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 段國方
摘 要:我院針對醫療體系內所屬小散遠單位駐地偏僻,交通不便,醫療資源匱乏,傷病員就診和轉診困難等特點,開發了小散遠單位醫療保障系統,選取位置合適的定點服務保障點進行幫扶并應用此系統,通過系統建立臨床數據平臺庫共享醫療信息,部署遠程會診系統實時會診,建立官兵電子健康檔案方便調閱,有效解決了小散遠體系單位官兵看病難,就醫遠等問題。
關鍵詞:小散遠單位;醫療保障系統;設計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R197;TP31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9.009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9-0029-03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ll scattered far units in the medical system,such as remote locations,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lack of medical resources,difficulties in seeing patients and referrals,etc.,the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of the small scattered far units has been developed in our hospital.Selecting the right location of the fixed point service guarantee point to help and applying this system,establishing the clinical data platform database to share medical information,deploying the remote consultation system to consult in real time,establishing the electronic health file of officers and soldiers to read conveniently.Effectively solve the small scattered far system unit officers and soldiers difficult to see a doctor,access to medical and other problems.
Key words:Small scattered far units;Medical security system;Design and application
我院地處中部平原,保障地域廣,小、散、遠單位將近20多個,他們駐地偏僻分散,醫療資源匱乏,交通不便,遠離體系醫院,傷病員就診和轉診困難,只依靠傳統的掛鉤幫帶活動并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就醫需求[1,2]。為了有效提高這些地區官兵的醫療保障水平,我們選取一定數量且地理位置合適的體系衛生隊進行全面傳幫帶,使他們形成在周圍區域具有較強醫療保障能力的衛生所,使現有的衛勤保障模式轉變為體系醫院-定點服務保障點-小散遠單位的三級醫療保障網,打破原有保障建制,以半小時車程為半徑,形成區域性醫療保障體系,收到不錯效果,得到了小散遠單位官兵的好評。我院開發并應用了軍隊小散遠單位醫療保障系統,該系統采用面向對象的思想和架構,建立臨床數據平臺庫,優化配置醫療資源,使各項醫療信息實現遠程實時交互[3]。官兵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打破了存在于醫院與定點服務保障點之間官兵醫療信息共享的壁壘,對我院進一步提升為部隊服務能力很有意義。
1 系統概況
1.1系統功能 小散遠體系單位醫療保障系統在保持現有醫療保障體系不變的基礎上,主動拓展延伸服務空間,利用網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對定點服務保障點開放院內醫療資源,做到各類醫學信息實時傳輸,各種檢查結果互認,隨時調閱官兵電子健康檔案,使小散遠單位官兵不用來回跋涉到體系醫院,直接在附近的定點服務保障點就可以享受到醫院的同樣的各類醫療資源,這些單位官兵的健康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滿足。
1.2系統架構 架設系統時,我們以重復投資少、共享程度高、實用性強、維護簡單為指導思想,采用一體化模式構建,把我院局域網延伸到各個定點服務保障點,使他們成為醫院內部的一個子網,這樣可以做到醫院各類硬件軟件對其共享,醫療數據讀寫操作直接存入醫院服務器,以最少的投資實現了最大程度的資源共享,各種檢查、檢驗信息實時傳輸,實時查閱,此時的各個定點服務保障點起到了醫院分院一樣的效果。
1.3網絡架構 由于目前軍事綜合信息網覆蓋面很廣,各級基層醫療機構均能做到無縫連接,根據系統需求以及避免重復建設網絡基礎設施的原則,我們反復論證,最終采用了依托現有的軍事綜合信息網網絡線路來實施[4,5]。首先利用高端防火墻的路由功能對下級定點服務保障點進行NAT地址映射,劃分并分配與醫院局域網相同的網段IP地址,很好地實現了醫療信息的雙向透明傳輸,從技術上實現了定點服務保障點的分院角色,網絡拓撲結構見圖1。在安全方面,我們主要部署了聯想網御網閘來進行數據安全交換,所有服務器均安裝正版的殺毒軟件及入侵檢測系統,在防火墻中關閉一切非必要端口,從軟硬件上保障數據安全。
2 關鍵技術
2.1臨床數據平臺庫 醫院每天都會運行數十個信息系統,包括門診、住院、檢查、化驗等,他們都會產生大量醫療數據,日積月累數以萬計,怎么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并有效利用,這就是建立臨床數據平臺庫的初衷和意義。它將產生在不同信息系統中的臨床數據以患者為中心建立索引,有效整合,分類匯總,醫生在醫院或下屬中心衛生所工作站就可以查看調閱患者的所有醫療信息。我院臨床數據平臺庫有三個部分構成:①基礎信息數據庫:電子病歷建立所需要的各種基礎信息對應數據模型的建立、存儲和管理;②醫療內容數據庫:各種醫學知識對應電子信息表達式的建立、存儲和管理;③患者信息數據庫:患者個人基礎信息的建立、存儲和管理。
2.2遠程會診技術 遠程會診系統是綜合利用多種包括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在內的信息技術,運用在醫療領域,從而實現醫學信息的遠程異地采集,視頻通話,從而實現對患者病情診斷,指導就醫的系統。我院的遠程會診系統包括三個方面,分別為:醫院會診中心端、定點服務保障點、數據中心。我們根據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開發了不同的應用端系統。定點服務保障點端接收到小散遠單位官兵后,若有疑難病情問題,定點服務保障點軍醫可在工作站通過系統瀏覽我院相關科室的出診醫生,發出會診申請,建立會話,我院醫生實時接收到申請并確認會診后,即可建立視頻會話,在會診中,可實時查看患者前期所做各類檢查、檢驗及處方等醫療信息,會診結果出具后,定點服務保障點軍醫可以實時查看并根據指導意見對病人的進行下一步診療或上送轉院。遠程會診技術實現了服務官兵零距離,使小散遠單位部隊官兵也能得到醫院信息化建設成果的惠及。
2.3官兵電子健康檔案 電子健康檔案是從患者第一次來體系醫院就診時就建立的一種病歷檔案,它貫穿患者在醫院就診看病的全過程,包括每年的體檢,門診就醫,住院治療等記錄和相關的檢查檢驗用藥信息。醫生通過工作站調閱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就可以獲得全部連貫的醫療信息。我院的官兵電子健康內容主要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就醫診療信息,健康體檢信息等。有了完善的官兵電子健康檔案,在定點服務保障點的醫生通過工作站調閱健康檔案,就可以獲得全部連貫的醫療信息,從而掌握病情,做出診斷,需要時實時會診,較好地解決了以往轉運傷病員速度慢,關鍵醫療信息少,既往史不全,會診資料準備時間長等問題,對提高診斷正確率和治療質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 系統環境及特點
軍隊小散遠單位醫療保障系統環境如下:服務器開發語言為Microsoft.NET PowerBuilder,操作系統為Windows 2008 Server,數據庫選用oracle 11g,開發工具選擇PowerBuilder 11。而客戶端方面除操作系統為Windows XP外,其余配置與服務器一致。該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3.1信息充分共享,診療方便快捷 利用建立臨床數據平臺庫,系統整合了各項醫療數據,依托軍事綜合信息網,與各個定點服務保障點共享醫療信息,實時傳輸各種檢查檢驗數據及醫學影像。定點服務保障點醫生能夠隨時通過系統全面了解患者最新生命體征,檢查檢驗,醫囑用藥等診療信息,對病情做出正確判斷和制定最優治療方案提供了信息基礎。
3.2信息標準規范,操作界面友好 系統要求所有從診療活動中采集的原始臨床數據在生成之初就是符合標準的,不再需要數據的轉換,符合國家標準,未來與其他單位間信息系統間可以直接通過該數據庫實現信息全面共享。該系統不再以滿足孤立的、局部的診療活動需求出發進行規劃,而是從電子病歷出發進行規劃和設計,從而組成一個完整的、覆蓋所有診療活動的信息系統。該系統界面簡潔統一,操作方便,便于推廣。
3.3保密措施完善,信息準確可靠 我們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對系統的安全性能進行加固,購置了符合國家軍隊信息安全標準的硬件防火墻,部署入侵檢測系統等多種安全技術, 確保系統安全可靠。同時,為用戶按角色分配不同的權限,從定點服務保障點醫師會診申請到醫院會診中心專家診斷, 從醫療數據查詢到官兵電子健康檔案的調閱,每一步都采用了嚴密的密碼認證及用戶授權機制來確認身份, 很好地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可靠。
該系統穩定運行以來,得到了部隊特別是小散遠單位官兵的一致好評,為他們的健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小散遠單位醫療保障系統的成功實施,不但提高了定點服務保障點的醫療水平和保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我院為部隊服務的質量,增強了我院衛勤綜合保障能力,對下一步部隊衛勤數字化的建設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麗君,張麗萍,于京杰,等.遠程醫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08):119-121,125.
[2]楊琳.基于物聯網的口腔遠程醫療與健康管理系統[J].醫學信息,2014,27(2):1-1,2.
[3]王超,白賢龍,王赟.海島部隊建立區域醫療服務信息平臺的思考[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4,32(02):155-156.
[4]樊德,朝克,趙可.借助網絡平臺開展遠程醫療服務保障的做法[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0,28(1):56.
[5]宗寧.遠程會診在區域醫療中的作用及存在問題分析[J].醫學信息,2013,26(20):238-238.
收稿日期:2017-11-12;修回日期:2017-11-21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