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鶯來 林慶葵 黃偉珠
【摘要】 目的:研究中醫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干預價值,以此幫助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選取2017年1-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護理后遵醫行為。結果:護理后,觀察組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監控、飲食控制、規律用藥等遵醫行為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同時配合中醫護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遵醫行為,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中醫護理; 糖尿病; 干預; 價值
Study on Interven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Diabetic Patients/QIN Yinglai,LIN Qingkui,HUANG Weizh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2):082-084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tervention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for diabetic patients and to help the diabetic patients to control their blood sugar effectively.Method:A total of 120 diabet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s,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 and 2 h blood glucose(2 h PG)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and compliance behaviors after nursing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nursing,the levels of FPG and 2 h PG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blood sugar monitoring,diet control,regular medication and other compliance behavior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the course of diabetes treatment,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an better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of the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Diabetes; Intervention;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 Hospital of Doumen District,Zhuhai 51912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2.023
糖尿病為慢性疾病的一種,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導致臨床發病率逐年上升,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生活質量會受到嚴重的影響[1]。本研究選取12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分別實施不同護理模式,通過對比結果,分析中醫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0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WHO對糖尿病疾病相關診斷標準[2];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耳穴壓豆護理的患者耳部皮膚要完好無損,無水腫、疤痕、潰瘍和出血等。排除標準:耳部炎癥、耳部凍傷等患者;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0例。
1.2 方法 (1)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對糖尿病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運動護理、出院指導等護理干預,遵醫囑對患者執行各項操作。(2)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增加中醫護理干預。按照中醫理論的指導,糖尿病會損傷患者的陰陽平衡,而中醫護理正是使患者達到陰陽平衡,但是護理需要較長的持續時間,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情志護理[3]。中醫認為情志異常會直接傷及內臟,使臟腑氣機郁結,而脾胃灼消,使消渴癥狀加重。糖尿病患者大多年齡較大,缺乏對疾病基礎知識,患病時會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所以,護理人員要按照患者具體情況,實施情志護理。首先要評估患者情志,對缺乏疾病知識的患者提供知識宣講,與家屬溝通,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對產生焦慮心情的患者要傾聽患者心聲,了解患者心理變化,及時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以此保持患者的五臟安全和陰陽平衡,利于疾病臨床治療。②飲食護理。糖尿病患者多由飲食失調引起,早在《千金方》中就提出消渴病要控制三點,飲食、房事和咸食[4]。中醫理論分析,正常人過量食用過于肥甘物后,脾胃熾熱會引起脾胃陰灼傷,引起糖尿病。所以護理人員從患者入院之初就要指導飲食,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和低脂、低鹽等食物,注意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鮮蔬果,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忌煙酒與辛辣食物[5]。如有必要可以為患者提供藥膳、藥茶指導,例如:肺陰虛型者可以選擇鮮蘆根和麥冬,胃陰虛者可以選擇玄參,腎陰虛者可以選擇生地黃和枸杞子,陰陽兩虛者可以選擇益智仁和金櫻子等,以上中藥可以通過泡水的方式飲用[6]。③耳穴壓豆護理。耳穴壓豆是有效的護理方式,根據病變投射區以鈍性細棒點壓找出壓痛點,結合患者的耐痛程度,選取敏感點,詢問患者是否有酸、熱、麻、脹、痛等得氣的感覺,取王不留籽貼于壓痛點,按揉至1~2 min,詢問患者的感覺。完成耳穴壓豆后指導患者,耳穴貼壓部位產生熱、脹、痛等為正常治療現象。護理人員每日為患者按壓耳穴3~5次,每隔3日更換1次,選擇兩組穴位進行交替貼壓的方式,指導患者洗澡或洗頭時要注意耳部的保護,避免貼壓污染或脫落,以此延長耳穴貼壓的時間[7]。若貼壓受到污染或脫落要及時通知護理人員更換。④并發癥護理。糖尿病患者機體虛弱,氣血運行不暢,抵抗力較差,皮膚、呼吸道及泌尿系統都容易受到感染[8]。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勤洗手、換衣物,對末梢循環不良患者進行足底按摩,睡前為患者應用活血通絡中藥泡藥浴[9]。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護理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等指標變化情況;統計分析兩組護理后遵醫行為情況,包括血糖監控、飲食控制、規律用藥。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39例,女21例;年齡41~76歲,平均(65.8±4.5)歲。觀察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2~76歲,平均(64.1±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護理前后FPG、2 h PG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FPG、2 h P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FPG、2 h PG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護理后遵醫行為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血糖監控、飲食控制、規律用藥等遵醫行為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10-12]。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后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并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藥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患者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中糖尿病隸屬祖國醫學之“消渴”范疇[13],主要是體質陰虛和勞欲過度、飲食不規律等因素引起。中醫分析,老年人機體正氣衰減,五臟功能降低[14],中醫護理是治療方案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完成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對其護理可以起到重要的干預價值,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遵醫行為。患者一旦患病就需要接受終身治療,臨床用藥多控制患者血糖[15]。但僅應用藥物治療并不能取得最佳效果,還要結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才能起到更好控制效果。研究發現,中醫護理干預可以根據糖尿病患者癥狀的不同給予中醫辨證施護,效果較為理想,例如:腎陰虧虛型者可以選擇鮮生地湯、六味地黃丸等藥物[16],以生津清熱和滋陰補腎;胃熱熾盛者可以選擇蘿卜湯、番茄湯等茶飲的方式[17],起到養陰增液和清瀉胃火治療效果[18]。中醫護理人員通過生活上的情志護理、飲食護理等干預措施,可以轉移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使患者日常生活更豐富,避免負面情緒影響疾病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19]。計算患者飲食量,保證每日能量消耗和熱量攝入平衡,指導患者多選擇合適的食物,忌食過于刺激和油膩食物。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FPG、2 h PG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糖監控、飲食控制、規律用藥等遵醫行為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朱蘭英等[20]學者研究相符。可見,中醫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較好,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變化。中醫食療能幫助患者清熱瀉火、滋補肝胃、健脾利濕,而且經濟適用性較強,既不會增加患者經濟負擔,又可以調暢患者中焦氣機,恢復脾運。中醫護理中的耳穴壓豆法對2型糖尿病患者減肥療效較好,可更好地抑制食欲,加強代謝刺激,而且不會產生副作用。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同時配合中醫護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遵醫行為,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新.中醫護理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5,7(3):49-50.
[2]廖路妹.中醫護理對社區糖尿病患者干預的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2):258-259.
[3]陳育紅,徐名一.淺談中醫飲食養生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86-87.
[4]楊莉,顧平,張旋.消渴病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效果與評價[J].護理研究,2015,29(6):2115-2117.
[5]畢月萍.糖尿病患者社區中醫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4):265-266.
[6]楊玉梅.臨床護理路徑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3):77-78.
[7]董福蘭.糖尿病患者的中醫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7):304-305.
[8]楊春琴,朱曉玲.社區護士遞進式糖尿病知識培訓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4,28(10A):3564-3565.
[9]張立穎,彭夢苗,李亞潔,等.糖尿病護理門診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4A):865-867.
[10]鄧艷華,李琳.糖尿病足的中醫護理臨床路徑[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16):7-9.
[11]蔣學文.中藥泡足對早期糖尿病足的療效觀察與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11):1040-1041.
[12]管玉香,武義華,方秀萍,等.糖尿病病人應用中醫護理方案的干預效應與思考[J].全科護理,2015,13(21):2047-2049.
[13]曹敏銳.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現狀及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4,12(27):2513-2516.
[14]潘維梅.中醫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及睡眠質量指數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4,27(5):120-122.
[15]王科慶.中醫護理干預措施對糖尿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20):115-116.
[16]徐妙娣,袁菊明.中醫護理及康復指導在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遼寧中醫雜志,2015,42(6):1335-1336.
[17]易秋暉.中醫護理干預在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15-17.
[18]黎靜.中醫護理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血糖控制效果分析[J/OL].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6):14952-14953.
[19]李琦.淺析中醫護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5):266.
[20]朱蘭英,溫俊茂,蘇廣,等.中醫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干預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7):929-931.
(收稿日期:2018-01-09) (本文編輯: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