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貴娣 溫冬艷 陳小凱
【摘要】 目的:探討手工作業包在病房延伸訓練中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12月本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12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手工作業包治療。觀察兩組基線期及治療后MBI評分變化情況。結果:治療后3、5周,試驗組MBI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工作業包在病房延伸訓練中應用,能提高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在康復病房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腦卒中; 病房延伸訓練; 手工作業包; 日常生活能力
Value of Handwork Package Bag in Ward Extension Training for Daily Life Activities of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ZOU Guidi,WEN Dongyan,CHEN Xiaoka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2):141-143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mprovement value of handwork package bag in ward extension training for daily life activities of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120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handwork package bag treatment on this basis.The changes of Modi-fied Barthel Index scores in baseline phas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Result:After treatment 3 and 5 weeks,Modi-fied Barthel Index sco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andwork package bag in ward extension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activities of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it is worth of promoting and applying in rehabilitative ward.
【Key words】 Cerebral stroke; Ward extension training; Handwork package bag; Daily life activities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Huizhou 516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2.041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以腦組織損傷為主要病理特征,患者通常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和軀體殘疾[1-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進展,腦卒中發病率呈持續上升趨勢,現階段該病已成為危害我國中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的主要疾病[4-6]。作業療法是一種康復治療手段,有學者采用量性研究證明,傳統作業療法有助于恢復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7-9]。但是傳統作業療法在康復病房延伸訓練中時常會遇到康復護士執行困難的問題,且訓練動作及內容較為機械、被動、枯燥、乏味等,以致患者依從性差、自我否定、情緒障礙等等,因而干預效果不穩定。因此,基于傳統作業療法探尋一種標準化、易推廣的干預新模式尤為迫切。為此,本院開展該研究,旨在探討手工作業包在病房延伸訓練中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康復醫學科收治的12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均為首發病例;②均符合王志宏等研究者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TOAST分型標準》中腦卒中的診斷標準[10];③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近期均未被采納或參與其他臨床研究。(2)排除標準:①四肢癱瘓;②伴有其他嚴重疾病;③認知、語言功能障礙,影響觀察指標評定;④嚴重不良反應,未按要求用藥以及資料不全。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該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康復治療,包括針灸、物理治療、言語治療等等,以及以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為主的病房延伸訓練。
手工作業包由本院康復醫學科負責科研開發,技術路線:前期復習文獻資料、患者病歷資料─以座談會的形式組織康復醫學科成員從臨床需求、患者訴求、評價工具以及治療工具和輔具等方面提出建議─初步制定手工作業包治療方案─組織專員采購手工產品─小規模試驗─采用主觀和客觀評價指標對初步制定的手工作業包治療方案進行評價─結合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改進手工作業包治療方案─最終制定出了6套手工作業包治療方案,包括揉紙畫包、不織布包、絲網花包、衍紙畫包、數字油畫包和拼豆包。試驗組在常規康復治療基礎上給予手工作業包治療,具體如下:(1)采用主觀和客觀評價指標對患者功能進行評價;(2)結合患者功能和興趣選擇手工作業包項目(根據患者康復程度和興趣決定是否重新調整);(3)康復護士指導并教會患者使用所選擇的手工作業包,60 min/次,6次/周;(4)治療結束。
1.3 觀察指標 基線期及治療后3、5周采用改良巴氏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11-12]評定量表對兩組患者進行評價。MBI評定量表是反映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客觀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試驗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50~70歲,平均(60.35±5.49)歲;腦卒中類型:腦梗死39例,腦出血21例;病灶部位,左26例,右34例;婚姻狀況:已婚53例,離婚1例,喪偶6例;受教育程度:大學及以上2例,中學36例,小學及以下22例。對照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50~70歲,平均(61.07±6.33)歲;腦卒中類型:腦梗死37例,腦出血23例;病灶部位,左25例,右35例;婚姻狀況:已婚53例,離婚2例,喪偶5例;受教育程度:大學及以上2例,中學35例,小學及以下2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MBI評分比較 基線期兩組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5周,試驗組MBI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康復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治療理念不同,不僅限于用器官失能病理過程來做出治療主張,同時將治療焦點擴展到單一個體,包括病損以及由此導致的殘疾和殘障[13-16]。以腦卒中的病房康復延伸訓練為例,采用具有調節性、科學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的治療方法來恢復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是手段,改善其生活質量和生存質量為最終目的。與此同時,MBI評定量表是反映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客觀指標,因此,該評定量表用于衡量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符合高論證強度的試驗的要求。
傳統的作業療法應用在病房延伸訓練是有目的性、選擇性的作業活動(即完成轉移、進食以及翻身等活動),通過“腦的可塑性與功能再組”的理論,清除不必要的肌肉活動,抑制異常神經突觸和運動模式,使腦卒中患者獲得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同時避免繼發性神經萎縮[17-20]。這種干預模式對于提高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具有現實意義。手工作業包是將傳統作業療法與手工產品和手工形式進行了結合,與傳統作業療法的觀點殊途同歸。同時,手工作業包具有標準化、易推廣的優點,簡化了作業治療師和康復護士的工作[21-25],當然在干預效果和療效穩定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基線期兩組MBI評分基本相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5周,試驗組M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手工作業包在病房延伸訓練中應用,能提高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這種結果的形成可能是因為在病房延伸訓練中,手工作業包治療方案改善了傳統病房延伸訓練治療流程缺乏規范性、精確性以及人文關懷的狀況,滿足了腦卒中患者個性化的訴求,使腦卒中患者從機械、被動、枯燥乏味、自我否定以及情緒障礙等方面問題中解放出來,從“灌溉式”的治療轉變為積極主動的治療,使病房延伸訓練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手工作業包在病房延伸訓練中應用,能提高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值得在康復病房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解紅,劉學政,劉新橋.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機制和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6):612-614.
[2]陸正齊,胡學強.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和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5,30(16):20.
[3]李杰華.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研究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2):1565-1567.
[4]周桂榮,劉愛萍,葉純,等.北京門頭溝區中老年人群腦卒中患病現狀及危險因素[J].中國公共衛生,2014,30(4):420-423.
[5]中國腦卒中醫療質量評估協作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現狀[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9,42(4):223-228.
[6] Veresciagina K,Ambrozaitis K V,Spakauskas B.Health-related quality-of-lif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using SF-36 questionnaire[J].Medicina,2007,43(8):607.
[7]劉涓,謝瑞娟,石翠霞,等.強化作業療法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影響的臨床觀察[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4):523-525.
[8]章偉峰,沈小洪,時美芳.作業療法結合家庭環境改造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6,15(1):6-9.
[9]曹渺,劉曉瑞,黃彬洋,等.ICF模式下的作業療法配合電針平衡區改善腦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臨證心得[J].中醫外治雜志,2017,26(2):57-58.
[10]王志宏,韓仲巖.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TOAST分型標準[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7,20(5):392.
[11]閔瑜,吳媛媛,燕鐵斌.改良Barthel指數(簡體中文版)量表評定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8,30(3):185-188.
[12]范天倫,童玉燕,李嬌紅,等.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量表在腦卒中患者中應用的對比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79):113-114.
[13]巫嘉陵,安中平,王世民,等.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9,9(5):464-468.
[14] Gary Kielhofner,Lou Fogg,Brent Braveman,et al.A Factor Analytic Study of the 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 Screening Tool of Hypothesized Variables[J].Occupational Therapy in Mental Health,2009,25(2):127-137.
[15]尤培建.整合醫學視野下康復醫學幾個問題的探討[J].醫學與哲學,2015,36(20):82-84.
[16]陳衛,李海濤,王秀英,等.淺談康復醫學科規范化建設與康復流程的實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8):127-128.
[17]徐麗麗,吳毅,鄭慶平,等.腦損傷后功能重組與臨床康復方法[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7,29(4):281-283.
[18]賈杰.“中樞-外周-中樞”閉環康復——腦卒中后手功能康復新理念[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11):1180-1182.
[19]徐麗麗,白玉龍,胡永善,等.運動訓練改善腦缺血大鼠梗死體積與神經行為能力的實驗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2):100-102.
[20]薛秋菊,楊駿,李傳富,等.康復后周圍性面癱患者初級運動皮層的功能連接變化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6,14(2):119-124.
[21]張獻強,高云,朱艷玲.手工作業對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1,26(4):310-311.
[22]李華喜,鄧金嬌,鄧文清,等.手工藝制作對手外傷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s2):1-3.
[23]鄭金利,丘衛紅,李奎,等.活動分析法在腦卒中偏癱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05,9(45):1-3.
[24]呂慧頤,楊萍,喬婕.延伸護理對腦卒中病人ADL能力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14(15):1882-1883.
[25]劉志紅,劉仰斌.冰刺激在病房延伸訓練治療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中的臨床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4,2(4):45-47.
(收稿日期:2018-02-10)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