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莉 李永強 韋軍葆
摘 要: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我國醫學高校腫瘤學研究生創新創業現狀與存在問題,面對精準醫學的機遇和挑戰,以創新教育為基礎,以創業教育為載體,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推進,最終實現高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轉變。
關鍵詞:精準醫學;研究生;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9.013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9-0039-03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oncology graduate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face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precision medicine,use innovative education as a foundation,and us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vehicle to promote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whole.Ultimately,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high-end application-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s will be achieved.
Key words:Precision medicine;Postgraduate;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下,精準醫學計 劃的提出對腫瘤學研究生來說如何更好的抓住機遇,進行醫學創新,通過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改進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方法;探索建立腫瘤學研究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加強相應的實踐能力培養體系管理,以培養腫瘤學研究生創新型人才模式改革為切入點[1],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真正提升研究生的創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達到創新創業型高端應用人才。
1精準醫學概念的提出及現階段發展的概況
簡單來說,“精準醫學”就是指根據每個患者的個人特征量體裁衣式地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它是由“個性化醫療”聯合最新的遺傳檢測技術發展而來。隨著美國“精準醫學計劃”提出,引發了全球醫學學術界及產業界的熱切關注,英國、澳大利亞、法國、韓國、荷蘭等國都啟動了大型人群的隊列研究。2015年3月,科技部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提出了中國精準醫療計劃。當月27日,我國發布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試點單位名單,2016年3月,精準醫療正式被納入中國“十三五”規劃。隨后,政策層面規范與大力支持并舉,技術層面前端診斷測序技術、基因芯片、細胞治療、液體活檢、抗體藥物研發、大數據、生物樣本庫等領域不斷創新發展,精準醫療在中國步入發展快軌。隨著精準醫療產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精準醫療在中國有望發展成為萬億級市場。目前,精準醫療產業內的公司還相對年輕,多處于創業期。而A股上市公司多通過參股、并購以及設立并購基金等方式涉足精準醫療[2]。從世界范圍看,“小公司研發+大公司并購”或將成為精準醫療主流商業模式。基因產業的發展還將經歷爬坡向上的過程,資本的泡沫也會被擠壓而有所回落。從行業發展來看,確實處于非常早期,行業還處于教育市場的階段,決策者、投資者、公司從業人員、醫生和患者都需要教育。
2 精準醫療發展的進程中腫瘤學醫學生創新創業對于我國醫療進步的意義
創新創業教育符合國家戰略,符合市場經濟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越來越快的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技能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不斷積累加深的專業知識和不斷拓展豐富的各類知識面,才能提升自身競爭力[3]。同時,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有效緩解就業壓力,能夠有效提升各高校的競爭力,提高學術交流水平,形成良性循環,并逐步推動我國醫療事業進步。精準醫學是醫學專業進步的現代化產物,意味著醫學專業未來的導向,意味著醫療市場的需求,尤其是隨著全球生存和生活環境的變化,癌癥患病率不斷低齡化和全面化的的趨勢,腫瘤學醫學生順應精準醫療發展的時代潮流,相應國家政策號召,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為推動我國醫療事業發展做貢獻。
3我國醫學高校腫瘤學研究生創新創業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3.1社會大環境切實加強和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重要舉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我國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不斷優化,創新創業觀念與時俱進,出現了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眾創”現象,帶動創新創業愈加活躍、規模不斷增大,效率顯著提高。醫學教育自身的特殊復雜性和生命科學的嚴肅性,導致我國醫學院校在創業方面面臨著各種壓力和問題[4]。對于醫學生創新創業來說,首先由于社會對傳統醫學的教育思想和慣性思維的影響,對醫學方面創新創業意識薄弱;其次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但在"大創時代"背景下,對于醫學方面具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政策支持較少,缺乏資金支持,即使是有意向做創新創業的醫學生也很難找到相應的平臺[5];同時,精準醫療剛剛起步,無論是社會、受眾市場還是醫學從業人員都還在學習以及觀念普及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體系及制度。
3.2學校層面由于醫學專業知識難度較大,學生在學習系統化課程知識本身就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傳統的醫學教育主要以被動式的模式為主,學生缺乏創新思維的引導,缺乏自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創業教育作為一種開拓性的素質教育活動,逐漸成為了高等教育的一種新探索,“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必須有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作為引導,在注重政府導向的同事,要增加學術自由和自治提升,確保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培養和形成”[6]。醫學院并非沒有創新創業課程,但大部分流于形式,沒有達成預期效果。教學系統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到位,還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參與熱情不高,主觀上推向學工系統,被當作學生活動或第二課堂的內容,沒有走進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主戰場。
3.3學生主觀因素由于醫學專業的自身特點,知識縱向面深,橫向面窄,就業觀念傳統保守,除醫學專業以外的創業必備的企業管理、市場分析、政策導向等其他技能基本都沒有涉獵,導致絕大多數的醫學生也沒有創業的自我意識,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都難以被激發,更不要說在社會大環境和學校創業氛圍不足的現階段,去提出醫學創新創業的想法、去獲取相關的實踐經驗。在多元的高校生活當中,學生自己真正獨立思考的時間會減少,而學生本身雖然崇尚科學,但受到外界多元事物的吸引和影響,很難專心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即便學生本身存在一定的能力,但很少會將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7]。
4 對精準醫學時代背景下腫瘤學研究生創新創業現有困境的簡析
4.1創造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環境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科學對于人類事務的影響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學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間接地生產出完全改變了人類生活的工具。第二種方式是教育性質的--它作用于心靈。盡管草率看來,這種方式好像不太明顯,但至少同第一種方式一樣銳利。”從古至今,人文社會科學都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對推動自然科學蓬勃發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精準醫療這一新時代背景下,更需要醫學生擁有發散性、多元性的創新思維,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完善的人格,并通過不斷學習形成全面的知識結構[8]。醫學院校應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傳授創新創業知識,將創新意識從各層面滲入學生的思想思維中;構建創業教育實踐平臺,重視各類知識的聯系、互通和融合,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從而帶動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建設。
4.2 完善腫瘤學研究生創新創業教學與實踐的考核評價和鼓勵制度及創業課程
4.2.1創業實踐的意義在于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創業目標和價值取向,從而全面提升創業者的綜合素質[9]。醫學院校創新人才激勵機制的構建和優化,對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和醫學行業培養合格從業者關系重大。精準醫學正在開啟腫瘤學專業的新時代,那么學校也應當與時俱進,設立相應的“雙創”鼓勵制度,將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雙創”知識、校內校外參加的“雙創”相關講座和各類比賽與素質拓展一樣,列入學生考核評價中,以加強“雙創”的滲透度,打破長久以來學生的“應試”教育學習模式,真正使所學有所用[10]。
4.2.2在精準醫學時代,現代腫瘤治療不僅向專業化更向精準、個體化方向發展。結合腫瘤學專業國內國際發展“創新、精準、轉化”形勢,開設腫瘤行業社會熱點討論課,使之具備完整的創業基礎知識和相關的理論分析能力。開設腫瘤學創新創業課程,例如:增加包括腫瘤基因靶向技術知識、中醫藥靶向治療等內容在內的醫療行業創新知識教育。
4.2.3腫瘤學是多元化醫學,面對癌癥大部分難以根治,但是卻能用目前醫療手段讓病人活得更有尊嚴。因而除了需要國家傳統及主流醫療外,更需補充與替代醫學重視腫瘤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其生活質量。探索完善腫瘤學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醫學課程體系,同時開設傳統中藥、推拿、心理學、營養學等相關的基礎知識課程,豐富學生創新創業必備的補充醫學專業知識和能力,彌補醫學高校知識面較窄的缺陷,為腫瘤學研究生創業綜合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4.2.4豐富教學評價模式,突出對真實學習效果的評價。評價的標準從知識轉向能力,評價的方式從定量評價轉向定性評價。更多關注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考察。例如,期末學業考查可圍繞創新文章和發明創造展開,同時對優秀的論文和發明予以獎勵,必要時幫助申請專利。
4.3 培育創新創業教育的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創新創業導師是為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專門人才,建立創新創業導師團隊,將指導創業實踐,提供創業服務,促進創業成功,以此推動造就一批大學生創業者,推動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創新創業的師資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臨床醫學創業核心競爭力是知識和經驗,優秀的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可以傳授實用的創新創業知識,而在學校搭建的創新創業平臺中,學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積累實驗經驗。利用校創新創業與學術交流中心,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激發創新思維,為學生創新實踐活動交流、培訓提供條件[11]。除了校內的實踐環境外,還應該在校外創建個更多的創新實踐平臺,以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去社會服務大眾,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5討論
2014年2月13日,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這標志著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正式啟動。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能夠大幅度提升年輕醫生的全面水平,擴展技能樹,最終提高病人安全保障,但對于許多醫學生來說確實增加了或多或少的壓力,社會上也屢現相關負面新聞。除了參加醫師規范化培訓外,現在國家提出創新創業也是醫學生的一個選擇,尤其在精準醫療逐漸被各行各業熟悉并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腫瘤學研究生選擇創新創業相比其他專業的醫學生更具有優勢。毋庸置疑,精準醫療是未來腫瘤學發展的方向,精準醫療必將改變臨床實踐,改變腫瘤醫療現有局面,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的腫瘤學研究生應努力提升自己,把握機遇,戰勝挑戰,共同譜寫醫學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吳雅蓉.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的研究與實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204-205.
[2]汪克亮,何剛,姚德利,等.基于協同創新的資源環境經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高教學刊,2016(19):186-187.
[3]魏屹晗,魏錚,張雪,等.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5,35(4):550-551
[4]劉健,王海雁.我國醫學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32):20-21.
[5]馬健生,黃海剛.基于"雙因素"模型的大學創新機制研究[J].研究教育,2013(10):65-71.
[6]張威.眾創時代背景下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問題探析[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5(1):46-48.
[7]劉超,王忠利.指導高校醫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踐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6):9-10.
[8]田鑫,孔令泉,羅天友.辨析當代醫學生創業教育構建"創新創業能力協同培養"模式[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6):903-909
[9]聞德亮.我國高等醫學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2,20(2):215-217.
[10]葛炳辰,王俊,時國東.深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提高醫學本科生科研素質[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28):41-42.
[11]姜翀,鄒德新.創新創業教育視閾下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教育技術學專業為例[J].廣西教育,2016,(35):181-182.
收稿日期:2017-10-22;修回日期:2017-10-28
編輯/李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