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摘 要:一直以來,長江流域保護工作都是我國的重點工作,然而這項工作依舊面臨一些困境,表現在: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并沒有完善的環保執法機制、沒有統一協調的立法標準等,這就使得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工作難以有效開展。對于這一問題,相關部門需要積極探究相關法治策略,確保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健康且有序的開展。
關鍵詞: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法治;策略
長江的發源地為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其是我國的“母親河”,并承擔著長江流域的水生生物安全、生態安全、水資源安全等。在今年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需對整體推進與關鍵點突破的關系進行準確把控,有效開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及修復工作,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將生態保護放在首要位置,立足于生態系統整體性與長江流域的系統性,兼顧各項生態要素,科學合理地開展環境保護工程及生態修復工程。基于此,我們需秉持著生態系統整體性治理理念、生態保護優先原則,對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法治體系進行建立,從而有效保護與改善長江生態環境。
1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國越來越注重長江流域保護工作,且獲得相應的效果,然而依就存在著碎片化保護的問題,碎片化指組織或者機構間聯系表現出破碎和分裂的情況。現階段,我國對于長江流域的保護所采用的模式為碎片化保護模式,也就是依據行政區劃、流域、環境要素、部門等來對長江流域生態系統加以人為劃分,從而開展長江流域碎片化管理與保護。然而,行政區劃具有多元性的特點,部門職責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流域具有特殊性的特點,環境要素具有復雜性的特點,這就造成長江流域保護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站在自然的角度,長江干流流經我國多個省市,在開展長江流域保護工作時就需要劃分成多個行政管轄區,進而出現多頭管理的問題,導致各個部門之間存在職權不明,及職能交叉的情況[1]。
2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的法治策略
2.1立法策略
具體內容有:(1)樹立整體性治理的立法理念,當前我國的立法主要依據土壤、大氣及水體等生態要素選用多要素分別立法的形式,但在這種立法形式下,相關部門極易從本身立場出發,沒有充分的考慮長江流域的整體利益及流域生態系統多個要素間的聯系,這就無法在全局上規劃長江流域保護工作;基于此,相關部門需嚴格依據整體性治理理念來進行長江流域保護綜合性立法,從而實現長江流域生態系統一體化保護;(2)借助立法來對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細分與確定,我國2014年所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雖讓我國生態補償制度呈現出較強的法制化,然而該法規中的內容卻不具備可操作性;基于此,相關部門在對長江保護法進行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對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中的具體內容進行細分與確定,也就是必須依據哪一方獲得利益哪一方就必須補償的原則,借助立法來對長江流域升天保護補償制度中的一系列核心標準進行明確,并提出多種多樣的補償手段,充分結合精準脫貧、生態保護補償,加強相關部門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其生態保護方面的認識,對于強化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而付出一些代價的區域,應給予相應的補償;(3)構建完善的長江流域環境保護法律機制,因為環境問題的特點為多樣性、繁瑣性、潛伏性,立法的特點為權威性、嚴肅性及可靠性,所以我國環境立法應具備十分嚴謹的特點,秉持著宜粗不宜細的原則,從而合理設計相關的法律法規[2]。
2.2執法策略
具體內容有:(1)構建多個部門之間的權威統一機制,為能夠將“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理念加以落實到位,相關部門應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機構進行組建,這些部門應一同組織開展長江流域環境保護工作的一系列有關議題,并統一協調的開展長江流域保護工作;(2)對跨行政區劃的環境合作體系進行設置,從而明確各個行政區域之間的職能,避免出現職權交叉的情況;(3)構建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可借助多種手段來實現多個利益相關方的協同合作,其中手段指:媒體輿論力量、將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進行擴大、支持非政府組織發展等,利益相關方有:社會公眾、企業及政府;基于此,相關部門必須強化長江流域資源開發、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等一體化管理,從而形成多元化協同治理的機制。
2.3司法策略
具體內容有:(1)對專門的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法進行設置,從而為該流域內環境污染事件造成損害的受眾提供法律援助平臺,并震懾該流域周圍不按照相關規定處理生產廢棄物隨意排放的企業,確保環境法律的有效落實;(2)對環境公益訴訟的原告主體范圍進行恰當擴張,促使社會公眾及環保公益機構積極參與到長江流域環境保護中去;(3)提高環境法官的業務素養與專業水平,環境法庭應向社會招聘具有環境科學學科或是環境法學的資格證書的碩士與博士,并對這些人員進行考核,只有通過考核的人員才能夠正式進入到環境法官隊伍中;環境法庭還應重視環境法官的教育與培訓,以此來不斷提升其業務素養,組建一支優秀的環境法官隊伍,進而確保長江流域的環境司法公正[3]。
3結語
總而言之,長江流域關乎著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民生民計,并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健康發展。為此,我國十分重視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相關部門需要全面分析該流域一體化保護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來制定相應的法治策略,從立法策略、執法策略及司法策略方面出發,從而對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體系進行構建,有效的保護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呂忠梅,陳虹.關于長江立法的思考[J].環境保護,2016,44(18):32-38.
[2]彭中遙,李愛年,王彬.長江流域一體化保護的法治策略[J].環境保護,2018,46(09):27-31.
[3]加強長江保護 推動綠色生態廊道建設[J].人民長江,2016,47(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