從2018年至2025年,北汽新能源將在技術、研發、制造、資本、供應鏈、后市場等方面實施全面開放共享,以開放式平臺重塑產業結構,為行業內外所有的創業團隊、創新型企業提供多樣化服務。
越開放,越成長。只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占有一席之地。趙宇
汽車行業的堅守就是要掙脫傳統的束縛,通過創新開啟新未來。丁洪
在此戰略思想指導下,3月1日,由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牽頭發起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成立,吉利、比亞迪、百度、奇虎、寧德時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21家單位紛紛參與其中;3月7日,北汽集團與滴滴出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運營、大數據應用、出行服務、定制車及充換電等領域開展合作;同月,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正式入股北汽新能源,成為北汽新能源大股東之一;6月,北汽集團又與麥格納、華晨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不斷擴充朋友圈的同時,北汽新能源的自身實力也更加雄厚。而在此之前,北汽新能源已經連續數年衛冕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實現整車銷售5.4萬輛,同比增長78.5%,市場占有率保持全國第一、全球前三。趙宇認為,能夠取得如此成績,正是基于開放、共享理念。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高增長型的行業,只有共同把蛋糕做大,才能將先發優勢轉化為領先優勢。只有開放、共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趙宇稱。
“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造車新勢力以新能源為突破口,如雨后青筍一般發展起來。綠馳本身就是其中一員。”綠馳汽車集團常務副總裁任亞輝感慨道,“但另一個方面,我們甫一出生就面臨殘酷的競爭環境——股比放開、合資車企蜂擁而入,傳統車企的市場地位也難以撼動。”
對于特斯拉等新能源外資車企入駐中國,任亞輝本人持歡迎態度。他認為,行業巨頭的加入將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引發“鯰魚效應”,無論是對自主品牌還是合資車企都是好事,將有效地促進新能源汽車向前發展。
任亞輝表示,對比傳統車企與新勢力,前者技術和管理體系顯然要更加成熟,是老師,是值得尊敬的對手,也是行業的先行者。據預測,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傳統燃油車,屆時將成為行業的分水嶺。能活到那時的都是強者,行業內將出現白熱化的廝殺場面。
談到新勢力如何順利獲取生產資質的問題,任亞輝稱,綠馳將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去爭取:一是自主申報,二是利用社會現有產能進行申請聯合執照,三是收購已經拿到牌照的企業,從而獲取生產資質。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臺長丁洪表示,在國家領導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力號召下,更加環保、清潔的新能源汽車已成為時代追求。
從用戶體驗上來看,互聯網化、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能為用戶帶來更便捷、有趣的用車體驗。
但就像硬幣的兩面,在新能源汽車銷量飛速攀升之時,基礎設施亟完善。比如大多數城市充電樁依然嚴重不足,給用戶帶來了麻煩的同時,也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制造了障礙。因此,要想發展新能源汽車,城市基礎配套設施一定要跟上。這需要企業、行業共同努力。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家族的最后一個人正在被螞蟻吃掉。”借用《百年孤獨》中的名言,丁洪總結道,“汽車行業的堅守就是要掙脫傳統的束縛,通過創新開啟新未來。我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充滿信心。而這種信心正是來自行業內各位企業家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