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慶
[摘要] 目的 分析肝膽結石實施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該院肝膽外科收治的35例肝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17)和治療組(n=18),對照組選擇肝切除配合取石術治療,治療組選擇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切除術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并發癥的差異。結果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64.71%),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6.67%)明顯低于對照組(52.94%),組間表現出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結石具有效果確切,并發癥少等優勢,值得作為理想治療方案在臨床中推廣普及。
[關鍵詞] 肝膽結石;纖維膽道鏡;肝切除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03(c)-0074-03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e in Treatment of Liver and Gall Stones
XIE Tian-qi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Xiushan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9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e in treatment of liver and gall stones. Methods 3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and gall ston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17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lithotripsy,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18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4.44% vs 64.71%),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6.67%vs 52.94%),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choledochoscope in treatment of liver and gall stone is definite, with few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Liver and gall stones; Choledochoscope; Lithotripsy
肝內膽管結石主要指的是在肝管匯合部分布的結石,該病的顯著性特點為殘石率和復發率高等。其發病原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肝左葉結石發生率高于肝右葉,往往合并肝內膽管狹窄、肉芽腫性膽管炎等疾病,容易發展成為肝膽管癌。由于肝膽管結石患者的肝膽管位置比較特殊,再加上變異性較大,所以肝內膽管病理性改變與肝實質存在密不分可的關聯。調查資料顯示[1],膽結石中約18%左右為肝內膽管結石,其術后殘石率可達30%的比例。為避免復發在手術,有效降低術后殘石率,臨床方面主張采用肝切除與纖維膽道鏡聯合的方式進行治療。該文方便選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該院收治的35例肝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35例肝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病例均經實驗室相關檢查確診存在肝功能異?,F象,病情急性發作過程中白細胞升高明顯,通過B超檢查可對肝內結石部位、數量、膽管病理進行確定,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17)和治療組(n=18),對照組之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年齡介于32~74歲之間,平均(47.8±8.5)歲;治療組之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患者年齡介于34~75歲之間,平均(48.6±8.4)歲。在一般資料統計比較方面,兩組之間所出現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肝切除配合取石術治療,具體操作方法:采用網籃或取石鉗完成取石操作,采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通過超聲刀切斷三角區域的鐮狀韌帶、肝左右、圓韌帶,對肝左右外葉進行游離,常規留置T管以便進行引流。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纖維膽道鏡切除術治療,充分暴露膽總管后,將膽總管切開,借助纖維膽道鏡輔助作用取出結石。
1.3 觀察指標
術后對兩組患者隨訪6個月~3年的時間,術后3個月通過T管造影術、B超等為患者進行復查,以后間隔3個月進行1次復查,對結石殘留情況進行檢查。結石殘留標準:術后復查結果顯示依然存在結石。術后復發標準:患者術后自覺所有癥狀完全消失,但術后12個月進行復查時再次發現結石出現。
1.4 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腹痛、黃疸、惡心嘔吐等)在治療后全部消失,傷口愈合良好,術后隨訪未見并發癥出現;好轉:臨床癥狀在治療后大幅度好轉,術后隨訪未見并發癥出現;無效:臨床癥狀在治療后依然沒有任何改善,術后隨訪發現出現嚴重并發癥,甚至患者直接死亡。治療總有效率=(痊愈+好轉)/總例數×100.00%[2]。
1.5 統計方法
涉及到的全部相關數據均錄入至SPSS 20.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采用百分率(%)描述計數資料(治療總有效率、并發癥發生率、殘石率和復發率),對比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同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展開比較,組間出現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治療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3/18),其中感染、反流性膽管炎、膽道出血各1例;對照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2.94%(9/17),其中膽道出血、反流性膽管炎各2例,感染4例,膽漏1例,治療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06,P<0.05)。
3 討論
肝膽結石是臨床比較常見的膽道疾病之一,其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傳統手術治療肝膽結石的方法,會對患者機體造成較大的創傷,術后必須常規性留置引流管,容易導致出血、感染等相關并發癥。另外,手術處在較大的風險,術后需要很長時間方可恢復,且30%左右者會出現結石殘留的情況。鑒于此,臨床方面需要對結石清除率給予高度重視,以保證手術治療效果[3]。肝切除和纖維膽道鏡均是臨床新提出的治療肝膽結石的方法,二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聯合使用的情況下,通過纖維膽道鏡可對結石部位和具體情況進行觀察,并對肝內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合理選擇肝切除范圍,可更徹底的清除結石,防止術后殘石和復發[4]。相關研究發現[5],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的治療方法,不僅可使結石清除率顯著提高,還能有效降低感染幾率,確保術后通常引流。該組研究發現,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4.44%)明顯高于對照組(64.71%)(P<0.05),梁鋒等[6]選取237例肝膽管結石外科手術治療者作為研究對象,術后隨訪結果顯示使用纖維膽道鏡組患者的殘石率(5%)、結石復發率(23.5%)、再手術率(6.3%)均顯著低于未使用纖維膽道鏡組患者(27.5%、5.7%、25.5%)。由此證明,應用肝切除配合纖維膽道鏡聯合治療肝膽結石效果顯著,安全可行。
對肝膽管結石開展手術治療時,必須秉承“除盡結石、去除病灶、解除狹窄、維持引流暢通”的基本原則,特別是肝管與肝門狹窄的患者,單純予以肝膽管切開與T管留置引流的治療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還需要對一、二級大膽管等狹窄部位進行肝腸吻合內引流術治療,如果肝葉存在結石,往往會合并肝臟纖維化現象,從而較大的破壞肝實質,可對部分肝組織進行選擇性切除。在肝切除基礎上聯合纖維膽道鏡,可及時解除肝膽管結石梗阻情況,并將狹窄盡快解除,保證引流暢通無阻,清除病灶的同時去盡結石,及時對其它病變進行確定和確診[7]。該組研究還發現,治療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6.67%)明顯低于對照組(52.94%)(P<0.05)。周華勵等[8]選取100例肝內膽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分別予以單獨肝部分切除術、肝部分切除術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2個月后的并發癥發生率(32.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76.0%)。提示聯合治療方法可一次性解決肝膽管結石和狹窄,將病灶和癌變肝組織及時清除,防止膽管癌發生,降低肝膽結石復發率。一般情況下,B超、CT等難以確診復雜肝膽管結石的具體解釋部位和病理性變化情況,局限性較大,而纖維膽道鏡可對肝內膽管結石位置、數量進行清晰觀察,明確肝內膽管狹窄情況,可在降低術后殘石率的同時減少手術創傷。
綜上所述,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結石具有效果確切,并發癥少等優勢,值得作為理想治療方案在臨床中推廣普及。
[參考文獻]
[1] 劉杰,聶慧,聶磊,等.肝切除配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結石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33):110-112.
[2] 王勇.探討肝切除配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結石臨床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10):71-72.
[3] 劉激泉,田勇.肝切除配合纖維膽道鏡治療70例肝膽結石臨床效果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5,9(5):49.
[4] 符真,張劍權,符國珍,等.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結石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13):1812-1814.
[5] 段倫喜,鐘德玝,苗雄鷹,等.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管結石臨床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6,21(3):164-166.
[6] 梁鋒,畢玉梅,施寶民,等.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治療肝膽管結石的價值[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5,22(6):473-475.
[7] 馬曉龍,王軍,張寶良,等.肝切除聯合纖維膽道鏡輔助治療肝內膽管結石[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7,10(7):760-761.
[8] 周華勵,王君,唐猛,等.肝部分切除術聯合膽道鏡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評價[J].當代醫學,2017,23(29):19-21.
(收稿日期:2018-02-24)