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作為公益性文化單位,文化建設對于提升博物館服務能力,推動博物館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基層博物館為例,詳細論述了博物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并從建設理念、建設方向、建設路徑等方面等方面探索了博物館文化建設的辦法。
關鍵詞:博物館;文化建設;服務能力
博物館文化是“在其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與其社會功能相吻合的外在氣質、內在精神以及服務于社會、發展于社會的價值觀念,其形態既是無形的,也有有形的,既有過去、現在的,更是未來的”。根據相關定義,博物館文化建設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既可以是公益展出、社會教育、考古研究等與博物館相關的內容,也可以是在博物館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管理理念、發展理念、服務理念等等。
1博物館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博物館最重要的職能在于公益服務,加強博物館文化建設對于提高博物館職工素質,提升博物館公益服務水平,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1博物館文化建設是建強博物館職工隊伍的重要方式。文化建設是把博物館職工和單位的訴求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重要樞紐,一個單位的職工是否有凝聚力和創造力,是否有團隊精神和奉獻精神,關鍵在于單位的文化建設。博物館職能眾多,涉及到展陳、保管、教育、研究、考古等各個方面,對于職工的能力素質要求較高,良好的博物館文化,能夠增強職工對于博物館事業的熱愛,激發職工對于工作崗位和業務的熱忱,增強干部職工之間、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進而建設一支熱愛博物館事業,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員工隊伍。
1.2博物館文化建設是彰顯博物館發展特色的重要載體。如果把博物館比作是一個人,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性情和生存技能,如果博物館失去了文化特色,就像人沒有了性格。通過大力挖掘博物館文化、地方文化,并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合在博物館開辦理念、基礎設施、公益活動之中,從而使博物館從一個抽象的概念,轉變為一個鮮活的、具體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集合體,增強博物館的文化影響力。
1.3博物館文化建設是強化博物館文化職能的重要基礎。在博物館公益服務中,文化服務是重要方面,通過舉辦公益展覽、開展交流活動、教育活動實現文化服務職能。加強博物館的文化建設,有利于賦予這些展覽、教育活動更多的文化內涵,讓觀眾在參觀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啟迪,起到更好的教育宣傳引導作用,從而提升博物館服務能力的重要保障。
2博物館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結合基層博物館的基本職能和工作要求,本文認為要推進博物館文化建設,必須解決好理念的問題、方向的問題、路徑的問題。
2.1要樹立博物館文化建設的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博物館文化建設中,博物館的管理層首先提高對博物館文化建設的重視,深刻認識博物館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推動基礎建設、開展服務、策劃活動、運行管理過程中,樹立“博物館文化”和“文化博物館”意識,鼓勵和支持博物館職工在文化建設領域的創新創造,聚集融合更多的文化元素,切實為博物館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環境。
2.2要明確博物館文化建設的方向。推進博物館文化建設,必須要設定博物館文化建設的努力方向,即文化建設的目標,然后根據目標充實具體的工作內容。本文認為,博物館文化建設過程中,至少要明確三個重點方向:一是博物館文化建設必須與博物館基本職能相結合。要把博物館文化建設融入到博物館陳列布展、教育參觀、收藏保護等各種職能之中,以厚重的文化內涵,增強博物館的文化特色。二是博物館文化建設必須與職工隊伍建設相結合。要通過文化建設,進一步提振博物館干部職工的精氣神,增強博物館職工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創造力,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三是博物館文化建設必須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相結合。要積極探索,將博物館文化建設與地方的文化事業、教育事業、旅游產業的發展相結合,讓博物館文化成為打造地方品牌,增強地方文化力,助推地方發展的重要動力。
2.3要找準博物館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是要通過強化博物館工作職能增強文化底蘊。博物館的文化體現在博物館職能履行過程中,要樹立品牌意識,研究意識,將博物館的傳統功能做精做好,加強博物館功能的開發和研究,做出文化特色。同時,要積極創新文物保護的理念,加強對口述歷史、民間文學、民間文藝以及歷史記憶、歷史足跡等無形文物的保護、珍藏,加強對文化旅游產業及產品的探索和研發,以此來擴大博物館的外延,凸現博物館的歷史縱深感,增強博物館的文化感染力和文化底蘊。二是要推動博物館基礎設施與文化特色融合。博物館的建筑、場館、展陳等,本身是一個城市或一個地區的文化標志,體現出博物館的品格,博物館文化能否更具有地方性、時代性的特色,取決于是否實現與基礎設施建設的深度融合。以山西博物院為例,其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以“晉魂”為主題,充分吸取晉文化的精髓,同時采用“互聯網+博物館”的理念,在提煉山西博物院自身特色的基礎上,打造了智慧博物館模式,成為太原市重要的標志性文化建筑。三是要強化博物館文化建設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要積極呼吁地方政府部門加強對博物館文化建設的資金保障,全面提高博物館建設投入和工作待遇。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博物館管理制度改革,推動博物館管理方式的變革,例如,可根據實際情形,設立董事會、監事會,讓更多的社會名流關心博物館,讓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博物館的管理,讓更多的學者關注、參加博物館的研究。再一方面,要進一步規范博物館管理。在博物館文化建設中,要進一步鞏固基層黨組織部建設,重點強化培養基層黨組織領導、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并通過嚴格的績效考核,建立激勵淘汰機制,讓能者上、庸者下,實行薪酬與崗位貢獻掛鉤,充分調動博物館干部職工積極干事創業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吳彥波.信息時代博物館文化建設的創新途徑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4(09):86.
[2]李維學.談博物館文化建設[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8):393-394.
[3]劉軍,任拓,蔣太葵.淺論我國博物館文化建設[J].改革與開放,2010(08):84.
[4]劉洪.加強博物館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博物館,2004(02):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