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冬梅 張雪英 饒青菊 楊火梅
摘 要:目的 了解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特點,分析其發生原因,探討防控對策,減少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的發生。方法 統計分析2014年4月~2016年12月46例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登記表,對其暴露地點、方式、時機、暴露源、局部處理及隨訪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實習護士職業暴露高發于內科病房,占36.95%;損傷類別以銳器傷為主,占95.65%;拔針、清理廢物是易發環節分別占65.21%、17.39%;乙型肝炎是高危暴露源占54.35%;暴露后及時正確處置率為95.65%;58.70%的實習護士自身沒有乙肝抗體。結論 針對實習護士職業暴露高危因素,加強職業暴露防護培訓,提高職業安全意識,正確實施標準預防,規范操作規程,合理使用防護用品,是切實有效降低職業暴露風險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實習護士;職業暴露;銳器傷;防控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9.059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09-017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nurses,analyze their causes,discus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ccupational nurses' occupational exposure.Methods From April 2014 to December 2016,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egistration forms of 46 intern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location,mode, timing,source,local treatment and follow-up resul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internship nurses was high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ward,accounting for 36.95%,the main injury category was sharp instrument injury,accounting for 95.65%,and 65.21% and 17.39% of the easy links were extracted and cleaned up,54.35% of the high-risk exposure sources were hepatitis B,and the correct treatment rate was 95.65% after exposure,and 58.70% of the practice nurses themselves did not have HBV antibody.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occupational nurses' high risk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strengthen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protection training,raising awareness of occupational safety,correctly implementing standard prevention,standardizing operating procedures,and using protective equipment reasonably are important links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risk.
Key words:Practical nurses;Occupational exposure;Sharp instrument injury;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是指醫務人員從事診療、護理、科學實驗等工作中受到物理化學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響,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1]。職業暴露直接威脅著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根據發生率和危害性分析,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類型以銳器傷最為常見[2]實習護士因臨床經驗不足,職業防護意識和知識相對缺乏,使得實習生發生職業暴露的概率高,針對實習護士采取針對性的職業暴露防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針對廬山市人民醫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的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登記表進行匯總分析,發現其中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4月~2016年12月廬山市人民醫院發生職業暴露的46例實習護士。其中,2014年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發生率為26.92%,2015年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發生率為22.22%,2016年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發生率14.06%。實習時間9個月。
1.2調查方法 發生職業暴露的實習護士由科室報至院感辦,同時填寫《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登記表》以保證在最佳預防時間內預防用藥。表格內容包括暴露人員的年齡、性別、職業、暴露場所、方式、環節、暴露源、局部處理及隨訪結果等。同時在實習結束時發放《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表》,統計漏報情況。2014年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發生21例,漏報5例,總共發生26例;2015年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發生16例,漏報2例,總共發生18例;2016年實習護士職業暴露發生9例,漏報1例,總共發生10例,見表1。
2 結果
2.1職業暴露地點、方式、時機 職業暴露發生地點以內科病房、外科病房、急救中心為主,分別占36.95%、26.08%、17.39%,暴露方式以銳器傷為主,占97.65%,暴露時機以拔針、清理廢物為主,分別占65.21%、17.39%,見表2。
2.2暴露時期 從職業暴露統計中可以看出,實習護士暴露發生較多的月份依次為實習第1個月、實習第2個月、實習第4個月,見表3。
2.3職業暴露源患者感染情況 職業暴露患者中以乙型肝炎為高危暴露源,有25人,占54.35%,梅毒患者4人,占8.70%,丙型肝炎患者2人,占4.35%,未感染者有6人,占13.04%,不清楚暴露源情況的有9人,占19.57%,見表4。
2.4職業暴露后局部處置及感染情況 46例實習護士職業暴露中,44例采取了正確的擠血、沖洗、消毒方法,占95.65%;2例皮膚黏膜暴露沖洗時間不夠。通過對46例職業暴露者進行定期隨訪,無相關血源性疾病感染發生。
2.5職業暴露漏報情況 通過《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表》統計,發現本次共漏報8例,總漏報率為14.81% ,見表5。
2.6職業暴露實習護士乙肝抗體情況 46例實習護士中,經檢查19人有乙肝表面抗體陽性,占41.30%,26人沒有抗體,占56.53%,另有1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占2.17%。
3 分析與對策
3.1實習護士職業暴露原因分析
3.1.1操作不熟練與工作量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意識增強,科室業務水平的發展,住院病人與日俱增,護理工作量不斷加大, 護士配比未能跟上。實習護士進入臨床,在帶教老師的帶領下漸漸熟悉各種侵入性操作如輸液、采血、注射等,工作繁忙,壓力大,但因實習護士操作欠熟練,顯然更容易發生職業暴露。
3.1.2違規操作與防護不到位 調查發現,銳器傷主要是由拔針、處理醫療廢物時發生。實習護士剛剛進入臨床,心情既激動,又害怕,看到各項操作都想躍躍欲試。初期實習護士下臨床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拔針、處理廢物等。但由于實習護士安全意識不強,存在不能做到醫療廢物源頭處理,徒手處理針頭等違規行為,沒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導致初期職業暴露發生率高。這主要與帶教老師指導不夠、監管不到位有關。
3.1.3職業暴露知識及防護意識不夠 研究發現:女性工作人員是發生職業暴露的高危群體,特別是從事診療工作的護理人員發生率最高[3]。不容忽視的是護生暴露發生率已呈明顯上升的趨勢,而我國護理教育體系中相關課程幾乎處于空白,職業暴露的相關知識少之又少,導致新護士對職業危害因素認識不足[4],根據《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調查表》統計,漏報率為14.81%,分析原因大致為實習護士對職業暴露的危害性認識仍不夠,抑或擔心老師批評,認為患者沒有血源性疾病就不用上報等。因此在培訓的同時要鼓勵實習護士積極上報職業暴露情況。
3.1.4疫苗接種與自身免疫狀態 從統計結果看,乙型肝炎病毒是臨床上實習護士職業暴露感染可能性最高的病原體,這種病原體可以通過接種乙肝疫苗進行有效預防。根據調查統計,大部分實習護士體內沒有乙肝抗體,主要是因為沒有做到每5年加強注射一次乙肝疫苗。2009年原衛生部頒布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防護導則》中對醫院正式勞動者的乙肝疫苗接種有明確要求,但實習護士卻不在要求之列,故實習護士的乙肝職業暴露發生風險大[5]。
3.2防控對策
3.2.1加強培訓 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實習護士上崗前進行大范圍的培訓,講解職業暴露的處理原則及危害性。科室的入科院感培訓由院感專職護士指導,詳盡介紹職業暴露報告及處理流程,防護用品存放地點、使用原則等。針對職業暴露高發科室實施微型培訓,培訓現場設在科室,訓練環境與工作環境一致,模擬場景更加真實。根據培訓內容結合臨床實際,模擬工作場景,進行不同的臨床操作,在操作中運用學習到預防銳器傷的安全行為,提高了職業防護的依從性[6]。
3.2.2加強帶教老師教育 在實習的初期盡量讓實習護士多看,鼓勵實習護士平時在操作室練習操作,增加熟練程度。合理安排實習護士作量,尤其是在工作量大的科室,一旦發現有雙手回帽、徒手處理針頭等違規操作行為要嚴厲制止。對實習護士的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教育實習護士在拔針時,分離針頭后,應將膠布完全脫離,避免將其粘在輸液管上,將頭皮針對準利器盒口,用剪刀在連接管靠近針頭處剪斷使其投入的方法[7]。同時教育實習護士如果不小心被銳器刺傷,應嚴格遵循職業暴露的處理程序:先擠血,后沖洗,再消毒,三項缺一不可。
3.2.3建立實習護士健康檔案 對實習護士的乙肝接種情況和免疫狀態進行登記,鼓勵無乙肝免疫反應的實習護士接種乙肝疫苗。這對職業暴露后減少檢驗等待時間、盡早預防性用藥、減輕職業暴露者心理負擔有重要意義[5]。
通過連續兩年的跟蹤調查,針對實習護士職業暴露情況采取一系列防控對策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實習護士的職業暴露發生率有所下降,但銳器傷的發生仍時有發生,防護意識的改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力紅,朱士俊.醫院感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1030.
[2]Cho E,Lee H,Choi M,et al.Factirs associated with needlestick and sharp injuries among hospital nurses:a 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 J Nurs Stud,2013,50(8):1025-1032.
[3]談宜斌,孫代艷,宋世會,等.醫務人員血源性職業暴露的風險及防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221-223.
[4]杜秋煥,王江濱,吳懷蘭,等.新護士職業防護認知狀態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2):3558-3559.
[5]張鴻,陳煒,劉玉馥,等.86例實習護士職業暴露原因分析及防護對策[J].循證護理,2017,3(3):271-274.
[6]李彥,李巖,陳同利,等.銳器傷專項微型培訓在職業暴露風險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7(9):2148-2151.
[7]宋平,周建新,王艷娜.臨床護士針刺傷事件監測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4):3005-3007.
收稿日期:2017-11-29;修回日期:2017-12-4
編輯/王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