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娜 陳汝薇 編輯/王莉
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換匯、用匯流程,居民在出境前可根據出行特點選擇用匯模式,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充斥在各種社交圈的言論中。那么如何做到“想看就看、說走就走”呢?6月份以來,換匯、用匯需求趨熱。據統計,2017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億人次,花費達1152.9億美元;出國留學人數則突破60萬大關。相信今年暑假,出境熱潮還會引發境內居民境外用匯的高峰,銀行的外匯業務量會再次大增。結合旺盛的用匯需求,本文從梳理外匯政策入手,闡述個人如何合規、合理及正確用匯。
目前,和個人用匯相關的最新政策主要包括《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匯發〔2017〕1號)、《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完善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的通知》(匯綜發〔2017〕65號)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匯發〔2017〕29號)。
(政策的具體規定見表1)
其中,《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是為貫徹落實《個人外匯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6〕第3號)而制定的,是指導個人規范用匯的總法則。新政中,《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關于完善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的通知》增加了2017年1月1日起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業務需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的要求,完善了個人購匯信息申報。《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規范銀行卡境外大額提取現金交易的通知》(匯發〔2017〕29號)調整規范了銀行卡境外取現的相關規定,并要求2018年1月1日起實施。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
二是提取現金超過年度額度的,本年及次年將被暫停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
三是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外幣卡由每卡每日不得超過等值1000美元調整為等值1萬元人民幣;
四是個人不得通過借用他人銀行卡或出借本人銀行卡等方式規避或協助規避境外提取現金管理。
個人外匯管理新政的發布并沒有改變《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個人結售匯、外幣現鈔業務的相關限額管理要求,只是在滿足個人合理范圍內正常用匯需求的前提下,加強了對個人外匯業務的真實性、合規性要求,防范通過外匯分拆、大額現金交易進行洗錢、恐怖融資、偷稅漏稅、腐敗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因此,不會影響境內個人出境留學、旅游期間的正常需求及個人用匯的便利性。
針對不同的場景,換匯、用匯有不同的流程(見附圖)。個人在出境前,可以根據自身出行特點選擇用匯模式,提前做好相關準備手續。
首先應通過銀行柜臺或電子銀行渠道進行購匯。購匯時要注意真實、完整地填寫《個人購匯申請書》,仔細核對購匯幣種和金額,避免誤操作導致資金損失。對于需通過銀行柜臺或電子銀行渠道辦理境外匯款的,比如支付境外留學學費,辦理匯款時需提供收款人的名稱、賬號、收款人地址、收款人開戶行名稱及地址,以及根據不同的匯款幣種和收款國家,提供對應類型的清算號;特定情況下,還需要提供代理行的相關信息。對于通過銀行柜臺提取外幣現鈔使用的,也可使用人民幣直接兌換外幣現鈔,對于某些小幣種如泰銖、澳門元,應先了解清楚支持兌換的銀行再去辦理。提鈔時,可請銀行柜臺盡量提供一些小面額零鈔,以滿足境外小額消費和支付消費的需求。旅途時間較長或境外留學生活費花銷需攜帶大額現金出境的,應根據不同的現鈔金額憑有效身份證件及相關證明材料向銀行或外匯局申領《外幣攜帶證》。

表1 個人用匯具體規定

表2 個人用匯不同方式的比較
通過銀行卡辦理境外取現或刷卡消費的,應提前申請借記卡或信用卡。如已持有銀行卡,應檢查境外取現、委托購匯等功能是否正常開通,消費額度是否正常可以滿足所需;通過移動支付設備用匯應開通第三方平臺移動支付功能,關聯好相應的銀行卡,注意檢查支付額度是否正常可用,提前準備境外當地電話卡或開通國際漫游網絡功能,以確保在境外能正常使用移動支付功能。
在國外使用現金,零鈔不夠怎么辦?想用銀行卡取大額現金時被拒絕如何解決?了解各種用匯方式是出境留學旅游的必備課程,目前除了攜鈔出境、刷卡消費、境外取現等傳統的境外支付模式,新型移動支付方式也正被廣泛運用于各種支付場景中。
刷卡消費是對于購物、酒店住宿等正規場所消費的最佳選擇,在攜帶和使用上都有很高的便利性,多幣種和全幣種信用卡,使用人民幣對當地貨幣的實時匯率兌換,可避免多次換匯的損失,再加上部分信用卡還提供折扣、返現等支付優惠,深受境外持卡消費者的歡迎。但需要注意的是,境外刷卡消費除銀聯通道外,均不需要密碼驗證,僅通過簽名即可完成消費,因此存在較大的被盜刷風險。
建議可提前申請多幣種和全幣種信用卡,但應注意卡片保管、用卡加密等使用技巧。銀行卡盡量由磁條卡升級為芯片卡,以提高卡片的適用性和安全性。
推薦指數:★★★★★
目前,在境外各類商戶、游樂場所等地,均可以看到各種掃碼支付,支付寶、微信等新型移動支付已成為了中國居民出境最喜愛的支付方式之一。其中,支付寶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澳臺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接入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等幾乎所有吃喝玩樂消費場景的海外線下商戶門店。除了方便快捷之外,人民幣直接兌換當地貨幣、各種商戶優惠等優勢也成為其一大亮點。但各家支付平臺也存在自定的消費限額,部分免密支付等安全保障性還有待提高。
建議到亞太地區出境旅游的客戶,可優先選擇移動支付方式。
推薦指數:★★★★★
現鈔攜帶具有便捷易用、普及性高的優點,但是需要進行購匯、提鈔、申領攜帶證等較多手續,同時出境后還有可能存在遺失、被盜搶、找零偽鈔等風險。因此,攜帶現鈔出境目前推薦作為消費用匯的補充支付手段,使用情況多為不發達地區消費、零鈔小額購物或者部分應急場景。建議個人在出境之前了解清楚當地的貨幣幣種,準備少量現鈔,尤其是小面額零鈔,方便使用。
推薦指數:★★★★
境外取現免去了出境前準備現鈔的繁雜手續,同時也可兼顧境外直接使用現鈔的便利性,在境外使用銀行卡直接取現消費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受制于取現限額管理、高額手續費以及境外ATM機器操作的不熟悉,使得此種方式在便利性和使用成本上存在一定的局限,無法滿足個人境外用匯的全部需求。建議在出境時可準備一到兩張銀行卡,在所備現鈔使用完畢后可應急臨時取現使用。
推薦指數:★★★
境外匯款不適用于出境旅游用匯,但卻是境外留學繳納學費的最主要支付方式。根據境外學校繳費通知單提供的收款人及收款銀行信息,直接匯款至學校繳納學費,快捷、方便且安全性高。
推薦指數:★★★
(個人用匯不同方式的比較見表2)
當前,在出境旅游、境外留學的熱潮中,個人應基于真實需求、合規用匯的前提,根據自身用匯需求和特點,選擇對應的用匯渠道,講究用匯技巧、注意用匯安全,同時在換匯和用匯時,應注意保障自身權益:一是合理規劃用匯需求,根據不同的用匯場景,選擇合理的支付方式,以達到安全便利的用匯效果。大額的學費等資金,應盡量采用境外匯款等安全性高的支付方式;在境外直接消費時,要減少攜帶和使用大額現金的情況,避免人身和財產安全受到不法侵害。二是注意個人銀行卡及移動支付設備的安全和信息保護,了解支付程序和支付安全技巧,避免銀行卡或支付設備被他人盜用,影響正常交易產生財產損失。三是依法合規使用外匯,不將個人外匯兌換和使用額度隨意借給他人規避額度管理,也不向他人出借銀行卡,以避免被不法人員利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進而給自身的征信及外匯信息采集留下不良記錄,影響自己后續的正常用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