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江華 王峰 付強
【摘要】 目的:分析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胰腺血流及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和常規治療,試驗組患者在此前提下,對其實施生長抑素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胰腺血流與胰腺內、外分泌指標。結果:治療后,試驗組患者胰腺的血流量為(317.64±8.30)ml/(100 mg·min)、毛細血管通透性為(26.42±1.39)ml/(100 mg·min)、血容量為(24.80±1.66)ml/100 mg,優于對照組的(282.15±8.34)ml/(100 mg·min)、(31.09±1.21)ml/
(100 mg·min)、(21.02±1.543)ml/100 mg,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銅藍蛋白、胰島素水平高于對照組,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原-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治療中,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生長抑素治療,治療效果相對比較理想,同時能夠對患者胰腺的血流和功能起到改善作用。
【關鍵詞】 生長抑素治療; 急性胰腺炎; 胰腺血流; 胰腺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1.02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1-0042-02
在對急性胰腺炎疾病深入研究發現,綜合治療手段已經成為其臨床治療重要趨勢。當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時,內鏡治療干預屬于有效治療方法,然而,由于部分患者無法進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使其治療方法受到一定爭議[1]。因急性胰腺炎屬于消化內科疾病,患者的胰腺功能會隨之不斷下降,從而出現胰腺血供的不足,所以,在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將胰腺功能、胰腺血供的改善作為重點[2]。臨床中急性胰腺炎治療藥物較多,生長抑素作為常見治療藥物,其臨床療效相對比較理想。在此基礎上,筆者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39例患者予以生長抑素治療后,治療效果顯著,具體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患者。將《急性胰腺炎診斷指南》作為臨床診斷標準,全部患者均滿足其診斷要求,此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試驗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22~72歲,平均(47.5±3.1)歲;13例輕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14例重度患者。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1~72歲,平均(46.5±3.2)歲;15例輕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11例重度患者。對照組、試驗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進行基礎和常規治療,具體方法包括:對發病患者應該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療,即采取靜脈推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主要有哌替啶(國藥準字H21022413,企業名稱: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山莨菪堿(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707,生產廠家:杭州民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地西泮(國藥準字H62020554,生產企業:甘肅蘭藥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每種藥物劑量分別為:100 mg、10 mg、10 mg,以實現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3-4]。基于此,對患者予以常規治療,為了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還可以通過營養支持、禁食等方式進行控制,其中營養支持是以靜脈滴注的形式進行,同時實施抗感染和緩解疼痛治療,以保證患者體內的微循環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均進行一周連續治療[5]。試驗組則是在此基礎上,對患者予以生長抑素治療,并將生長抑素的配比作為重點,即選擇0.6 mg的生長抑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90105287,生產企業:武漢華龍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48 ml生理鹽水進行稀釋,然后將其注入至靜脈微量泵內,當發揮藥物療效后,可以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生長抑素劑量的調整,需要注意:在生長抑素使用過程,用量需超過0.3 mg標準,同時進行一周的持續治療[6]。
1.3 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胰腺血流的檢測時,其主要是選擇多層螺旋CT進行,胰腺體部為檢測部位,檢查標準為血流量、血容量和毛細血管通透性[7]。對患者進行胰腺內分泌和胰腺外分泌的指標觀察時,胰腺內分泌是從銅藍蛋白、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方面進行,胰腺外分泌則將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原-2作為觀察標準。測定者均由檢驗科工作人員進行,在擁有豐富測定經驗的同時,還應該按照試劑盒的實際操作標準進行[8]。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胰腺血流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醫學血流各項指標,試驗組患者胰腺的血流量、毛細血管通透性、血容量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胰腺內分泌各項指標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胰腺內分泌各項指標,試驗組銅藍蛋白、胰島素水平高于對照組,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胰腺外分泌各項指標比較
試驗組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原-2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對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來講,早期病理的損害機制為:機體發生較強的炎癥反應,主要是由于炎性介質、氧自由基和細胞因子所導致[9],而后期病理發生于患者生理的惡性循環,多數是因細胞因子的誘生和內毒素血癥、嚴重感染等原因造成。在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將炎癥反應的調節作為重點,同時進行內毒素血癥、感染的有效控制,以保證患者可以早日恢復健康[10]。當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時,往往會造成患者胰腺血流、胰腺功能的異常,為了改善患者胰腺功能和血流狀態,可以將生長抑素治療方法應用于常規治療中,其治療結果相對比較理想[11]。本文選擇7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胰腺血流、胰腺內分泌、胰腺外分泌相關指標數據,發現生長抑素治療在胰腺功能和胰腺血流中起到積極作用,使其呈現良好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對急性胰腺炎患者予以治療時,生長抑素治療方法的應用,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胰腺血流和胰腺功能,屬于臨床有效治療方法,值得對其進行廣泛借鑒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葛永康,余華蓉,周川芬.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胰腺血流及胰腺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5,34(3):378-380.
[2]王云宏.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胰腺血流及胰腺功能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34(26):142-143.
[3]賀偉.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對患者胰腺血流及胰腺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8):92-95.
[4]黃艷輝.生長抑素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療效及胰腺內外分泌系統影響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5,23(5):358-361.
[5]趙堅敏,趙素珍,顧慶,等.生長抑素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及消化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5,10(9):1322-1324.
[6]陳海青.護理干預對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效果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3,22(11):54-55.
[7]王放,朱芳麗,王剛,等.生長抑素與前列地爾聯合治療對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消化功能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21):2092-2095.
[8]溫林,孟慶蘭.乳果糖灌腸聯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療效及對炎性因子和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1):3476-3478.
[9]任毅.丹參注射液聯合西醫治療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血流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6):169.
[10]許志偉,陳勝,朱堅,等.生長抑素治療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內壓的影響[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3,25(1):69-71.
[11]劉建莊.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生長抑素對胃腸動力影響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學,2014,34(3):61-62.
(收稿日期: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