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
摘 要:本文從中小規模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積極作用入手,分析了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弊端,并就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如何消除各種弊端提出了幾點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規模 行政事業單位 會計集中核算
引 言
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運行的效率反映政府治理水平高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水平的高低影響著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履行,政府資金使用績效,政府財務風險的防范,政府會計信息的質量,政府國有資產的安全。在我國經濟運行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過程中,健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機構設置、完善人員配備、提升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夯實會計工作,有利于提升政府治理水平與績效。目前,各行政事業單位對會計機構的設置各不相同,較大規模的單位要求單獨設置會計機構,而中小規模的單位沒有要求單獨設置會計機構。各單位會計管理、核算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特別是中小規模的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受人員編制的影響,不能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經常身兼數職,很難對會計核算進行深入的研究。對中小規模行政事業單位在主管部門范圍內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利于提高中小規模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保證國有資產安全。
一、中小規模行政事業單位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積極作用。
(一)、加強了主管部門對下屬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達到人事、財務統一管理。目前,下屬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大部分由主管部門進行管理,但財務上管理的方式各不相同。財務由主管部門集中核算后,可以讓各下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權、財務管理權統一,便于主管部門對下屬單位考核管理。(二)、規范了會計核算工作,提高了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和工作效率。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由主管部門財務部門統一核算。可以由素質較高的會計人員擔任主要會計工作,或在其帶領下進行會計工作,對財務部門的會計工作起到一個標桿的作用,對提升財務部門的整體地位也有一定的作用,對嚴格執行有關會計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也有促進作用,從而提高財務部門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和工作效率。(三)、促進了財政預算制度改革,確保全額預算、政府采購等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各項資金由主管部門的財務部門統一支付,對沒有預算指標、超預算指標和沒有按規定進行政府采購的項目,財務部門將不予以支付,強化了預算編制的剛性和政府采購等工作的順利推進,提升了資金使用績效。(四)、加強了事前控制和會計監督,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前,會計人員由所在單位對其進行考核,無法對單位經濟業務進行正常監督,只能依靠事后審計進行監督。由于事后審計不連續性,導致上次審計的問題,下次審計時還存在同樣的問題。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由主管理部門的財務部門對會計人員進行統一核算,解除了會計人員的后顧之憂,會計人員能較獨立地行使監督權,會計監督由事后監督變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監督,減少腐敗的發生,推動了黨風廉政建設。同時,可以充分運用OA等內控系統,加強對經濟業務進行合理性、合規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在更高層面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合法,還能對執行有關規章制度剛柔程度達到統一。(五)、促進了人員的調配,完善了內部控制制度,規范了內部控制行為。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可以將部分人員調整到資產管理、內部審計等崗位,使單位內控崗位的設置更加合理、規范,保證了內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實施。
二、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弊端。
(一)、會計主體不明確,導致主管部門財務部門和下屬各單位之間在財務管理出現問題時,相互推委、責任不清。原來由各單位獨立核算時,各單位都為獨立的法人,財務管理上出現問題時,各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當會計集中核算后,對財務管理和責任的劃分可能不是很清晰,財務管理出現問題時,可能存在相互推卸責任的問題存在,對部分業務出現雙方都不管或雙方都管的局面。(二)、財務的日常管理與業務相脫節,不利于業財融合。當會計集中核算后,原來各單位財務人員集中到主管部門財務處室,財務人員不能有效的參與各單位的業務,不能為業務提供專業的財務指導,不利于業財融合。(三)、各單位資產管理可能成為管理的薄弱環節。當會計集中核算后,原來各單位財務人員比較重視的實物資產、應收款項等的管理,缺乏會計人員的現場監督和指導,可能引起實物資產和應收款項等缺乏監督,導致失控。
三、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針對各弊端應采取的措施。
(一)、加強對相關業務的財務審批、聯簽制度。財務人員應參加相關單位的各項決策,對各項經濟業務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財務審批,對合同等業務實行聯簽制度,從財務的角度對合同等業務提出意見。(二)、建立單位管理系統,實行部分財務業務自動化處理。建立單位管理系統,可以讓各業務處理更加規范,如建立資產管理系統,各單位從資產購置、使用、處置等過程進行全程監控。讓數據多跑路,人少跑路,節省人力成本。實行部分財務業務自動化處理,能讓財務人員減少對大量重復數據處理時間和精力,將部分精力用于學習和管理,從而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三)、推行管理會計應用,建立健全符合單位自身管理要求的財務制度和業務流程。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部分財務人員可以從繁雜的業務中脫離出來,從事管理會計的工作,對各單位的經濟業務從財務人員角度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單位資金使用績效。(四)、加強各單位領導相關財務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讓各單位領導能更好的理解相關的財務法律法規,和財務人員共同執行好財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五)、加強對各下屬單位財務法律法規執行、資金使用績效、資產安全等情況進行考核。
四、結語
會計核算由各單位自立核算轉變為由主管部門集中核算,主管部門對各下屬單位粗放式管理轉為精細化管理,由事后監督轉變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監督,讓各下屬單位少犯經濟上錯誤。同時,有利于提高中小規模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保證國有資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蔡新娟.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中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
[2] 譚婧.中小規模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問題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